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迴百轉 悠悠滄浪基隆河-八堵暖暖河畔 - 醫院
By Linda
at 2015-03-02T15:33
at 2015-03-02T15:33
Table of Contents
千迴百轉 悠悠滄浪基隆河─八堵‧暖暖‧河畔賞景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http://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42037846
發源自平溪鄉石底村的基隆河,沿著山勢一路曲折流下,流經四腳亭、暖暖後,在八堵流
向突然有了90度大轉彎;這段沖積平原下切割出來的曲流地形產生不同聚落。位在基隆的
暖暖地區,在造物者的巧手下造就出獨特的地形景觀,與河流上方層層堆疊的橋樑交織出
獨一無二的美麗圖騰。
蜿蜒的基隆河流向。(圖片來自GoogleMap)
基隆河發源自平溪鄉石底村,在上游山區以東北方向流過十分及三貂嶺等地,沿途河床形
成形狀不一的壺穴,可謂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經過瑞芳、暖暖後,河道在八堵間迂迴急轉
90度成西南方向,最後流經汐止並在關渡注入淡水河。迂迴百轉的基隆河緊密聯繫著八堵
、暖暖地區的歷史興衰。暖暖是基隆最南端的行政區,地名源自凱達格蘭平埔族的「那那
社」,「社」是部落、社團的意思,原為原住民的部落。清朝乾隆年間泉州安溪一代的漢
人開始開墾此地,取近音為「暖暖」。暖暖地區可以分為八堵、暖暖及碇內三大聚落。
曲折的基隆河地形。上方有許多橋梁穿梭,包括省道台2丁線(瑞八公路)及台62快速道路(
萬瑞公路)等,八堵一側的山區還有國道1號高速公路穿越其中。蜿蜒的基隆河道穿越都市
叢林,與鐵公路交疊形成錯縱複雜的路線。
搭乘區間車來到八堵車站,經過拉皮整修後的車站十分新穎,站名題字也不再傳統呆版。
這座落在山壁旁的車站,很難想像每天有許許多多的乘客在此上下車;這裡卻是宜蘭縣與
縱貫線鐵路的分歧點,往返基隆或是瑞芳、宜蘭等地須在此換車,也是重要的公車接駁據
點。車站南方水藍色的八堵鐵橋,亮麗而不突兀,原先的鐵橋因納莉颱風水患後功成身退
,配合整治工程並提高軌道高度,才在原先鐵橋一旁新建一座拱式橋梁,而原橋梁已完全
拆解,走入歷史。
關於「堵」的說法則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說「堵」是土垣,是招墾時利用河流的天然
地形防禦外來攻擊的防禦性設施,依一、二、三、四、…、八依序設置,八堵可能是最晚
開墾的地方。這裡曾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從台北到八堵利用舟楫往來,到了八堵鶯歌石溪
港口登陸後,採陸路經由獅球嶺進入基隆。劉銘傳興建鐵路當時,也有在八堵設站。光緒
16年,修築鐵路工人在八堵橋下的基隆河畔發現金砂,瞬時引發淘金熱潮,成為人口聚集
地區。日據時期依然盛行產金,民國16年設立了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現在的基隆高中),
又因交通方便、學校陸續設立、附近有許多煤礦,又設立的礦工醫院,生活機能逐漸健全
。
拉皮後的八堵站,煥然一新,車站前方多了遮雨棚。
八堵站候車室。還有便利超商進駐。
八堵站換上新式里程牌。這裡是往基隆和往宜蘭方向鐵路交會的重要據點。
現在所見的水藍色鐵橋是納莉風災後新建的鐵橋。
區間車駛離八堵站,繼續開往基隆。
自基隆南下的區間車,緩緩爬上八堵鐵橋,有如帶著微笑臉龐的毛毛蟲。
離開八堵車站,沿著基隆河沿岸行走,車輛川流不息,沿途住宅沿山坡興建,十分密集,
幾間老房子依稀留存當時的興盛氛圍。走在河畔上,上一秒還處在水泥叢林間,下一秒彷
彿徜徉自然桃源中。河流潺潺不斷流向未知的另一端,芒草隨風搖曳,火車不疾不徐穿梭
其中,馬路上的車輛呼嘯聲轉為淙淙流水聲,我悠閒地在河濱散步,捕捉每一刻瞬間。
亮眼的普悠瑪號通過,與緩慢的流水形成對比。
PP自強號的橘銀色車身也十分鮮明。
觀光列車。駐足在流水旁,感受列車通過的氛圍。
彩繪普悠瑪號疾駛而去。
柴油自強號的側面特寫。
最新型的招牌列車─微笑號區間車。
區間車通過,下一站暖暖。
一大早就在運轉的貨物列車。
從對岸看河畔步道及後方住家,多依傍山勢而建。
基隆河蜿蜒的流道,一旁沿河勢所興建的鐵路也隨之曲折了起來。
南下普悠瑪行經八堵大彎道,向花蓮奔馳。
走在河的對岸,過港路上斑駁的紅磚房子訴說當時暖暖的興衰。以前基隆河水流湍急可行
舟楫,暖暖一帶船隻眾多,港口人來人往,又被稱為「港仔口」。從暖暖街要到過港沒有
陸路連通,必須依賴船舶往來,故稱「過港」。大型帆船載運來自中國大陸運來的貨物從
淡水港運到汐止,再換乘小船駛運到暖暖港口;本土的貨物(木材、香菇、茶葉、染布用
植物等)也由此轉銷中國大陸沿海。因往來船隻頻繁,附近商街林立,生活優渥,暖暖的
發展可謂由基隆河發跡而來,具有時代的地理優勢。
「愛一個希望他過更好,打從心裡暖暖的,你比自己更重要。」(梁靜茹《暖暖》,詞李
焯雄)梁靜茹的MV曾在這座無人小站拍攝。暖暖車站是無人售票的招呼站,沒有站房,只
有簡單的兩座島式月台,雖然簡陋,卻因鄰近對岸社區,又有省道及快速道路經過,成為
重要的通勤小站。車站不遠處的安德宮有個小攤販,每到用餐時間客人絡繹不絕,鹹香不
油膩的粄條充滿傳統古早味;走在都市叢林的小巷弄,兩側商店林立,暖暖街熱鬧的景象
與杳無人煙的車站印象呈現極大的反差。
斑駁的磚牆。門牌上的「過港路」訴說當年的繁榮盛況。
沿著過過港路行經暖江橋就會走到暖暖車站。橫跨基隆河的暖正在進行改建(現已完工)。
暖暖車站現況。
暖暖車站的月台。小巧而可愛。曾是梁靜茹的音樂錄影帶拍攝場景。
暖暖站月台。只有簡單的遮棚,原先的木造站房早在民國83年就被拆除。
暖暖車站北方的大彎道,這裡的鐵路線型與地形有很大的關聯。
站在月台上就可以感受到列車通過的壓迫感。
普悠瑪號以時速110的速度通過這座無人小站。
車站北方的安德宮是暖暖地區最古老的廟宇,奉祀天上聖母迄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過
整修後建築外觀仍十分新穎。
暖暖老街麵攤。安德宮對面、平交道旁的老麵攤,已經有40幾年的歷史,卻是在地人最喜
歡的老滋味。
簡單燙過的粄條,搭配肉片、豆芽菜與韮菜,再淋上醬油膏及油蔥酥,簡單的滋味吃起來
十分順口。
暖暖街的街道一景。越往裡面走越熱鬧。
河流與鐵公路交錯複雜的橋樑,是我對暖暖的印象。
隱世在蓊鬱山林中的紅牆樓院,是民國16年興建至今有80餘年歷史的金山寺。沿蜿蜒小巷
踏上一步步的老舊石階,約十幾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遠眺蒼翠山林與依傍山勢的鐵公路
橋,銀白的基隆河在陽光照樣下呈現湛藍倒影,遠方天空藍的八堵鐵橋倚側而居,畫龍點
睛,暖暖市區景觀盡收眼底。看著列車緩慢移動穿梭水泥叢林間,流水潺潺、清新脫俗的
自然美景,靜靜洗滌都市帶來的心靈塵埃。
金山寺建於民國16年(昭和2年,西元1927),因第一代主持人楊秀蓮於民國12年曾罹重病
,處於瀕死邊緣,醫生們束手無策,便許願祈求觀音佛祖,順利痊癒後便募捐建寺。
暖暖金山寺和白蛇傳裡的金山寺並無關係,原為齋堂,經歷多次改建而成。從安德宮旁小
巷道進入社區後,沿指標走即可抵達。
俯瞰八堵暖暖地區,山景河景盡收眼底。
區間車緩緩駛進暖暖車站。
房屋櫛次鱗比,萬瑞快速道路與鐵道公路穿梭交會,基隆河畔依舊保有一絲寧靜。
金山寺周圍枝葉扶疏,種滿植栽。眺望遠方基隆河與快速道路的高架橋。
平溪深澳線區間車緩緩駛離暖暖站,蜿蜒的鐵路公路交會其中。
早晨的普悠瑪號通過暖暖。
白色系的太魯閣號穿梭在河岸邊,鐵公路橋交織出美麗弧線。
疾駛而去的太魯閣號,天空藍的八堵鐵橋在旁點綴。
PP自強號通過暖暖站。滿山翠綠相伴。
普悠瑪號與八堵橋。
瑞八公路上的小型公車,車體是台灣好行的圖案。
朝陽下的火車,色彩十分亮麗。
長達14節車廂的火車過彎,曲線更加明顯。
彩繪觀光列車駛離八堵南邊大彎道,沿著河畔即將到達暖暖。
彩繪列車通過暖暖前平交道,顏色五彩繽紛。
冬日天氣陰晴不定,一陣轟隆隆的聲響自山腳傳來,原來是柴油自強號來了。
在東部比較少見的微笑號區間車。車頭前的U型黃色微笑彷彿在打招呼。
貨物列車緩緩通過暖暖,基隆河谷時晴時陰,天氣變幻莫測。
太魯閣號高速過彎,與八堵橋互別苗頭。
太陽最後又露臉了,普悠瑪號和PP自強號在此相遇。
走在附近的街道中,看到了一間老舊斑駁的牆面。牆上突兀的門牌上「金山街」三個字透
露出暖暖曾經輝煌的歷史。原來這裡曾盛產煤礦與金砂,煤礦主要分布在東勢坑,巔峰時
期產量達萬噸以上;金砂則是從八堵鐵橋下發現。基隆河過了八堵後向左轉了90度,導致
流速變慢,砂泥逐漸堆積。當年劉銘傳修築鐵路的工人在八堵鐵橋下發現了金砂,吸引國
內外勞工前來淘金;然而隨著鐵公路興建,公路運輸發達、基隆河淤積、基隆港興建等因
素,暖暖逐漸沒落下來,成為現在的樣貌。
--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http://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42037846
發源自平溪鄉石底村的基隆河,沿著山勢一路曲折流下,流經四腳亭、暖暖後,在八堵流
向突然有了90度大轉彎;這段沖積平原下切割出來的曲流地形產生不同聚落。位在基隆的
暖暖地區,在造物者的巧手下造就出獨特的地形景觀,與河流上方層層堆疊的橋樑交織出
獨一無二的美麗圖騰。
蜿蜒的基隆河流向。(圖片來自GoogleMap)
基隆河發源自平溪鄉石底村,在上游山區以東北方向流過十分及三貂嶺等地,沿途河床形
成形狀不一的壺穴,可謂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經過瑞芳、暖暖後,河道在八堵間迂迴急轉
90度成西南方向,最後流經汐止並在關渡注入淡水河。迂迴百轉的基隆河緊密聯繫著八堵
、暖暖地區的歷史興衰。暖暖是基隆最南端的行政區,地名源自凱達格蘭平埔族的「那那
社」,「社」是部落、社團的意思,原為原住民的部落。清朝乾隆年間泉州安溪一代的漢
人開始開墾此地,取近音為「暖暖」。暖暖地區可以分為八堵、暖暖及碇內三大聚落。
曲折的基隆河地形。上方有許多橋梁穿梭,包括省道台2丁線(瑞八公路)及台62快速道路(
萬瑞公路)等,八堵一側的山區還有國道1號高速公路穿越其中。蜿蜒的基隆河道穿越都市
叢林,與鐵公路交疊形成錯縱複雜的路線。
搭乘區間車來到八堵車站,經過拉皮整修後的車站十分新穎,站名題字也不再傳統呆版。
這座落在山壁旁的車站,很難想像每天有許許多多的乘客在此上下車;這裡卻是宜蘭縣與
縱貫線鐵路的分歧點,往返基隆或是瑞芳、宜蘭等地須在此換車,也是重要的公車接駁據
點。車站南方水藍色的八堵鐵橋,亮麗而不突兀,原先的鐵橋因納莉颱風水患後功成身退
,配合整治工程並提高軌道高度,才在原先鐵橋一旁新建一座拱式橋梁,而原橋梁已完全
拆解,走入歷史。
關於「堵」的說法則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說「堵」是土垣,是招墾時利用河流的天然
地形防禦外來攻擊的防禦性設施,依一、二、三、四、…、八依序設置,八堵可能是最晚
開墾的地方。這裡曾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從台北到八堵利用舟楫往來,到了八堵鶯歌石溪
港口登陸後,採陸路經由獅球嶺進入基隆。劉銘傳興建鐵路當時,也有在八堵設站。光緒
16年,修築鐵路工人在八堵橋下的基隆河畔發現金砂,瞬時引發淘金熱潮,成為人口聚集
地區。日據時期依然盛行產金,民國16年設立了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現在的基隆高中),
又因交通方便、學校陸續設立、附近有許多煤礦,又設立的礦工醫院,生活機能逐漸健全
。
拉皮後的八堵站,煥然一新,車站前方多了遮雨棚。
八堵站候車室。還有便利超商進駐。
八堵站換上新式里程牌。這裡是往基隆和往宜蘭方向鐵路交會的重要據點。
現在所見的水藍色鐵橋是納莉風災後新建的鐵橋。
區間車駛離八堵站,繼續開往基隆。
自基隆南下的區間車,緩緩爬上八堵鐵橋,有如帶著微笑臉龐的毛毛蟲。
離開八堵車站,沿著基隆河沿岸行走,車輛川流不息,沿途住宅沿山坡興建,十分密集,
幾間老房子依稀留存當時的興盛氛圍。走在河畔上,上一秒還處在水泥叢林間,下一秒彷
彿徜徉自然桃源中。河流潺潺不斷流向未知的另一端,芒草隨風搖曳,火車不疾不徐穿梭
其中,馬路上的車輛呼嘯聲轉為淙淙流水聲,我悠閒地在河濱散步,捕捉每一刻瞬間。
亮眼的普悠瑪號通過,與緩慢的流水形成對比。
PP自強號的橘銀色車身也十分鮮明。
觀光列車。駐足在流水旁,感受列車通過的氛圍。
彩繪普悠瑪號疾駛而去。
柴油自強號的側面特寫。
最新型的招牌列車─微笑號區間車。
區間車通過,下一站暖暖。
一大早就在運轉的貨物列車。
從對岸看河畔步道及後方住家,多依傍山勢而建。
基隆河蜿蜒的流道,一旁沿河勢所興建的鐵路也隨之曲折了起來。
南下普悠瑪行經八堵大彎道,向花蓮奔馳。
走在河的對岸,過港路上斑駁的紅磚房子訴說當時暖暖的興衰。以前基隆河水流湍急可行
舟楫,暖暖一帶船隻眾多,港口人來人往,又被稱為「港仔口」。從暖暖街要到過港沒有
陸路連通,必須依賴船舶往來,故稱「過港」。大型帆船載運來自中國大陸運來的貨物從
淡水港運到汐止,再換乘小船駛運到暖暖港口;本土的貨物(木材、香菇、茶葉、染布用
植物等)也由此轉銷中國大陸沿海。因往來船隻頻繁,附近商街林立,生活優渥,暖暖的
發展可謂由基隆河發跡而來,具有時代的地理優勢。
「愛一個希望他過更好,打從心裡暖暖的,你比自己更重要。」(梁靜茹《暖暖》,詞李
焯雄)梁靜茹的MV曾在這座無人小站拍攝。暖暖車站是無人售票的招呼站,沒有站房,只
有簡單的兩座島式月台,雖然簡陋,卻因鄰近對岸社區,又有省道及快速道路經過,成為
重要的通勤小站。車站不遠處的安德宮有個小攤販,每到用餐時間客人絡繹不絕,鹹香不
油膩的粄條充滿傳統古早味;走在都市叢林的小巷弄,兩側商店林立,暖暖街熱鬧的景象
與杳無人煙的車站印象呈現極大的反差。
斑駁的磚牆。門牌上的「過港路」訴說當年的繁榮盛況。
沿著過過港路行經暖江橋就會走到暖暖車站。橫跨基隆河的暖正在進行改建(現已完工)。
暖暖車站現況。
暖暖車站的月台。小巧而可愛。曾是梁靜茹的音樂錄影帶拍攝場景。
暖暖站月台。只有簡單的遮棚,原先的木造站房早在民國83年就被拆除。
暖暖車站北方的大彎道,這裡的鐵路線型與地形有很大的關聯。
站在月台上就可以感受到列車通過的壓迫感。
普悠瑪號以時速110的速度通過這座無人小站。
車站北方的安德宮是暖暖地區最古老的廟宇,奉祀天上聖母迄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過
整修後建築外觀仍十分新穎。
暖暖老街麵攤。安德宮對面、平交道旁的老麵攤,已經有40幾年的歷史,卻是在地人最喜
歡的老滋味。
簡單燙過的粄條,搭配肉片、豆芽菜與韮菜,再淋上醬油膏及油蔥酥,簡單的滋味吃起來
十分順口。
暖暖街的街道一景。越往裡面走越熱鬧。
河流與鐵公路交錯複雜的橋樑,是我對暖暖的印象。
隱世在蓊鬱山林中的紅牆樓院,是民國16年興建至今有80餘年歷史的金山寺。沿蜿蜒小巷
踏上一步步的老舊石階,約十幾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遠眺蒼翠山林與依傍山勢的鐵公路
橋,銀白的基隆河在陽光照樣下呈現湛藍倒影,遠方天空藍的八堵鐵橋倚側而居,畫龍點
睛,暖暖市區景觀盡收眼底。看著列車緩慢移動穿梭水泥叢林間,流水潺潺、清新脫俗的
自然美景,靜靜洗滌都市帶來的心靈塵埃。
金山寺建於民國16年(昭和2年,西元1927),因第一代主持人楊秀蓮於民國12年曾罹重病
,處於瀕死邊緣,醫生們束手無策,便許願祈求觀音佛祖,順利痊癒後便募捐建寺。
暖暖金山寺和白蛇傳裡的金山寺並無關係,原為齋堂,經歷多次改建而成。從安德宮旁小
巷道進入社區後,沿指標走即可抵達。
俯瞰八堵暖暖地區,山景河景盡收眼底。
區間車緩緩駛進暖暖車站。
房屋櫛次鱗比,萬瑞快速道路與鐵道公路穿梭交會,基隆河畔依舊保有一絲寧靜。
金山寺周圍枝葉扶疏,種滿植栽。眺望遠方基隆河與快速道路的高架橋。
平溪深澳線區間車緩緩駛離暖暖站,蜿蜒的鐵路公路交會其中。
早晨的普悠瑪號通過暖暖。
白色系的太魯閣號穿梭在河岸邊,鐵公路橋交織出美麗弧線。
疾駛而去的太魯閣號,天空藍的八堵鐵橋在旁點綴。
PP自強號通過暖暖站。滿山翠綠相伴。
普悠瑪號與八堵橋。
瑞八公路上的小型公車,車體是台灣好行的圖案。
朝陽下的火車,色彩十分亮麗。
長達14節車廂的火車過彎,曲線更加明顯。
彩繪觀光列車駛離八堵南邊大彎道,沿著河畔即將到達暖暖。
彩繪列車通過暖暖前平交道,顏色五彩繽紛。
冬日天氣陰晴不定,一陣轟隆隆的聲響自山腳傳來,原來是柴油自強號來了。
在東部比較少見的微笑號區間車。車頭前的U型黃色微笑彷彿在打招呼。
貨物列車緩緩通過暖暖,基隆河谷時晴時陰,天氣變幻莫測。
太魯閣號高速過彎,與八堵橋互別苗頭。
太陽最後又露臉了,普悠瑪號和PP自強號在此相遇。
走在附近的街道中,看到了一間老舊斑駁的牆面。牆上突兀的門牌上「金山街」三個字透
露出暖暖曾經輝煌的歷史。原來這裡曾盛產煤礦與金砂,煤礦主要分布在東勢坑,巔峰時
期產量達萬噸以上;金砂則是從八堵鐵橋下發現。基隆河過了八堵後向左轉了90度,導致
流速變慢,砂泥逐漸堆積。當年劉銘傳修築鐵路的工人在八堵鐵橋下發現了金砂,吸引國
內外勞工前來淘金;然而隨著鐵公路興建,公路運輸發達、基隆河淤積、基隆港興建等因
素,暖暖逐漸沒落下來,成為現在的樣貌。
--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15-03-03T18:23
at 2015-03-03T18:23
By Andy
at 2015-03-04T21:12
at 2015-03-04T21:12
By Noah
at 2015-03-06T00:02
at 2015-03-06T00:02
Related Posts
荒野雲林分會第三期推廣講師班
By Queena
at 2015-03-02T13:23
at 2015-03-02T13:23
咖啡渣堆肥搶手 八里掩埋場授技
By Kristin
at 2015-03-01T23:47
at 2015-03-01T23:47
桃園市的牙醫
By Elizabeth
at 2015-03-01T23:44
at 2015-03-01T23:44
礦工醫院的泌尿科如何?
By Kumar
at 2015-03-01T22:45
at 2015-03-01T22:45
重機駕訓心得分享
By Olga
at 2015-03-01T22:39
at 2015-03-01T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