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起心動念就是迷,佛經出處為何? - 生活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0-12-05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在電視上看到淨空法師說,執著是迷,想放下也是迷,反正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迷。沒有執著的念頭,也沒有放下的念頭,才是真放下。我覺得這個觀念讓我有很深的感受,但不曉得法師有沒有提到相關的佛經經文,請各位大德給點線索,感激不盡~
已更新項目:
To 木頭 大德:
感謝您引述這麼多相關經文,不過這些經文看起來好像沒有明顯批評「住空」的成分,是否能再指導一下?
2 個已更新項目:
To 木頭 大德:
我記得淨空法師在電視上說過,如果信了佛教卻過起消極遁世的生活,就是住空,不是真的放下執著。
3 個已更新項目:
最近看電視又看到淨空法師說,物質不是真的,是高維次時空的投射。他說這已被量子力學家所發現。但是我記得很多佛教的資料都說物質是真的,只是由於因緣而暫時存在;說物質是全然虛幻的說法是對佛法的誤解。那麼,到底誰說的對呢?很困惑。
Tags: 生活

All Comments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0-12-08T04:55
趙元大德你好: 你問:凡事起心動念就是迷,佛經出處為何? 末學查了電子佛典,發現佛說佛名經與地藏菩薩本願經都有說到,我把它摘錄下來給你參考。阿 彌 陀 佛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莫言我今生中無有此罪,所以不能懇到懺悔。經中導言:凡夫之人,『舉足動步,無非是罪』。又復過去生中,皆悉成就無量惡業,追逐行者,如影隨形。今日若不懺悔,罪惡日深,故包藏瘕疵,佛教不許。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利益存亡品第七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脚,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2010-12-07 05:58:22 補充:
趙元大德你好:
你所說的「住空」,末學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以一般的佛學名相來說,「住空」的「住」,就是「執著」的意思。
所以金剛經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不論「住色」或「住空」都是同樣的執著。
末學這樣的回答,是否有回答到你所說的「住空」的意思?
2010-12-07 21:42:00 補充:
趙元大德你好:
你說:信了佛教,卻過起消極遁世的生活。
末學認為,這是學佛的知見不正確的原因,這應該不可以說為「住空」。
當然,「信了佛教,卻過起消極遁世的生活」。這樣的觀念確實不是真正的放下。
一般而說,當一個行者,初悟道的時候,由於往昔的業種習氣還蠻重的。所以會想住山長養聖胎,以便將來弘揚正法,這是不可以稱為消極遁世的。
2010-12-14 05:22:39 補充:
趙元大德你好:
你問說:物質是真的,還是虛幻的?
如果依佛教的觀點來說,我們眼前所接觸到的一切景像,都是虛幻的。
所以經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又佛在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而且,我們所接觸的一切景象都是自己心中的影像,這在現今的醫學界也已經證明了。
也就是說,我們所見的一切影像,都只是在自己的大腦裡顯現而已。
不然的話,我們可以去請問眼科醫生,就可以知道了。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0-12-09T08:35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雲:「舍利弗,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
而說謁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菩提流支譯,此經在大藏經 續藏 58冊,密教部67第767頁)
2010-12-15 07:20:01 補充:
廣欽考和尚開示錄起心動念就是自己不對 -- 此是因為還有個「我」在。此是細念,一念始起,變相起。 .... 若凡事太充足,則慾望大,貪念則越高。若要下身,當從衣、食、住著手。 ..... 經藏在我們的心中,但這要智慧開才有辦法,智慧不開,看經書是迷迷糊糊;若智慧開,則
諸位同參,大家專心諦聽,善護念之:
  我們時常在問什麼是人間生活禪?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依我個人的觀點,什麼是人間生活禪?我覺得黃檗禪師所講的「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這句話講的最貼切。人間生活禪是不離開人世間,也不離開日常生活的,每天不離開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才能稱為自在人。那如何才能不被諸境所迷惑?如何才能做個自在人?這也就是我們學佛參禪的主要目的。
  我們常說要學佛修行,什麼叫「學佛」?學佛就是學習開發覺性的法門。佛陀說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眾生都有覺性。只是我們的覺性到底覺了多少?佛陀又稱為「大圓滿覺」,也就是說:佛陀的覺性已經究竟圓滿。而我們呢?當然就要看自己了!有的人可能是大覺,有的人可能是中覺,有的人可能是小覺,有的人可能還是不知不覺!
  「覺」本身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正知;一個是正見。「正知」是一種高度的警覺性,也就是我們對於周遭的一切,乃至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好是壞?是善是惡?自己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知又稱為「止」,或稱為「定」,它是心的一種專注,所以又稱為「專注修」。我們常說修行要依正知而住,修行如果沒有正知,那修道幾乎是沒辦法成就的。
  另外,我們人之所以有很多痛苦煩惱,大多是來自於對於周遭一切的無知。譬如有些做家長的,因為自己的子女不孝順或不聽話,而非常衝動的叫他去死或叫他永遠都不要回來。結果有時子女真的也一時想不開,而情緒衝動地去自殺或離家出走。事後做父母的才後悔說:我又不是真的要他去死,他怎麼當成真的呢?這種悲劇在人世間可說時常在發生。那為什麼情緒會這麼衝動呢?這就是因為沒有定力,沒有時時保持在高度的警覺性中。因為沒有定力,因此才沒辦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假如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保持在高度的警覺性中,那就能夠以定力來掌控情緒。現在流行EQ(情緒)管理,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修禪定,以正知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覺」另外一個含義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觀念。正見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正見;另一種是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就是正見有因有果、有業有報、有善有惡、有凡夫有聖人。出世間正見就是般若正見。般若:又稱「空慧」,即如實了知空的智慧,也就是認識世間的真實---緣起性空。緣起是屬於「有」的部份,又稱為「世俗諦」;它的體性是無自性的,就稱為「性空」,屬勝義諦。所謂「緣起性空」在佛教裏有幾種表示方式:
  (一)諸行無常:就是緣起性空。諸行就是緣起有;無常就是性空。
  (二)諸法無我:也是緣起性空。諸法就是緣起有,無我就是性空。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諸相非相:也是緣起性空。諸相就是凡所有相,非相就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緣起性空。
  (四)諸心非心:也是緣起性空。諸心就是一切心,非心就是無住心,一切心都是無住心就是緣起性空。
  另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也是緣起性空。諸法因緣生就是緣起有,諸法因緣滅就是性空。
  我們如果能夠如實了知上面所說的緣起性空,這種觀念就稱為般若,也稱為空性慧,或稱為般若正見。能夠正見無常、無我、緣起性空,具有般若正見,那還不夠,還要不斷地去作正思維,因為唯有不斷地作緣起性空的正思維,我們才有力量去對治煩惱,才有辦法真正無住。否則說時似悟,對境生迷。平時講的頭頭是道,但等到境界一來,還是照樣執著放不下,處處住心。
  
  
  惠能大師:「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禪師們之所以能夠「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就是因為禪師們能夠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常覺不住。
  提起什麼正念?就是常覺不住這個正念。也就是時時具有高度的警覺性(正知),及空性慧的正見,以正知來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空性慧的正見及正思維來斷除無明煩惱。
  不住於空,不住於有,不住於一切是非煩惱痛苦中。能夠時時刻刻常覺不住,就能夠終日不離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就能做個自在人。
    佛陀在金剛經裏特別教導諸菩薩摩訶薩要如是「生清淨心」,什麼是「生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如金剛經所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如何才能無住生心?當然就是要能夠常覺,能夠常覺才能真正無住生心。人間生活禪的修行方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善護清淨心。希望大家都能夠時時善護念,時時刻刻提起正念,提起什麼正念?就是常覺而無住生心這個正念。如此才能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生活才能過的自在灑脫!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0-12-05T04:07
淨空法師說,執著是迷,想放下也是迷,反正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迷。
自性內在沒有自證,才會外在不斷攀緣、執著。
外緣太多,就不能啟發菩提覺性。覺是你自己要覺,放下也是你自己要放。
師曰:「萬事不理,唯悟一性;萬緣莫睬,只顧性理。」。
萬事不理:
一、非心性之事不理
二、非能力所及不理
三、非份內之事不理。
唯悟一性:早日開悟見性。
萬緣莫睬:恩、怨、情、仇全部了清,任何凡事均淡然處之。
只顧性理:常觀自在。
金剛經:「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捨」是捨去一切的執著,「得」著內在的佛性自覺。
2010-12-12 12:31:31 補充:
各人的累劫業力不同,如同洞坑深淺不同,你洞有多深就是要填多少,所以有填就有功效。有的人洞淺,一下就填滿了,有的人如大海的海溝又長又深,你說要填多久。
但不要氣餒,一時看不到成效,但是填久了、行深久了,效果就有了,只要把握時機多修持,多做萬法歸一,那怕是一分一秒,都不放棄修行,終有功圓果滿的一天。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0-12-06T05:19
我們要不要執著呢?不要執著。就是我們把起心動念當作一個功課。我們執著念頭,錯誤了;我們不執著念頭,也錯誤了。你有執著嘛!如果你不執著也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出發點,這個出發點的起心動念就是念頭的當下。法師開示。當頭棒喝。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0-12-06T19:25
佛弟子 乘方 合十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_/\_
●仔仔●修養心靈の部落格●菩薩發心求精進,希有難得_/\_資料來源:· 為何沒有信願即使一心不亂也不能往生 · 淨空法師談 - 死囚往生極樂世界實例。 · 懺悔與凈土法門 · 西方極樂世界之美景 ·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摘录印祖文钞) ·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
凈空法師專輯
http://www.amtb.tw/
華藏凈宗學會
http://www.hwadzan.com/
凈宗學院
http://www.amtb-aus.org/
佛陀教育 網絡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iTV 影視台
http://hitv.amtb.tw/
彌陀教育網
http://www.amtb.sg/default.aspx
2010-12-05 20:52:23 補充:
覺則即佛,迷則魔!
覺則即佛,迷則魔!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0-12-08T16:54
廣欽老和尚開示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淨。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分別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淨,才能五蘊皆空。
2010-12-05 18:24:25 補充: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是什麼呢?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
所以法師說連放下的念頭也要放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0-12-06T01:26
所以那是實修,不是讀書習字那樣都是識虛!
境界到了自然不、可、思、議。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0-12-08T05:18
執著是迷,想放下也是迷,這是佛教所說的"空",欲了解"空",似乎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能體會開示,我建議你看金剛經,但佛經理有很多梵文無法用翻譯能解釋清楚,往往用諧音直接表示,例如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波羅波羅密...等用語,會讓初學金剛經者一頭霧水,因此建議你看南懷瑾先生所著"金剛經在說什麼",這本書會以深入淺出的哲理讓你初步了解"空".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0-12-08T11:02
如果照趙元( 實習生 3 級)這樣說:
那佛陀所說的八正道之中的[正思維]就可以廢除了
正思惟 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其中思惟可分為三種:邪思惟、漏正思惟、無漏正思惟。正思惟指正確思惟,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出離,是指遠離貪業。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有些法師不懂的依眾生根器來說法,往往不能利益別人,反而誤導眾生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0-12-07T06:05
像《地藏經》上佛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無不是罪」

離子夾&離子梳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0-12-04T00:00
我是學生.想變直髮.但不喜歡麻煩.不想花太多錢.又想要有好的效果.希望買了可以用很久.平常只有用洗髮乳和潤髮 ...

懂監獄內部的人進來跟我說~阿扁總統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0-12-04T00:00
今天蘋果頭版刊登的阿扁睡地上~~~為什麼?兩人一間房電影上不是都睡上下舖嗎?有桌子可以寫字看書嗎?有筆可以寫 ...

如果知道會起酒疹,還跟大家一起出去拼酒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0-12-04T00:00
如果  知道朋友會起酒疹  我們一群人還想出去喝酒而且喝不少 可能會喝到爛醉會怎麼樣嗎? 還是說事前 ...

馬祖當兵手機門號選用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0-12-04T00:00
我是義務役預官抽到北高幹訓班想另外辦一支門號請問馬祖的部隊大多是用亞太還是中華呢軍中好像亞太居多但是 ...

請問有關精神撫慰金&勞保部分問題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0-12-04T00:00
我曾在某公司上過班資方沒幫我保勞健保(職員超過5人)且積欠薪水後續被解雇對方有以簡訊方式答應我幾月幾號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