反推永和葉博士(葉聰哲眼鏡行)後面關於眼科醫師和驗光師的爭論 - 眼鏡

By Caroline
at 2009-02-10T19:51
at 2009-02-10T19:51
Table of Contents
關於本篇後面的論述 是有點離題了
不過我想告訴大家我的看法
眼科醫師訓練四年後便要分成許多次專科
有眼角膜科 視網膜科 眼神經科 眼屈光科 眼整形科 青光眼科 小兒斜弱視科
不過視光學的理論是每一科住院醫師的養成中應該要知道的
而驗光技術的訓練在大部分的眼科住院醫師過程中是沒有的
我不確定台大有沒有 但有可能有 但有興趣的醫師會去學
不過恕我直言 驗光技術是ㄧ種routine
只要按照正確的步驟來驗 就可以驗到一個人幾乎正確的度數
再配合散瞳度數參考 我想可以準確驗出每個人的度數
而技術的訓練可以是可以靠時間和經驗養成的
但是選擇鏡片和考慮用眼習慣調度數就要之後再來微調
我認為每一家眼鏡行都需要有這樣的人才可以來驗出正確度數
否則他門根本沒資格幫別人配眼鏡 另外坦白說
眼科醫師實在沒時間去驗光 所以就找技術員來驗光
而也確實不是每一次專科的眼科醫師都精通各種驗光理論
但是基本的理論我想是沒問題的
但是 只要他的次專科是眼屈光科 那他對驗光學的認識 絕對不輸驗光師或是OD
甚至更加有自己的一套 也會發表論文
眼屈光學是一門很成熟的學問 版友們提到的眼鏡驗配問題 在論文中都可以找到解答
尤其是高度視差的融像問題和配鏡問題 我想我跟K大的文章也有許多討論
K大的物理光學真得很好 所以跟他討論真的有互相長進的感覺
物理光學是眼屈光學之本 眼屈光學和眼球生理病理學是配鏡學之本
三者都能精才可做為最後配鏡的建議
我是支持論文的結果 因為論文是實驗的結論 是在人身上做出來的答案
比單純的物理學和光學多增加了人體視網膜和大腦神經對於影像的處理
像是前面提到的問題中 能不能融像不是任何一個博士或是醫師說了算
是要有實驗的結論 高度視差要用什麼來矯正才好 也不是任何一個人說了算
要找很多高度視差的人來做實驗 找出最好的方法才行
因此現在的醫學是有證據才能說話的學問也就是實證醫學
問任何一個醫學生都可以知道這樣的觀念 所以眼科醫師可以做許多有關人體戴眼鏡
的實驗 再得出結論 這些結論也比較貼近真理
因此我認為 有特殊需求的版友 不訪去找找各大醫院的眼屈光科醫師看看
如果沒有眼屈光科醫師 也可找兒童斜弱視科或是眼角膜科的醫師看看
事實上 北部四大博士 和板友們推的眼鏡行我都大致去過
她們都有自己的對待客人的一套 但是我覺得他們驗光的方法都差不多
也就事一種standard procedure 再依照個人的習慣不同 驗的程序有一點不同
所以驗光技術是ㄧ種技術 應該要在每次配鏡前實施 亂驗的眼鏡行應該抵制
度數驗錯 服務態度再好都不應該生存 而因為是STANDARD PROCEDURE
我認為一個認真學習畢業的視光系畢業生加上多年的臨床配鏡 不會驗輸博士
那因為眼科醫師多半沒時間驗光 我是支持驗光師來驗光
之後再給眼屈光科醫師調整處方並建議使用的鏡片類型 而不是全由預算來決定
此外眼屈光科醫師也可以為病人做眼球從裡到外的全面檢查
接著再依據檢查結果 做全盤的治療
這應是未來兩者合作的趨勢 以上是我的淺見 提供參考
--
不過我想告訴大家我的看法
眼科醫師訓練四年後便要分成許多次專科
有眼角膜科 視網膜科 眼神經科 眼屈光科 眼整形科 青光眼科 小兒斜弱視科
不過視光學的理論是每一科住院醫師的養成中應該要知道的
而驗光技術的訓練在大部分的眼科住院醫師過程中是沒有的
我不確定台大有沒有 但有可能有 但有興趣的醫師會去學
不過恕我直言 驗光技術是ㄧ種routine
只要按照正確的步驟來驗 就可以驗到一個人幾乎正確的度數
再配合散瞳度數參考 我想可以準確驗出每個人的度數
而技術的訓練可以是可以靠時間和經驗養成的
但是選擇鏡片和考慮用眼習慣調度數就要之後再來微調
我認為每一家眼鏡行都需要有這樣的人才可以來驗出正確度數
否則他門根本沒資格幫別人配眼鏡 另外坦白說
眼科醫師實在沒時間去驗光 所以就找技術員來驗光
而也確實不是每一次專科的眼科醫師都精通各種驗光理論
但是基本的理論我想是沒問題的
但是 只要他的次專科是眼屈光科 那他對驗光學的認識 絕對不輸驗光師或是OD
甚至更加有自己的一套 也會發表論文
眼屈光學是一門很成熟的學問 版友們提到的眼鏡驗配問題 在論文中都可以找到解答
尤其是高度視差的融像問題和配鏡問題 我想我跟K大的文章也有許多討論
K大的物理光學真得很好 所以跟他討論真的有互相長進的感覺
物理光學是眼屈光學之本 眼屈光學和眼球生理病理學是配鏡學之本
三者都能精才可做為最後配鏡的建議
我是支持論文的結果 因為論文是實驗的結論 是在人身上做出來的答案
比單純的物理學和光學多增加了人體視網膜和大腦神經對於影像的處理
像是前面提到的問題中 能不能融像不是任何一個博士或是醫師說了算
是要有實驗的結論 高度視差要用什麼來矯正才好 也不是任何一個人說了算
要找很多高度視差的人來做實驗 找出最好的方法才行
因此現在的醫學是有證據才能說話的學問也就是實證醫學
問任何一個醫學生都可以知道這樣的觀念 所以眼科醫師可以做許多有關人體戴眼鏡
的實驗 再得出結論 這些結論也比較貼近真理
因此我認為 有特殊需求的版友 不訪去找找各大醫院的眼屈光科醫師看看
如果沒有眼屈光科醫師 也可找兒童斜弱視科或是眼角膜科的醫師看看
事實上 北部四大博士 和板友們推的眼鏡行我都大致去過
她們都有自己的對待客人的一套 但是我覺得他們驗光的方法都差不多
也就事一種standard procedure 再依照個人的習慣不同 驗的程序有一點不同
所以驗光技術是ㄧ種技術 應該要在每次配鏡前實施 亂驗的眼鏡行應該抵制
度數驗錯 服務態度再好都不應該生存 而因為是STANDARD PROCEDURE
我認為一個認真學習畢業的視光系畢業生加上多年的臨床配鏡 不會驗輸博士
那因為眼科醫師多半沒時間驗光 我是支持驗光師來驗光
之後再給眼屈光科醫師調整處方並建議使用的鏡片類型 而不是全由預算來決定
此外眼屈光科醫師也可以為病人做眼球從裡到外的全面檢查
接著再依據檢查結果 做全盤的治療
這應是未來兩者合作的趨勢 以上是我的淺見 提供參考
--
Tags:
眼鏡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09-02-15T11:08
at 2009-02-15T11:08

By Annie
at 2009-02-18T09:32
at 2009-02-18T09:32

By Tom
at 2009-02-18T12:54
at 2009-02-18T12:54

By James
at 2009-02-21T18:02
at 2009-02-21T18:02
Related Posts
YNOT? 手工框

By Vanessa
at 2009-02-10T17:25
at 2009-02-10T17:25
hoya1.5非球面鏡片

By Olivia
at 2009-02-10T13:47
at 2009-02-10T13:47
高雄小林COMBEX + A.ONE

By Ophelia
at 2009-02-10T07:27
at 2009-02-10T07:27
臉型選框

By Dinah
at 2009-02-10T04:18
at 2009-02-10T04:18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這支框嗎?

By David
at 2009-02-10T00:56
at 2009-02-10T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