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建管處:慈濟內湖園區確為違法使用 - 台北內湖區
By Lily
at 2013-01-23T22:01
at 2013-01-23T22:01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北市建管處-慈濟內湖園區確為違法使用-110704927.html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月23日 下午7:07
本報2013年1月23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因為反對慈濟變更內湖保護區,在地居民與環團組成的守護聯盟在台北市公車登廣告「
證嚴法師請放過內湖保護區,慈濟不要做違法的事」,但文案遭慈濟人反彈,並反批「
違法」之說是不實指控,廣告刊登才7天就遭廣告商違約撤下。守護聯盟今(23日)上午
到台北市政府提出違法事證,市府官員公開表示,紀錄中內湖園區是既存違建沒錯,是
違法,但暫不處理。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說,檢舉慈濟內湖園區自1997年購入將溼地違法填平
的土地和鐵皮屋後,就持續在保護區作違規使用,卻不斷宣稱合法,甚至申請保護區
變更,欲求就地合法並擴大開發。
市府建築管理工程處副處長陳煌城出面接受檢舉時證實,園區確實是違法的狀態,但前
市長陳水扁任內通過行政命令,因為是1994年以前就存在的「既存違建」,暫緩處理;
至於是否依照2007年都委會主席和委員的要求,先裁罰再繼續審理保護區變更案,還要
再進行研究。
陳煌城也表示,建管處會在農曆年前到園區現勘,了解是否有新違建。
內湖基地由慈濟自1997年購入,當時原本的溼地已被違法填平,既有的鐵皮屋建築也是
違建,慈濟仍持續使用。綠黨中執委潘翰聲批評,「當你買了一個贓物,你不知道,但
事後你知道它是贓物了,你要把它就地合法嗎?我已經付錢買了,我就可以使用它,
這樣對嗎?」
慈濟先前四場社區說明會與對外文資料中,宣稱保護區依法可社會福利設施使用,因此
目前不算違法。但守護聯盟今天把《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核准標準》
搬出來,明確指出雖然是既存違建政府暫不處理 ,但保護區使用是有規範的,不是以
社福之名就可任意使用。 基地與建物面積超過許可標準
《標準》第2條,保護區第八組社會福利設施之核准條件第七項,關於面積的條件,「
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以上者,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之法定程序始得設置,建築面積
200平方公尺以上者,應送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審議」。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範圍44,829平方公尺,目前所使用中之違建,北基地鐵皮屋超過
6,700平方公尺,南基地之水泥建築及鐵皮屋也超過1,500平方公尺,遠遠超過允許使用
的標準,且尚未通過都市計畫變更及都市設計審議,就已經設置超過十年。 基地需維持
六成以上原貌
《標準》 第2條同款第4項規定「基地範圍內須維持60%以上之原地貌」。潘翰聲表示,
這是防止保護區遭刻意破壞後,以「先上車後補票」的方式就地合法。他舉起原本的
溼地相片指出,慈濟若不回復六成以上的原貌,就不符合附條件允許使用的核准標準。
李日進表示,守護聯盟26日下午1:30,將在大湖國小舉辦說明會,詳細釐清慈濟內湖
社福園區其他違法爭議,以及保護區變更的造災風險,並邀請慈濟蔡堆依約出席說明。
慈濟:違建行為是前地主所為
慈濟委任律師李永然接受「新頭殼」採訪時表示,慈濟1997年購買內湖園區土地時,
鐵皮屋等就已存在,違建是前任地主的行為,慈濟購地後並未增建。對於在保護區
開發,慈濟立場是尊重市府審議,但慈濟出發點是良善的,是為了改善環境,會把
不透水的水泥鋪面改為透水鋪面,也會設置滯洪池、進行綠美化,還會有回饋社區
的相關設施。
--
http://tw.news.yahoo.com/北市建管處-慈濟內湖園區確為違法使用-110704927.html
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月23日 下午7:07
本報2013年1月23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因為反對慈濟變更內湖保護區,在地居民與環團組成的守護聯盟在台北市公車登廣告「
證嚴法師請放過內湖保護區,慈濟不要做違法的事」,但文案遭慈濟人反彈,並反批「
違法」之說是不實指控,廣告刊登才7天就遭廣告商違約撤下。守護聯盟今(23日)上午
到台北市政府提出違法事證,市府官員公開表示,紀錄中內湖園區是既存違建沒錯,是
違法,但暫不處理。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說,檢舉慈濟內湖園區自1997年購入將溼地違法填平
的土地和鐵皮屋後,就持續在保護區作違規使用,卻不斷宣稱合法,甚至申請保護區
變更,欲求就地合法並擴大開發。
市府建築管理工程處副處長陳煌城出面接受檢舉時證實,園區確實是違法的狀態,但前
市長陳水扁任內通過行政命令,因為是1994年以前就存在的「既存違建」,暫緩處理;
至於是否依照2007年都委會主席和委員的要求,先裁罰再繼續審理保護區變更案,還要
再進行研究。
陳煌城也表示,建管處會在農曆年前到園區現勘,了解是否有新違建。
內湖基地由慈濟自1997年購入,當時原本的溼地已被違法填平,既有的鐵皮屋建築也是
違建,慈濟仍持續使用。綠黨中執委潘翰聲批評,「當你買了一個贓物,你不知道,但
事後你知道它是贓物了,你要把它就地合法嗎?我已經付錢買了,我就可以使用它,
這樣對嗎?」
慈濟先前四場社區說明會與對外文資料中,宣稱保護區依法可社會福利設施使用,因此
目前不算違法。但守護聯盟今天把《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核准標準》
搬出來,明確指出雖然是既存違建政府暫不處理 ,但保護區使用是有規範的,不是以
社福之名就可任意使用。 基地與建物面積超過許可標準
《標準》第2條,保護區第八組社會福利設施之核准條件第七項,關於面積的條件,「
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以上者,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之法定程序始得設置,建築面積
200平方公尺以上者,應送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審議」。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範圍44,829平方公尺,目前所使用中之違建,北基地鐵皮屋超過
6,700平方公尺,南基地之水泥建築及鐵皮屋也超過1,500平方公尺,遠遠超過允許使用
的標準,且尚未通過都市計畫變更及都市設計審議,就已經設置超過十年。 基地需維持
六成以上原貌
《標準》 第2條同款第4項規定「基地範圍內須維持60%以上之原地貌」。潘翰聲表示,
這是防止保護區遭刻意破壞後,以「先上車後補票」的方式就地合法。他舉起原本的
溼地相片指出,慈濟若不回復六成以上的原貌,就不符合附條件允許使用的核准標準。
李日進表示,守護聯盟26日下午1:30,將在大湖國小舉辦說明會,詳細釐清慈濟內湖
社福園區其他違法爭議,以及保護區變更的造災風險,並邀請慈濟蔡堆依約出席說明。
慈濟:違建行為是前地主所為
慈濟委任律師李永然接受「新頭殼」採訪時表示,慈濟1997年購買內湖園區土地時,
鐵皮屋等就已存在,違建是前任地主的行為,慈濟購地後並未增建。對於在保護區
開發,慈濟立場是尊重市府審議,但慈濟出發點是良善的,是為了改善環境,會把
不透水的水泥鋪面改為透水鋪面,也會設置滯洪池、進行綠美化,還會有回饋社區
的相關設施。
--
Tags:
台北內湖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3-01-27T17:49
at 2013-01-27T17:49
By Blanche
at 2013-01-31T13:36
at 2013-01-31T13:36
By Yedda
at 2013-02-04T09:24
at 2013-02-04T09:24
By Hazel
at 2013-02-08T05:12
at 2013-02-08T05:12
By Hazel
at 2013-02-12T01:00
at 2013-02-12T01:00
By Gary
at 2013-02-15T20:48
at 2013-02-15T20:48
Related Posts
關於草莓園採草莓的疑問
By Bethany
at 2013-01-23T19:27
at 2013-01-23T19:27
丰采牙醫
By Ula
at 2013-01-23T16:25
at 2013-01-23T16:25
日本東橫INN會員卡
By Elizabeth
at 2013-01-23T16:01
at 2013-01-23T16:01
東湖小胖地瓜
By Damian
at 2013-01-23T14:53
at 2013-01-23T14:53
慈濟遭檢舉違建 建管處要查
By Zanna
at 2013-01-23T14:43
at 2013-01-23T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