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推永和葉博士(葉聰哲眼鏡行) - 眼鏡

By Ida
at 2009-02-05T15:36
at 2009-02-05T15:36
Table of Contents
我試著來回答這個大哉問好了
這是一個很顯著的 發生在視光學專業訓練視光師跟一般眼鏡行驗光的差異
我想 原po在這個版的功課做得還不夠多
也因此對於很多較深入些的知識還不夠充足
我把台灣的眼鏡從業人員分為三類
(一)正統視光學科系出身
1.北美少數幾所的OD(視光學博士)兼有各州政府許可的視光師執業許可,這些屈指可數的
視光學博士,大多在各醫學院校的視光科系有授課,板上常提到的北部四大博士就是這
一種的
2.近十年來才出現的,以中山視光為首,及數所技職院校相繼成立的視光科系,目前大概
只有中山視光有產出較多的畢業生在執業
3.早期樹人醫校的醫用光學技術科,後來改制升格專科
(二)眼鏡從業人員再進修
1.十幾年前,中山視光還沒成立前,中山開了好幾梯的進修學分班,有不少眼鏡行都有這
一張進修證書
2.各大連鎖眼鏡行,自行找講師授課,或是自己翻譯國外的教材進行內部的教育訓練
(三)只會用電腦驗光儀器的
這個基本上,只要你會打電動,你也可以說你是驗光師了 XD
驗光正確率當然是
(一)>>(二)>>>>>>>>>>(三)
只會打電動的,可以說,不要妄想結果會是正確的
正統視光科系出身的,自然專業程度較其他可信,不過當然有人大學是混畢業的,所以是
沒有品質100%保證這種事
從業人員再進修的話,程度落差是相當大的,有人進修到把視光學的那一套都學會了(現在
更多是唸從業人員的在職進修班),程度相較於早期的那張進修證書,應該是更為可信了
連鎖體系的,雖然有內部的訓練,但是面臨著高昂的營業成本,所以他們的訓練跟驗光
步驟,往往是會縮減的,要他們花上半小時的時間去處理一位客人的驗光是很難的
原po或其他的版友 恐怕要先有一個認知
如果你現在的眼鏡度數 只是靠電腦驗光儀就驗出來的
九成以上沒做到雙眼平衡 度數超配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因為沒有現在眼鏡的數據
也沒有葉博士的數據 及A/B眼鏡行出來的數據
所以 也無從說是不是有超配的問題
更何況原PO在葉博士那邊 還特別說是看近用的
正常來說 葉博士出來的數據 度數一定是比較低的
所以 拿了沒有特別註明要看近的 A/B眼鏡行數據
去比較 已註明要看近的葉博士數據
這本身就是很無意義的比較
當然 看近不一定需要另外配
人的眼鏡有一定的調節力 看遠看近是能夠靠自身去調節的
只是 在長期的近距離工作下 使用一般的處方度數 恐怕有過度使用調節力的問題
既然看遠看近是不可能一樣處方度數
那麼有問的必要嗎?
不過 對於葉博士是否感覺被羞辱 因而不悅的事情
這就是其個人認知的問題了
要選擇好好跟消費者解釋上課
或是因為 一個鼎鼎大名的視光學博士被拿來跟不知其程度的眼鏡行比較 而相當生氣
這都是他自己的抉擇
只是 消費者會覺得吃閉門羹而相當不高興
--
這是一個很顯著的 發生在視光學專業訓練視光師跟一般眼鏡行驗光的差異
我想 原po在這個版的功課做得還不夠多
也因此對於很多較深入些的知識還不夠充足
我把台灣的眼鏡從業人員分為三類
(一)正統視光學科系出身
1.北美少數幾所的OD(視光學博士)兼有各州政府許可的視光師執業許可,這些屈指可數的
視光學博士,大多在各醫學院校的視光科系有授課,板上常提到的北部四大博士就是這
一種的
2.近十年來才出現的,以中山視光為首,及數所技職院校相繼成立的視光科系,目前大概
只有中山視光有產出較多的畢業生在執業
3.早期樹人醫校的醫用光學技術科,後來改制升格專科
(二)眼鏡從業人員再進修
1.十幾年前,中山視光還沒成立前,中山開了好幾梯的進修學分班,有不少眼鏡行都有這
一張進修證書
2.各大連鎖眼鏡行,自行找講師授課,或是自己翻譯國外的教材進行內部的教育訓練
(三)只會用電腦驗光儀器的
這個基本上,只要你會打電動,你也可以說你是驗光師了 XD
驗光正確率當然是
(一)>>(二)>>>>>>>>>>(三)
只會打電動的,可以說,不要妄想結果會是正確的
正統視光科系出身的,自然專業程度較其他可信,不過當然有人大學是混畢業的,所以是
沒有品質100%保證這種事
從業人員再進修的話,程度落差是相當大的,有人進修到把視光學的那一套都學會了(現在
更多是唸從業人員的在職進修班),程度相較於早期的那張進修證書,應該是更為可信了
連鎖體系的,雖然有內部的訓練,但是面臨著高昂的營業成本,所以他們的訓練跟驗光
步驟,往往是會縮減的,要他們花上半小時的時間去處理一位客人的驗光是很難的
原po或其他的版友 恐怕要先有一個認知
如果你現在的眼鏡度數 只是靠電腦驗光儀就驗出來的
九成以上沒做到雙眼平衡 度數超配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因為沒有現在眼鏡的數據
也沒有葉博士的數據 及A/B眼鏡行出來的數據
所以 也無從說是不是有超配的問題
更何況原PO在葉博士那邊 還特別說是看近用的
正常來說 葉博士出來的數據 度數一定是比較低的
所以 拿了沒有特別註明要看近的 A/B眼鏡行數據
去比較 已註明要看近的葉博士數據
這本身就是很無意義的比較
當然 看近不一定需要另外配
人的眼鏡有一定的調節力 看遠看近是能夠靠自身去調節的
只是 在長期的近距離工作下 使用一般的處方度數 恐怕有過度使用調節力的問題
既然看遠看近是不可能一樣處方度數
那麼有問的必要嗎?
不過 對於葉博士是否感覺被羞辱 因而不悅的事情
這就是其個人認知的問題了
要選擇好好跟消費者解釋上課
或是因為 一個鼎鼎大名的視光學博士被拿來跟不知其程度的眼鏡行比較 而相當生氣
這都是他自己的抉擇
只是 消費者會覺得吃閉門羹而相當不高興
--
Tags:
眼鏡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09-02-06T17:01
at 2009-02-06T17:01

By Connor
at 2009-02-06T20:57
at 2009-02-06T20:57

By Ophelia
at 2009-02-08T15:12
at 2009-02-08T15:12

By Isabella
at 2009-02-11T12:14
at 2009-02-11T12:14
Related Posts
請問nikon與hoya鏡片的差異?

By Bethany
at 2009-02-05T05:01
at 2009-02-05T05:01
STEFANO VALENTINO是哪個牌子呢?

By Elizabeth
at 2009-02-05T02:01
at 2009-02-05T02:01
想請問一個戴眼鏡晚上會眩光的問題..

By Agnes
at 2009-02-05T01:09
at 2009-02-05T01:09
有關詩樂鏡框加hoya

By Sandy
at 2009-02-05T00:36
at 2009-02-05T00:36
單純配鏡片

By Hazel
at 2009-02-04T23:10
at 2009-02-04T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