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分享心得(完) - 留學
By Eden
at 2012-05-29T21:37
at 2012-05-29T21:37
Table of Contents
很抱歉,老太婆的裹腳布,還請擔待。
五、心得與感想
至於我個人在這近半年準備出國期間的感想,整體說來是這樣:錄取可說是學術能力+毅
力+積極的總合,其中學術能力是天資加上已發生的過去事件,我們能做的最多就是隱惡
揚善,但毅力與積極是態度,是我們可以在現在好好運用的資產。這三個看似無形的要素
在申請過程中其實都以各種形式呈現,且互為補充。
關於學術能力部分,劍橋的要求相當高:博士班申請者的大學成績「必須」要GPA 3.5,
通常也具有漂亮的碩士成績。照這個要求看來,我應該是沒希望的,因為我大學GPA只有
3.45,但從我申請的結果看來,這個「必須」並非僵固的標準,我想在英國受教育期間拿
到的distinction,多少平衡了老師對我的觀感,博班成績也維持得還可以,當時和推薦
人溝通,有請對方強調我是一邊工作一邊上課(在心有旁騖的狀況下還可以維持不錯的成
績,如果是全職學生呢?),以及我會連結實務與學術研究(潛在的未來貢獻)。
雖然說劍橋沒要求我送範文、CV或SOP,但我抓住系上要我概述個人過去工作/學術的要求
,將之解釋為要我送CV,以此送出CV、碩論摘要,並簡單敘述工作期間協助編纂的期刊帶
給我的經驗與省思(附期刊封面圖片,這個相當於SOP內的動機、關切重點),再加上申請
表上已有的未來展望與特殊表現,雖沒有SOP及範文等形式,實際上也充份表達了這類文
件應顯現的正面部分,我想這些或許是能讓我通過書面審查的原因。
說到毅力,雖然說我的CV是去年申請UCL IMESS就做好的,只要添上今年的進度,但
proposal等等都是新寫的,過去這半年來我還真想不出自己有甚麼像樣的娛樂,每天下班
就是處理申請的事直到午夜,周末往往繼續奮鬥,如果沒經過這一遭,我不會知道自己的
韌性這麼強(雖說被我朋友吐槽說,如果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毅力而申請,那真是買櫝還珠)
,但我這種朋友眼中極懶的人能做到這一步,我想是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加上有
很好的支持體系,就是有雖然不了解你想做的研究是什麼,但是會陪你聊天打氣在你忙到
放她鴿子的時候,還會原諒你的友人,以及習慣性碎碎念,但在申請期間安靜得不得了可
一等到知道你申請到學校便開始訓話的母親。
我曾經和我朋友這樣形容:申請就像打拳擊,你知道鐘聲響了就是結束,目標很明確,
但是要耗多久時間,你要出多重的拳不知道,這些支持體系就像是中場休息時在旁餵水
擦汗指導出拳方式的助手,雖無法幫你下場打,但讓你可以盡可能以最好狀態打拳。如
果希望自己能在申請路上有支持下去的超強毅力,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何申請,並且確定
自己有可以分享心事的人。
毅力與積極有時候是一體兩面,在申請過程中,我發現有夢最美果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如果不是想說3.45和3.5很接近嘛,不丟白不丟的話,我不會申請到劍橋,但如果不是自
己半開玩笑的認為考慮一下劍橋就好,我不會漫不經心,所有資料趕在一個星期內做完學
院只能隨便選一選,只為了留一個星期給老師寫推薦信(如前面分享所說,要先完成第一
階段申請繳了錢後48小時,才能讓老師上網填推薦信),這其實是非常失禮的事情,若不
是老師人好,我大概也不會這麼開心的分享心得了。
看過前面分享文的人會發現,我寄信給老師、program manager等人詢問相關細節,也讓
我提前獲知哪些校系有上/不上的可能性,此外,我也寫信給夢幻校系的博班學生,請教
對方課程狀況及老師等相關細節,寄了5封,回了3封,其中有2封信件長度比我的去信還
長了1-2倍。這是主動且直接的與他人互動才能得到的結果,其實剛開始我也想過,如果
被別人拒絕怎麼辦,但後來想,最糟的結果就是被拒絕或者人家直接把你的信丟到垃圾
桶,除此還有甚麼實質損失嗎?並沒有。但運氣好的話,會得到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回饋。
所以非常建議各位,在確立申請目標後,積極主動多方蒐集資料,利用email或臉書這種
廉價即時的工具與校方互動,但同時切記禮貌,並確定自己能呈現相對好的一面,相信
都能有很好的結果。
在這裡,順便推薦本版jemi與starwalker的分享文,非常有組織也很明晰,寫得比我好太
多了,對申請博士班的同學很有助益!申請期間我焦躁或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也好幾次
參考他們的分享文。其中他們提到proposal一定要請老師或學長姊看過,這點在這裡我也
強烈贊同,我的第一版有個部分完全走題,是一位好心的教授幫我看過,和我在電話上討
論了半小時,才會有相對好的第二版出現。還有,可以的話請專業編輯幫忙潤飾文章,對
申請文件多少有加分效果。我都是找editavenue的writewatchman,收費公道,也是相當
有主見的editor,除了會對文章呈現及結構提出意見外,對你寫的proposal主題也會提出
一些個人觀點,雖然有時看來外行,但確實有讓我們參考的價值存在。不過,這也只是我
順帶私心推薦,留學版上也有相當多更具說服力與專業的editor,這邊也就不多說,有需
要者可去那裡搜索。
一個短短心得寫這麼落落長的三篇,浪費版面,真的非常慚愧。也希望多少對後來者有些
許幫助。
最後的補充,或許是本文最有價值的一個部份:P我剛剛打電話到劍橋的admission
committee,對方說我們為轉換unconditional offer所上傳或寄出的文件,要1-2星期左右
的時間才會在系統上顯示收到。(對方問我資料何時寄到,我說昨天,馬上就聽到驚呼,
說我太早打了= =,不過那位小姐很客氣,聲音很好聽:D)
--
五、心得與感想
至於我個人在這近半年準備出國期間的感想,整體說來是這樣:錄取可說是學術能力+毅
力+積極的總合,其中學術能力是天資加上已發生的過去事件,我們能做的最多就是隱惡
揚善,但毅力與積極是態度,是我們可以在現在好好運用的資產。這三個看似無形的要素
在申請過程中其實都以各種形式呈現,且互為補充。
關於學術能力部分,劍橋的要求相當高:博士班申請者的大學成績「必須」要GPA 3.5,
通常也具有漂亮的碩士成績。照這個要求看來,我應該是沒希望的,因為我大學GPA只有
3.45,但從我申請的結果看來,這個「必須」並非僵固的標準,我想在英國受教育期間拿
到的distinction,多少平衡了老師對我的觀感,博班成績也維持得還可以,當時和推薦
人溝通,有請對方強調我是一邊工作一邊上課(在心有旁騖的狀況下還可以維持不錯的成
績,如果是全職學生呢?),以及我會連結實務與學術研究(潛在的未來貢獻)。
雖然說劍橋沒要求我送範文、CV或SOP,但我抓住系上要我概述個人過去工作/學術的要求
,將之解釋為要我送CV,以此送出CV、碩論摘要,並簡單敘述工作期間協助編纂的期刊帶
給我的經驗與省思(附期刊封面圖片,這個相當於SOP內的動機、關切重點),再加上申請
表上已有的未來展望與特殊表現,雖沒有SOP及範文等形式,實際上也充份表達了這類文
件應顯現的正面部分,我想這些或許是能讓我通過書面審查的原因。
說到毅力,雖然說我的CV是去年申請UCL IMESS就做好的,只要添上今年的進度,但
proposal等等都是新寫的,過去這半年來我還真想不出自己有甚麼像樣的娛樂,每天下班
就是處理申請的事直到午夜,周末往往繼續奮鬥,如果沒經過這一遭,我不會知道自己的
韌性這麼強(雖說被我朋友吐槽說,如果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毅力而申請,那真是買櫝還珠)
,但我這種朋友眼中極懶的人能做到這一步,我想是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加上有
很好的支持體系,就是有雖然不了解你想做的研究是什麼,但是會陪你聊天打氣在你忙到
放她鴿子的時候,還會原諒你的友人,以及習慣性碎碎念,但在申請期間安靜得不得了可
一等到知道你申請到學校便開始訓話的母親。
我曾經和我朋友這樣形容:申請就像打拳擊,你知道鐘聲響了就是結束,目標很明確,
但是要耗多久時間,你要出多重的拳不知道,這些支持體系就像是中場休息時在旁餵水
擦汗指導出拳方式的助手,雖無法幫你下場打,但讓你可以盡可能以最好狀態打拳。如
果希望自己能在申請路上有支持下去的超強毅力,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何申請,並且確定
自己有可以分享心事的人。
毅力與積極有時候是一體兩面,在申請過程中,我發現有夢最美果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如果不是想說3.45和3.5很接近嘛,不丟白不丟的話,我不會申請到劍橋,但如果不是自
己半開玩笑的認為考慮一下劍橋就好,我不會漫不經心,所有資料趕在一個星期內做完學
院只能隨便選一選,只為了留一個星期給老師寫推薦信(如前面分享所說,要先完成第一
階段申請繳了錢後48小時,才能讓老師上網填推薦信),這其實是非常失禮的事情,若不
是老師人好,我大概也不會這麼開心的分享心得了。
看過前面分享文的人會發現,我寄信給老師、program manager等人詢問相關細節,也讓
我提前獲知哪些校系有上/不上的可能性,此外,我也寫信給夢幻校系的博班學生,請教
對方課程狀況及老師等相關細節,寄了5封,回了3封,其中有2封信件長度比我的去信還
長了1-2倍。這是主動且直接的與他人互動才能得到的結果,其實剛開始我也想過,如果
被別人拒絕怎麼辦,但後來想,最糟的結果就是被拒絕或者人家直接把你的信丟到垃圾
桶,除此還有甚麼實質損失嗎?並沒有。但運氣好的話,會得到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回饋。
所以非常建議各位,在確立申請目標後,積極主動多方蒐集資料,利用email或臉書這種
廉價即時的工具與校方互動,但同時切記禮貌,並確定自己能呈現相對好的一面,相信
都能有很好的結果。
在這裡,順便推薦本版jemi與starwalker的分享文,非常有組織也很明晰,寫得比我好太
多了,對申請博士班的同學很有助益!申請期間我焦躁或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也好幾次
參考他們的分享文。其中他們提到proposal一定要請老師或學長姊看過,這點在這裡我也
強烈贊同,我的第一版有個部分完全走題,是一位好心的教授幫我看過,和我在電話上討
論了半小時,才會有相對好的第二版出現。還有,可以的話請專業編輯幫忙潤飾文章,對
申請文件多少有加分效果。我都是找editavenue的writewatchman,收費公道,也是相當
有主見的editor,除了會對文章呈現及結構提出意見外,對你寫的proposal主題也會提出
一些個人觀點,雖然有時看來外行,但確實有讓我們參考的價值存在。不過,這也只是我
順帶私心推薦,留學版上也有相當多更具說服力與專業的editor,這邊也就不多說,有需
要者可去那裡搜索。
一個短短心得寫這麼落落長的三篇,浪費版面,真的非常慚愧。也希望多少對後來者有些
許幫助。
最後的補充,或許是本文最有價值的一個部份:P我剛剛打電話到劍橋的admission
committee,對方說我們為轉換unconditional offer所上傳或寄出的文件,要1-2星期左右
的時間才會在系統上顯示收到。(對方問我資料何時寄到,我說昨天,馬上就聽到驚呼,
說我太早打了= =,不過那位小姐很客氣,聲音很好聽:D)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12-05-30T07:05
at 2012-05-30T07:05
By Faithe
at 2012-06-02T21:44
at 2012-06-02T21:44
By David
at 2012-06-03T00:55
at 2012-06-03T00:55
By Caroline
at 2012-06-03T09:58
at 2012-06-03T09:58
Related Posts
pre和正式學程不同學校的簽證問題
By Lily
at 2012-05-29T17:44
at 2012-05-29T17:44
英簽申請心得
By Joseph
at 2012-05-29T11:44
at 2012-05-29T11:44
建議書單
By Necoo
at 2012-05-29T11:41
at 2012-05-29T11:41
建議書單
By Agatha
at 2012-05-29T01:26
at 2012-05-29T01:26
糾結QQ...(博物館學)UEA/Newcastle ?
By Vanessa
at 2012-05-28T23:59
at 2012-05-28T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