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了!白鐵武士─開窗迎風的純真年代 - 花蓮
By Emma
at 2014-09-01T14:40
at 2014-09-01T14:40
Table of Contents
-------------------------------------------------------------------------------
遊玩時間:2014年5~8月
遊玩地點:花蓮鐵道沿線(志學、溪口、三民、大禹、玉里等)
-------------------------------------------------------------------------------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http://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41335354
今年(103)7月15日,最後一班的DR2700型柴油快車自玉里站開出,上千位鐵道迷與民眾齊
聚花蓮台東沿線,向「白鐵仔」道別,拿起相機捕捉最後的身影,或是搭上末班享受開窗
迎風的最後時光。這年事已高的白鐵武士緩緩駛進花蓮站後,卸下了最後的載客大任,功
成身退。隔天,就是嶄新的花東線鐵路新風貌。
平和站與壽豐站間的下荖溪橋。
民國55年,台鐵自日本東急車輛引進了第一批的不鏽鋼柴油客車,並於10月31日蔣公誕辰
紀念日當天,以「光華號」之名稱正式行駛西部幹線,最高時速每小時110公里。在當時
,是速度最快的車,台北到高雄只要4小時40分鐘。
吉安站與志學站間的木瓜溪橋。
DR2700型是不鏽鋼車身,全身銀白色的塗裝,被暱稱為「白鐵仔」。在縱貫鐵路尚未電氣
化時曾是最熱門的車種,50、60年代,可說是白鐵仔的風光年代。
隨著民國67年縱貫鐵路電氣化,引進了自強號電聯車後,白鐵仔相形失色,降等為「柴油
快車」;後因設備老舊,逐漸改為短途區間行駛;最後在尚未電氣化的花東線鐵道上,成
為白鐵仔的家鄉。
俗稱「白鐵仔」的普快車,停靠溪口站(已裁撤)中。兩節車廂的長度剛好是這個月台的長
度。
白鐵仔多出沒在清晨或是黃昏時分,載著眾多的學生與通勤客往返。無論是哪一班次,打
開白鐵仔的車窗,享受微風徐徐的浪漫,欣賞窗外緩緩移動的田園風景,都是片刻的美好
時光。
通勤時間的白鐵仔並非冷清寂寥,而是熱鬧鼎沸的場景。車上一群又一群的學生聊著生活
中的點點滴滴,搭配簡單的早餐,前往光復或是玉里等地上課,這是花東縱谷特有的「無
空調通勤生活」。
三民站,迎曦。
早晨,天空的雲尚未散去。此時的陽光是和煦的,不會感受到酷熱。以柴油為動力的白鐵
仔,轟隆轟隆地穿梭在玉里鎮上的田野,劃過了寂靜,也提醒人們早晨的來臨。
綠燈,列車終究要出發向前,時代也不斷在進步向前,最終仍要和你說再見。
白鐵仔穿梭在綠意盎然的山間。詭譎多變的天氣很難掌握,也能給訪客不一樣的味道。四
輛編成的白鐵仔,在三民阡陌縱橫裡奔馳。在台九線上突然瞥見白鐵的身影,令人措手不
及,一旁入鏡的行道樹在畫面裡卻顯十分和諧。
隨著路線截彎取直,新的鐵道風景儼然成為熱門景點。穿越了紅色鐵橋,嶄新的線路最終
會接回原有的記憶畫面。
白鐵仔走在電線桿矗立的新線鐵路上依然快速奔馳,也暗示自己即將退休,將歷史的輝煌
紀錄傳承下去。
大禹,普快車。
豐收的季節,是蛻變、是感傷。成片的黃綠色稻穗豐腴飽滿,隨風搖曳。簡單的構圖,卻
有濃濃日本鐵道的味道。
鄉間田野的普通車,乍看之下彷彿到了日本,卻多了電線桿聳立一旁。
白鐵仔在晨光的照耀下十分明亮。稻浪恣意擺動,小村落在列車呼嘯後顯得更寂靜,偶有
台九線上汽車奔馳的聲響,無論怎麼蛻變,都抹滅不了曾經開窗吹吹風的回憶。
趕在退役前加緊記錄你的身影。後山景物色依舊,人事已非,一列列象徵新時代的紅色列
車開進台東。
白色電線桿顯得突兀,白鐵仔依舊堅守岡位直到退下最後的舞台。
冬日,玉里客城。
玉里車站作為普快車的始發站,因此常有白鐵仔在站內休養生息,為下一趟任務養精蓄銳
,如果用土地連結對它的情感,那肯定就是玉里了。
拂曉,玉里客城。
天未光時,白鐵仔即自台東出發,緩緩行駛在寂靜的縱谷平原中,紅色拱橋意味著即將抵
達這趟任務的終點。遠方山氲飄渺顯得空靈,這是熱鬧前獨有的寧靜。
同樣的地點,隨著時間變換呈現不同的味道。溫暖的太陽輕輕灑落田裡,火車的經過,大
概是清晨時最喧鬧的一刻了。
仰望客城橋,遠方白雲像油畫般一抹抹滴在這片畫布上。
清晨的相片有種獨特的色溫,陽光很柔和。沒有人們的喧囂,呼吸每一口清靜空氣,安靜
地和自然獨處,這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無論是側身或是正面,DR2700型都有獨特的一面。
太陽升起來後,銀白色的車身總算比較明顯了。沒有電桿的畫面,你還記得多少?
飽滿的稻穗,等待收割的那一天。退役前,白鐵仔每天依舊穿梭在縱谷,當時我們能做的
,就是多加記錄即將消失的畫面…。翠綠的農田與蔚藍的天空,是初夏的味道。銀白、鮮
紅與翠綠。空氣中帶著一絲水氣,白鐵的外表依舊美麗。
鹿野站與山里站間,鹿野溪橋。
黃昏時分,遠方的天空呈現一片橘黃。熱氣球在光台緩緩升空,白鐵仔也載著往來的學子
們返家。
鹿野溪畔與都蘭山脈地形。
白鐵仔在山腳下一隅,緩緩移動。
整修前的山里站。
白鐵仔進站,準備交會列車。
以前的山里站只有一座月台,短小的柱子與燈箱、大理石面月台,就這樣過了數十年,如
今因鐵路電氣化,站場與車站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樣貌。不過我想它應該還是旅人心中「到
不了的車站」吧。
離去的白鐵仔。事過境遷,這裡已經布滿電線與電桿了。
玉里站內,準備發車的白鐵仔。(車頭尾端為黃色警戒色的塗裝)
最後一次搭上白鐵仔,午後的艷陽依舊刺眼,老舊的車身下映照出許多歷史的痕跡。
另一面銀白色塗裝的頭尾端。車頭燈集中在中央上部。白鐵仔側身有橫條波浪紋路,兩端
面則是縱向波紋,用以強化車身。
旅客坐在車廂內等待列車開車。開著窗戶,看著窗外風景。歷史悠久的白鐵仔,採用摺疊
門。車門好關,但開門時,需要較大的力氣拉開車門才能下車。
白鐵仔的行先。在車門旁。未來退休後的白鐵仔要何去何從?有時行先指示牌是用手寫居
多。
高低起伏的車窗,是每一位旅人留下的痕跡。
車廂內墨綠的地板,全車以綠色塗裝為主。車廂內空蕩蕩的,看起來有些落寞。
車廂內部一隅。由於車廂內沒有空調,卻靠自然風,因此天花板設有電風扇,搭配窗外的
微風,不會太悶熱。
車內的拱門隱藏了排氣管,在柴油自強號上也可見到。拱門上的花紋,看得出當時設計時
的優雅與用心。
天花板上一台一台的電風扇並列,不斷運作著。墨綠色系的座椅是膠皮座椅,並套上了綠
色頭巾。
車廂內乘客不多,有些安靜。不過這也是旅途上難得的悠閒時刻。
車頭端的車廂編號。有的是用手寫,也有用噴漆的。
車廂內也有設置博愛座。上方式置物用的鐵架。座位號碼旁還貼著戒菸標語,看得出歷史
留下的痕跡。
逃生門的告示牌。
仰望車廂頂部。拱門顯得優雅華麗,搭配自然風的吹拂與一明一滅的電燈,都是後山才能
享受的慢活味道。遠方的列車長正在巡視車廂。
學生時代曾搭乘白鐵仔。白鐵仔與一旁新穎的太魯閣號列車形成世代交接的傳承。這是我
最後一趟搭乘白鐵仔了。那些在後山旅行、開窗吹風的記憶終究走入歷史。也許會有點捨
不得,對於未來內心卻充滿更多期待。誠如作家劉克襄所說:「旅行有時必須寄放這樣一
點浪漫和感傷,積累我們對這塊土地更多依戀。老了時,這些都是會增值的。」這份回憶
一直在心底會很甜很甜。
從玉里出發的首班車,在火車上看日出。
雖然和白鐵仔的認識僅只四、五年,我卻仍記得環島時,來到花東線上,第一次踏上白鐵
仔普快車的畫面:心裡充滿興奮與期待,在寂靜的旅程中,默默享受與自然的親近。每個
人對這般車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吧。
在載客末班車行駛到花蓮後的隔天,十輛編成的白鐵仔在一大清早便從花蓮開到台東,即
使白鐵仔已經操了將近50年,依舊老當益壯,以飛快的速度最後奔馳在花東縱谷間,下次
要看到它,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我想起了以前畢業時的歌曲:
「喜歡和你去兜風,看看蔚藍的天空。
那段懵懵懂懂的歲月,你是否覺得輕鬆?
喜歡和你一起看星空,數著自己的美夢。
那段年少輕狂的日子,在我心中真的不同。」
(《So Long, My Friend》詞:曾宇代)
曾經帶我在後山探險的DR2700型柴油快車,再見了!
--
遊玩時間:2014年5~8月
遊玩地點:花蓮鐵道沿線(志學、溪口、三民、大禹、玉里等)
-------------------------------------------------------------------------------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http://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41335354
今年(103)7月15日,最後一班的DR2700型柴油快車自玉里站開出,上千位鐵道迷與民眾齊
聚花蓮台東沿線,向「白鐵仔」道別,拿起相機捕捉最後的身影,或是搭上末班享受開窗
迎風的最後時光。這年事已高的白鐵武士緩緩駛進花蓮站後,卸下了最後的載客大任,功
成身退。隔天,就是嶄新的花東線鐵路新風貌。
平和站與壽豐站間的下荖溪橋。
民國55年,台鐵自日本東急車輛引進了第一批的不鏽鋼柴油客車,並於10月31日蔣公誕辰
紀念日當天,以「光華號」之名稱正式行駛西部幹線,最高時速每小時110公里。在當時
,是速度最快的車,台北到高雄只要4小時40分鐘。
吉安站與志學站間的木瓜溪橋。
DR2700型是不鏽鋼車身,全身銀白色的塗裝,被暱稱為「白鐵仔」。在縱貫鐵路尚未電氣
化時曾是最熱門的車種,50、60年代,可說是白鐵仔的風光年代。
隨著民國67年縱貫鐵路電氣化,引進了自強號電聯車後,白鐵仔相形失色,降等為「柴油
快車」;後因設備老舊,逐漸改為短途區間行駛;最後在尚未電氣化的花東線鐵道上,成
為白鐵仔的家鄉。
俗稱「白鐵仔」的普快車,停靠溪口站(已裁撤)中。兩節車廂的長度剛好是這個月台的長
度。
白鐵仔多出沒在清晨或是黃昏時分,載著眾多的學生與通勤客往返。無論是哪一班次,打
開白鐵仔的車窗,享受微風徐徐的浪漫,欣賞窗外緩緩移動的田園風景,都是片刻的美好
時光。
通勤時間的白鐵仔並非冷清寂寥,而是熱鬧鼎沸的場景。車上一群又一群的學生聊著生活
中的點點滴滴,搭配簡單的早餐,前往光復或是玉里等地上課,這是花東縱谷特有的「無
空調通勤生活」。
三民站,迎曦。
早晨,天空的雲尚未散去。此時的陽光是和煦的,不會感受到酷熱。以柴油為動力的白鐵
仔,轟隆轟隆地穿梭在玉里鎮上的田野,劃過了寂靜,也提醒人們早晨的來臨。
綠燈,列車終究要出發向前,時代也不斷在進步向前,最終仍要和你說再見。
白鐵仔穿梭在綠意盎然的山間。詭譎多變的天氣很難掌握,也能給訪客不一樣的味道。四
輛編成的白鐵仔,在三民阡陌縱橫裡奔馳。在台九線上突然瞥見白鐵的身影,令人措手不
及,一旁入鏡的行道樹在畫面裡卻顯十分和諧。
隨著路線截彎取直,新的鐵道風景儼然成為熱門景點。穿越了紅色鐵橋,嶄新的線路最終
會接回原有的記憶畫面。
白鐵仔走在電線桿矗立的新線鐵路上依然快速奔馳,也暗示自己即將退休,將歷史的輝煌
紀錄傳承下去。
大禹,普快車。
豐收的季節,是蛻變、是感傷。成片的黃綠色稻穗豐腴飽滿,隨風搖曳。簡單的構圖,卻
有濃濃日本鐵道的味道。
鄉間田野的普通車,乍看之下彷彿到了日本,卻多了電線桿聳立一旁。
白鐵仔在晨光的照耀下十分明亮。稻浪恣意擺動,小村落在列車呼嘯後顯得更寂靜,偶有
台九線上汽車奔馳的聲響,無論怎麼蛻變,都抹滅不了曾經開窗吹吹風的回憶。
趕在退役前加緊記錄你的身影。後山景物色依舊,人事已非,一列列象徵新時代的紅色列
車開進台東。
白色電線桿顯得突兀,白鐵仔依舊堅守岡位直到退下最後的舞台。
冬日,玉里客城。
玉里車站作為普快車的始發站,因此常有白鐵仔在站內休養生息,為下一趟任務養精蓄銳
,如果用土地連結對它的情感,那肯定就是玉里了。
拂曉,玉里客城。
天未光時,白鐵仔即自台東出發,緩緩行駛在寂靜的縱谷平原中,紅色拱橋意味著即將抵
達這趟任務的終點。遠方山氲飄渺顯得空靈,這是熱鬧前獨有的寧靜。
同樣的地點,隨著時間變換呈現不同的味道。溫暖的太陽輕輕灑落田裡,火車的經過,大
概是清晨時最喧鬧的一刻了。
仰望客城橋,遠方白雲像油畫般一抹抹滴在這片畫布上。
清晨的相片有種獨特的色溫,陽光很柔和。沒有人們的喧囂,呼吸每一口清靜空氣,安靜
地和自然獨處,這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無論是側身或是正面,DR2700型都有獨特的一面。
太陽升起來後,銀白色的車身總算比較明顯了。沒有電桿的畫面,你還記得多少?
飽滿的稻穗,等待收割的那一天。退役前,白鐵仔每天依舊穿梭在縱谷,當時我們能做的
,就是多加記錄即將消失的畫面…。翠綠的農田與蔚藍的天空,是初夏的味道。銀白、鮮
紅與翠綠。空氣中帶著一絲水氣,白鐵的外表依舊美麗。
鹿野站與山里站間,鹿野溪橋。
黃昏時分,遠方的天空呈現一片橘黃。熱氣球在光台緩緩升空,白鐵仔也載著往來的學子
們返家。
鹿野溪畔與都蘭山脈地形。
白鐵仔在山腳下一隅,緩緩移動。
整修前的山里站。
白鐵仔進站,準備交會列車。
以前的山里站只有一座月台,短小的柱子與燈箱、大理石面月台,就這樣過了數十年,如
今因鐵路電氣化,站場與車站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樣貌。不過我想它應該還是旅人心中「到
不了的車站」吧。
離去的白鐵仔。事過境遷,這裡已經布滿電線與電桿了。
玉里站內,準備發車的白鐵仔。(車頭尾端為黃色警戒色的塗裝)
最後一次搭上白鐵仔,午後的艷陽依舊刺眼,老舊的車身下映照出許多歷史的痕跡。
另一面銀白色塗裝的頭尾端。車頭燈集中在中央上部。白鐵仔側身有橫條波浪紋路,兩端
面則是縱向波紋,用以強化車身。
旅客坐在車廂內等待列車開車。開著窗戶,看著窗外風景。歷史悠久的白鐵仔,採用摺疊
門。車門好關,但開門時,需要較大的力氣拉開車門才能下車。
白鐵仔的行先。在車門旁。未來退休後的白鐵仔要何去何從?有時行先指示牌是用手寫居
多。
高低起伏的車窗,是每一位旅人留下的痕跡。
車廂內墨綠的地板,全車以綠色塗裝為主。車廂內空蕩蕩的,看起來有些落寞。
車廂內部一隅。由於車廂內沒有空調,卻靠自然風,因此天花板設有電風扇,搭配窗外的
微風,不會太悶熱。
車內的拱門隱藏了排氣管,在柴油自強號上也可見到。拱門上的花紋,看得出當時設計時
的優雅與用心。
天花板上一台一台的電風扇並列,不斷運作著。墨綠色系的座椅是膠皮座椅,並套上了綠
色頭巾。
車廂內乘客不多,有些安靜。不過這也是旅途上難得的悠閒時刻。
車頭端的車廂編號。有的是用手寫,也有用噴漆的。
車廂內也有設置博愛座。上方式置物用的鐵架。座位號碼旁還貼著戒菸標語,看得出歷史
留下的痕跡。
逃生門的告示牌。
仰望車廂頂部。拱門顯得優雅華麗,搭配自然風的吹拂與一明一滅的電燈,都是後山才能
享受的慢活味道。遠方的列車長正在巡視車廂。
學生時代曾搭乘白鐵仔。白鐵仔與一旁新穎的太魯閣號列車形成世代交接的傳承。這是我
最後一趟搭乘白鐵仔了。那些在後山旅行、開窗吹風的記憶終究走入歷史。也許會有點捨
不得,對於未來內心卻充滿更多期待。誠如作家劉克襄所說:「旅行有時必須寄放這樣一
點浪漫和感傷,積累我們對這塊土地更多依戀。老了時,這些都是會增值的。」這份回憶
一直在心底會很甜很甜。
從玉里出發的首班車,在火車上看日出。
雖然和白鐵仔的認識僅只四、五年,我卻仍記得環島時,來到花東線上,第一次踏上白鐵
仔普快車的畫面:心裡充滿興奮與期待,在寂靜的旅程中,默默享受與自然的親近。每個
人對這般車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吧。
在載客末班車行駛到花蓮後的隔天,十輛編成的白鐵仔在一大清早便從花蓮開到台東,即
使白鐵仔已經操了將近50年,依舊老當益壯,以飛快的速度最後奔馳在花東縱谷間,下次
要看到它,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我想起了以前畢業時的歌曲:
「喜歡和你去兜風,看看蔚藍的天空。
那段懵懵懂懂的歲月,你是否覺得輕鬆?
喜歡和你一起看星空,數著自己的美夢。
那段年少輕狂的日子,在我心中真的不同。」
(《So Long, My Friend》詞:曾宇代)
曾經帶我在後山探險的DR2700型柴油快車,再見了!
--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4-09-02T22:02
at 2014-09-02T22:02
Related Posts
捷運台電大樓站附近景點
By Lauren
at 2014-09-01T12:07
at 2014-09-01T12:07
Eating House 誠徵正職、PT服務生
By Margaret
at 2014-09-01T10:11
at 2014-09-01T10:11
請問清水斷崖或七星潭的行程
By Donna
at 2014-09-01T07:25
at 2014-09-01T07:25
晚上行程
By Barb Cronin
at 2014-09-01T05:02
at 2014-09-01T05:02
花蓮港的交通
By Eden
at 2014-08-31T22:33
at 2014-08-31T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