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種學習策略最有效? - 學習
By Xanthe
at 2013-02-08T00:21
at 2013-02-08T00:21
Table of Contents
【泛科學】到底哪種學習策略最有效?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轉載自「PanSci 泛科學」
文 / 呂明峻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一些「小撇步」來幫助自己。有人透過畫重點,
讓自己在閱讀的時候一目瞭然;有人喜歡創造一些特殊的口訣,或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
;有人認為在學習後重新閱讀,可以讓自己有更透徹的了解。你可能會覺得以上的方法
很熟悉,因為你也是那樣一路走過來的。
但要是有一天別人告訴你:一直以來你所採用的學習策略,老實說對你的學業成就幫
助不大;而且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其實並不是最有效的。你會怎麼想?
心理學家關心學習的議題,他們想要知道:究竟哪一種學習策略能為學習者帶來最大
的幫助?哪種學習策略適合大部分的人?為了解開這些謎團,有學者以先前的研究結果
為輔,針對十種容易使用,以及學生常用的學習策略進行全面的評估,探討哪種策略最
有效、最適合大部分人。這十種策略分別是:
1. 衍生式問答(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
2. 自我解釋法 (self-explanation)
3. 摘要法 (summarization)
4. 畫重點 (highlighting/underlining)
5. 關鍵字法 (keyword mnemonic)
6. 圖像輔助學習(imagery use for text learning)
7. 重讀 (re-reading)
8. 習題測驗 (practice testing)
9. 分散練習 (distributed practice)[*註一]
10. 交叉練習(interleaved practice)[*註二]
這項研究是怎麼進行的呢?首先,他們從各種不同的學習技巧中,選出十種他們認為
比較容易使用(理論上能被很多學生採納)以及大部分學生表示常用的(例如:畫重點
、重讀),然後針對這些技巧的原理進行說明,解釋它們為何有效。接著,他們探討這
些技巧的適用層面有多廣。
換句話說,他們想知道,同樣的技巧是否也適用於不同的學習材料(例如:單字、數
學概念)、學習情況(例如:環境吵雜或安靜、團體學習或獨自學習)、學生特性(例
如:興趣、學習動機)以及測驗種類(例如:隨堂測驗、論文寫作)。
另一方面,他們也探討這些技巧在教育情境下的效果,以及實際使用上的相關議題。
最後,學者們針對這十種技巧提出整體的評估,以供大眾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習題測驗以及分散練習的實用程度最高,因為它們對不同年齡及能力
的學習者都有幫助,而且在各種類型的測驗中都有助於提升學生表現。
然而,摘要法、關鍵字法、圖像輔助學習,還有學生最常用的畫重點、重讀,則因效
果有限,而且只適用於特定情境,被評為實用程度較低。
所以,下次在選擇學習策略時,除了評估自己是否喜歡某學習技巧之外,不妨也將它
的實用性一併納入考量吧,說不定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註一]:分散練習又稱間隔重複、間隔練習。把學習過程拆成許多較短的學習片段,
而不是長時間而密集的學習。舉例說,如果從學期開始就訂好學習計畫,每天花一點時
間複習上課所學,那麼在期中考的表現,會比集中在考前幾天埋首苦讀來得好。分散練
習除了能提升學習成效,也有助於將所學存入長期記憶中。
[*註二]:交叉練習是指在學習時跨不同子領域學習。舉例說,如果小學生學數學,通
常老師的做法是讓學生一次學一個部分,或針對同一種問題重複練習,順序大多是:加
法 -> 減法 -> 乘法 -> 除法。但如果採交叉學習,學生同時練習加法和減法,或乘法
和除法,不會只讓學習侷限在單一領域裡。交叉練習能幫助學生區辨不同問題,使他們
更有可能用正確的解決方法應對每種問題。
資料來源:
Dunlosky, J., Rawson, K. A., Marsh, E. J., Nathan, M. J., & Willingham, D. T.
(2013).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4(1), 4–58. doi: 10.1177/1529100612453266
※ 本文作者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學生。
※ 本文原刊登於「PanSci 泛科學」。
※ 本專欄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http://pnn.pts.org.tw/main/?p=52952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轉載自「PanSci 泛科學」
文 / 呂明峻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一些「小撇步」來幫助自己。有人透過畫重點,
讓自己在閱讀的時候一目瞭然;有人喜歡創造一些特殊的口訣,或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
;有人認為在學習後重新閱讀,可以讓自己有更透徹的了解。你可能會覺得以上的方法
很熟悉,因為你也是那樣一路走過來的。
但要是有一天別人告訴你:一直以來你所採用的學習策略,老實說對你的學業成就幫
助不大;而且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其實並不是最有效的。你會怎麼想?
心理學家關心學習的議題,他們想要知道:究竟哪一種學習策略能為學習者帶來最大
的幫助?哪種學習策略適合大部分的人?為了解開這些謎團,有學者以先前的研究結果
為輔,針對十種容易使用,以及學生常用的學習策略進行全面的評估,探討哪種策略最
有效、最適合大部分人。這十種策略分別是:
1. 衍生式問答(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
2. 自我解釋法 (self-explanation)
3. 摘要法 (summarization)
4. 畫重點 (highlighting/underlining)
5. 關鍵字法 (keyword mnemonic)
6. 圖像輔助學習(imagery use for text learning)
7. 重讀 (re-reading)
8. 習題測驗 (practice testing)
9. 分散練習 (distributed practice)[*註一]
10. 交叉練習(interleaved practice)[*註二]
這項研究是怎麼進行的呢?首先,他們從各種不同的學習技巧中,選出十種他們認為
比較容易使用(理論上能被很多學生採納)以及大部分學生表示常用的(例如:畫重點
、重讀),然後針對這些技巧的原理進行說明,解釋它們為何有效。接著,他們探討這
些技巧的適用層面有多廣。
換句話說,他們想知道,同樣的技巧是否也適用於不同的學習材料(例如:單字、數
學概念)、學習情況(例如:環境吵雜或安靜、團體學習或獨自學習)、學生特性(例
如:興趣、學習動機)以及測驗種類(例如:隨堂測驗、論文寫作)。
另一方面,他們也探討這些技巧在教育情境下的效果,以及實際使用上的相關議題。
最後,學者們針對這十種技巧提出整體的評估,以供大眾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習題測驗以及分散練習的實用程度最高,因為它們對不同年齡及能力
的學習者都有幫助,而且在各種類型的測驗中都有助於提升學生表現。
然而,摘要法、關鍵字法、圖像輔助學習,還有學生最常用的畫重點、重讀,則因效
果有限,而且只適用於特定情境,被評為實用程度較低。
所以,下次在選擇學習策略時,除了評估自己是否喜歡某學習技巧之外,不妨也將它
的實用性一併納入考量吧,說不定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註一]:分散練習又稱間隔重複、間隔練習。把學習過程拆成許多較短的學習片段,
而不是長時間而密集的學習。舉例說,如果從學期開始就訂好學習計畫,每天花一點時
間複習上課所學,那麼在期中考的表現,會比集中在考前幾天埋首苦讀來得好。分散練
習除了能提升學習成效,也有助於將所學存入長期記憶中。
[*註二]:交叉練習是指在學習時跨不同子領域學習。舉例說,如果小學生學數學,通
常老師的做法是讓學生一次學一個部分,或針對同一種問題重複練習,順序大多是:加
法 -> 減法 -> 乘法 -> 除法。但如果採交叉學習,學生同時練習加法和減法,或乘法
和除法,不會只讓學習侷限在單一領域裡。交叉練習能幫助學生區辨不同問題,使他們
更有可能用正確的解決方法應對每種問題。
資料來源:
Dunlosky, J., Rawson, K. A., Marsh, E. J., Nathan, M. J., & Willingham, D. T.
(2013).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4(1), 4–58. doi: 10.1177/1529100612453266
※ 本文作者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學生。
※ 本文原刊登於「PanSci 泛科學」。
※ 本專欄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http://pnn.pts.org.tw/main/?p=52952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3-02-11T21:12
at 2013-02-11T21:12
By Bennie
at 2013-02-12T17:09
at 2013-02-12T17:09
By Necoo
at 2013-02-13T19:07
at 2013-02-13T19:0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2-15T02:08
at 2013-02-15T02:0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2-18T03:17
at 2013-02-18T03:17
By Liam
at 2013-02-18T20:05
at 2013-02-18T20:05
Related Posts
高雄一起寫論文的夥伴
By Dora
at 2013-02-05T23:15
at 2013-02-05T23:15
一起準備公職(左營)
By Doris
at 2013-02-05T15:38
at 2013-02-05T15:38
過年能唸書的地方?
By Carol
at 2013-02-05T15:19
at 2013-02-05T15:19
高雄 平日一起讀書(不限或準備銀行考試)
By Donna
at 2013-02-04T17:38
at 2013-02-04T17:38
高雄唸書好所在
By Zanna
at 2013-02-04T16:45
at 2013-02-04T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