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中心 50農場(甲) - 公園
By Aaliyah
at 2006-06-23T21:23
at 2006-06-23T21:23
Table of Contents
(2006.6.17 08:54)
"妳在哪邊? 買九點的車 你趕的上嗎?"
就這樣 我最後五分鐘才看到妳 我們才剛下月台
(2006.6.17 09:12)
9:12的莒光號就進站了 好久沒有聽到柴油機頭拖著笨重車廂怒吼著衝進月台
這是一班加班車 火車頭後面只掛著六節車廂
我們坐在最後一節車廂最前面的兩個位置 也因為是莒光號
所以我早早就盤算著只要列車一轉出草嶺隧道 海岸線一湧現
我就要前往車廂的最後頭駐足 這是一班火車最引人入勝也最神秘的地帶
一般搭乘自強號是沒有這樣的待遇的
閉目養神一會後 不時眺望車外的風光 火車不斷在隧道與光明間交錯著前進
一個歷經很久的隧道內 提示著我 東海岸即將出現
雖然我體會過很多次 但是每次都讓我興奮無比 我喜歡東岸的鐵道
我喜歡鐵道與公路並行 火車與汽車的競速
我喜歡鐵道與海岸並行 海上倒映著橘紅色莒光號車廂 不連續的倒映著
我跑到了最神秘的地帶 倚靠在車門旁 看著火車快速的把鐵軌和風景一一拋在後方
鐵軌一下左彎 一下右拐 不時的夾雜著隧道的一明一暗
可惜的是 這段軌道 卻搭配著因鐵路電氣化所必須的電線桿
我一直覺得這是很突兀的 很不協調
南國裡南迴鐵路上 單線鐵軌兩旁種植了規則的椰子林 這才是鐵路的味道
(2006.6.17 11:26)
莒光號將我們推到了羅東 依約定 民宿老闆將我們領到了機車行
給我們了一台250元一天的125 SV 這是住民宿的優惠 不然一天可是要350以上的
宜蘭天 艷陽高照天 太陽將柏油路烤的火燙 熱氣不斷的從馬路上竄出
將視野弄得模糊不定 前方的所有事物都像見鬼一樣扭來扭去 夏天來了
(2006.6.17 12:05)
我們首先來到民宿放下行囊 名稱為"古風城" 位在冬山河公園對岸
火紅利澤簡橋旁 去年來到親水公園一遊 我就有注意到這間還在裝潢的新民宿
沒想到今年我們竟然選到這間
進門 必須把鞋子放在門外的鞋櫃上 使用店家提供的藍白拖鞋
來車站接送我們的是老闆的兒子 老闆與老闆娘約是60幾歲以上的老夫妻
首次見面 感覺老夫妻冷冷的 可是經過一天的歷練
我覺得老闆其實是個憨厚的人 一直笑笑笑 我想他只是不好意思跟我們聊天
而老闆娘還蠻熱心的
我們選擇22-E 優雅高貴房 沒有對外的窗戶 房內裝潢還算高貴
粉紅色的床單 一張貴妃椅 一張小圓桌 一座化妝台 一個衣櫃
廁所的裝備陽春 沒有刻意的打扮 假日一晚1600 算是值得
倒是床頭附有軟墊 躺著看電視倒蠻舒服
(2006.6.17 12:34)
稍做休息 吹吹冷氣讓自己涼快些
我們就馬不停蹄的前往傳統藝術中心 想不到 這也成為我們這次宜蘭唯一停留的景點
咱們從側門進入錯開了遊覽車所帶來的人潮
押了一張證件 可以換得語音導覽系統一組 每抵達一個建築物前按下標示的號碼
你就可以由耳機中聽到相關的解說服務 不錯的一個教學服務措施
日正當中 肚子鳴叫 我想就由園區中的食物來填飽吧
美食街方式的熱食區 算是由統一集團經營的 所以擁有7-11 星巴克咖啡
但 吃什麼 我也沒什麼好評論 這裡的東西 真的非常普通
因為太過炎熱 我們點了一杯星冰樂灌下 在室內躲了一下驕陽
(2006.6.17 時過正午)
雲朵開始飄了過來 白色的雲朵 酷熱也紓解了不少
我倆沿著導覽動線悠悠閒逛
目仔窯 仿製窯廠的古老磚瓦建築 擁有一跟聳天的磚瓦煙囪
可以算是傳藝中心的地標宣傳照之一
可是裡面卻是販賣著紀念品 當然也有些是屬於傳統藝術的童玩
我戴起了京劇的花臉面具 一轉頭 卻嚇到了在旁邊挑選紀念品的三個女生觀光客
民俗街坊 是一條仿北埔 大溪 三峽....台灣各地老街的街道
兩旁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傳統記憶與文化
陀螺 古早的 現在的 但我早忘的如何玩 連纏繩子都忘了
糖蔥 看老師傅表演扯糖蔥就夠精采了 拉的很長卻不落地
柑仔店 古老的收音機竟然可以發出聲音
可惜怎麼收不到HitFM呢 它只能收到以前的電台?倮?
霹靂布袋戲 河洛坊 歌仔戲
琉璃 捏面人 陶器 瓷器 皮革 各式各樣傳統技藝的展覽與DIY
讓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一輩都可以重溫回憶 也讓年輕人可以與跨世代接軌
漫步老街的同時 由露天戲台表演而來的鼓號八家將陣頭相遇
我想起了當初海洋公園的遊園嘉年華會 一東一西的文化
這邊 也算是給八家將的年輕人一個發揮的正當場所
站在冬山河的橋上 我們似乎來到的蘇州 江南的景色倒是被台灣人模仿的真像
河道一旁的向日葵因為陽光開的嬌豔 還有向日葵方車佈滿著河道曲線
草地上散佈著幾頭怪獸 諸葛孔明就是用這種東西嚇退南蠻人的吧
繞了一圈 我們經過了福泰冬山厝 園區內唯一的住宿地點
夏日的午後 其實空氣還是悶熱 每走一步 汗水就像會溢出似的 沾濕了整件襯衫
我們躲到了戲曲館稍做休息吹著人工冷氣 看著電視上播著國寶李天祿的故事
(2006.6.17 16:47)
夕陽還未西下 餘威仍在 我們回到了老街 來到了擺滿了古同玩的休息室
我倆就在這下了冗長的兩盤象棋 就像中華職棒比賽一樣
比濫的 拖拖拉拉
(2006.6.17 17:56)
離開了傳統藝術中心 身上的衣服早已溼透又乾了 這就是夏天的氣味
心頭盤算著該直接去橘子咖啡 還是先羅東夜市飽餐一頓
最後 懶惰戰勝了遊玩的心情 我們只去了夜市吃了"隨便"
只有一盤炒麵與蚵仔煎 拖著被太陽煎熬過的身軀 我們躲回了民宿休息
沖個澡 躺在床上切著電視
晚上 老闆親切的準備的宵夜 我想現在每個民宿都會來這套了
炒米粉 與 鮮魚湯 那個鮮魚湯真是夠味 甘醇味美 雖然喝了又開始拉汗
最後 與老闆確定了明早還車的時間 與車行接送至羅公國光客運站的時間
便隨即躲回被窩中補眠了 明早可是要五點初起床的 比當兵還早
~~~~~~~~~~~~~~~~~~~~~~~~~~~~~~~~~~~~~~~~~~~~~~~~~~~~~~~~~~~~~~~~~~~~~~~~~
以上 有照片為証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wus2121&book=26
--
http://www.wretch.cc/album/wus2121
--
"妳在哪邊? 買九點的車 你趕的上嗎?"
就這樣 我最後五分鐘才看到妳 我們才剛下月台
(2006.6.17 09:12)
9:12的莒光號就進站了 好久沒有聽到柴油機頭拖著笨重車廂怒吼著衝進月台
這是一班加班車 火車頭後面只掛著六節車廂
我們坐在最後一節車廂最前面的兩個位置 也因為是莒光號
所以我早早就盤算著只要列車一轉出草嶺隧道 海岸線一湧現
我就要前往車廂的最後頭駐足 這是一班火車最引人入勝也最神秘的地帶
一般搭乘自強號是沒有這樣的待遇的
閉目養神一會後 不時眺望車外的風光 火車不斷在隧道與光明間交錯著前進
一個歷經很久的隧道內 提示著我 東海岸即將出現
雖然我體會過很多次 但是每次都讓我興奮無比 我喜歡東岸的鐵道
我喜歡鐵道與公路並行 火車與汽車的競速
我喜歡鐵道與海岸並行 海上倒映著橘紅色莒光號車廂 不連續的倒映著
我跑到了最神秘的地帶 倚靠在車門旁 看著火車快速的把鐵軌和風景一一拋在後方
鐵軌一下左彎 一下右拐 不時的夾雜著隧道的一明一暗
可惜的是 這段軌道 卻搭配著因鐵路電氣化所必須的電線桿
我一直覺得這是很突兀的 很不協調
南國裡南迴鐵路上 單線鐵軌兩旁種植了規則的椰子林 這才是鐵路的味道
(2006.6.17 11:26)
莒光號將我們推到了羅東 依約定 民宿老闆將我們領到了機車行
給我們了一台250元一天的125 SV 這是住民宿的優惠 不然一天可是要350以上的
宜蘭天 艷陽高照天 太陽將柏油路烤的火燙 熱氣不斷的從馬路上竄出
將視野弄得模糊不定 前方的所有事物都像見鬼一樣扭來扭去 夏天來了
(2006.6.17 12:05)
我們首先來到民宿放下行囊 名稱為"古風城" 位在冬山河公園對岸
火紅利澤簡橋旁 去年來到親水公園一遊 我就有注意到這間還在裝潢的新民宿
沒想到今年我們竟然選到這間
進門 必須把鞋子放在門外的鞋櫃上 使用店家提供的藍白拖鞋
來車站接送我們的是老闆的兒子 老闆與老闆娘約是60幾歲以上的老夫妻
首次見面 感覺老夫妻冷冷的 可是經過一天的歷練
我覺得老闆其實是個憨厚的人 一直笑笑笑 我想他只是不好意思跟我們聊天
而老闆娘還蠻熱心的
我們選擇22-E 優雅高貴房 沒有對外的窗戶 房內裝潢還算高貴
粉紅色的床單 一張貴妃椅 一張小圓桌 一座化妝台 一個衣櫃
廁所的裝備陽春 沒有刻意的打扮 假日一晚1600 算是值得
倒是床頭附有軟墊 躺著看電視倒蠻舒服
(2006.6.17 12:34)
稍做休息 吹吹冷氣讓自己涼快些
我們就馬不停蹄的前往傳統藝術中心 想不到 這也成為我們這次宜蘭唯一停留的景點
咱們從側門進入錯開了遊覽車所帶來的人潮
押了一張證件 可以換得語音導覽系統一組 每抵達一個建築物前按下標示的號碼
你就可以由耳機中聽到相關的解說服務 不錯的一個教學服務措施
日正當中 肚子鳴叫 我想就由園區中的食物來填飽吧
美食街方式的熱食區 算是由統一集團經營的 所以擁有7-11 星巴克咖啡
但 吃什麼 我也沒什麼好評論 這裡的東西 真的非常普通
因為太過炎熱 我們點了一杯星冰樂灌下 在室內躲了一下驕陽
(2006.6.17 時過正午)
雲朵開始飄了過來 白色的雲朵 酷熱也紓解了不少
我倆沿著導覽動線悠悠閒逛
目仔窯 仿製窯廠的古老磚瓦建築 擁有一跟聳天的磚瓦煙囪
可以算是傳藝中心的地標宣傳照之一
可是裡面卻是販賣著紀念品 當然也有些是屬於傳統藝術的童玩
我戴起了京劇的花臉面具 一轉頭 卻嚇到了在旁邊挑選紀念品的三個女生觀光客
民俗街坊 是一條仿北埔 大溪 三峽....台灣各地老街的街道
兩旁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傳統記憶與文化
陀螺 古早的 現在的 但我早忘的如何玩 連纏繩子都忘了
糖蔥 看老師傅表演扯糖蔥就夠精采了 拉的很長卻不落地
柑仔店 古老的收音機竟然可以發出聲音
可惜怎麼收不到HitFM呢 它只能收到以前的電台?倮?
霹靂布袋戲 河洛坊 歌仔戲
琉璃 捏面人 陶器 瓷器 皮革 各式各樣傳統技藝的展覽與DIY
讓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一輩都可以重溫回憶 也讓年輕人可以與跨世代接軌
漫步老街的同時 由露天戲台表演而來的鼓號八家將陣頭相遇
我想起了當初海洋公園的遊園嘉年華會 一東一西的文化
這邊 也算是給八家將的年輕人一個發揮的正當場所
站在冬山河的橋上 我們似乎來到的蘇州 江南的景色倒是被台灣人模仿的真像
河道一旁的向日葵因為陽光開的嬌豔 還有向日葵方車佈滿著河道曲線
草地上散佈著幾頭怪獸 諸葛孔明就是用這種東西嚇退南蠻人的吧
繞了一圈 我們經過了福泰冬山厝 園區內唯一的住宿地點
夏日的午後 其實空氣還是悶熱 每走一步 汗水就像會溢出似的 沾濕了整件襯衫
我們躲到了戲曲館稍做休息吹著人工冷氣 看著電視上播著國寶李天祿的故事
(2006.6.17 16:47)
夕陽還未西下 餘威仍在 我們回到了老街 來到了擺滿了古同玩的休息室
我倆就在這下了冗長的兩盤象棋 就像中華職棒比賽一樣
比濫的 拖拖拉拉
(2006.6.17 17:56)
離開了傳統藝術中心 身上的衣服早已溼透又乾了 這就是夏天的氣味
心頭盤算著該直接去橘子咖啡 還是先羅東夜市飽餐一頓
最後 懶惰戰勝了遊玩的心情 我們只去了夜市吃了"隨便"
只有一盤炒麵與蚵仔煎 拖著被太陽煎熬過的身軀 我們躲回了民宿休息
沖個澡 躺在床上切著電視
晚上 老闆親切的準備的宵夜 我想現在每個民宿都會來這套了
炒米粉 與 鮮魚湯 那個鮮魚湯真是夠味 甘醇味美 雖然喝了又開始拉汗
最後 與老闆確定了明早還車的時間 與車行接送至羅公國光客運站的時間
便隨即躲回被窩中補眠了 明早可是要五點初起床的 比當兵還早
~~~~~~~~~~~~~~~~~~~~~~~~~~~~~~~~~~~~~~~~~~~~~~~~~~~~~~~~~~~~~~~~~~~~~~~~~
以上 有照片為証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wus2121&book=26
--
http://www.wretch.cc/album/wus2121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信義區老樹的悲哀
By Emma
at 2006-06-23T21:08
at 2006-06-23T21:08
請問一下...
By Mason
at 2006-06-23T12:30
at 2006-06-23T12:30
請問一下...
By Sierra Rose
at 2006-06-23T10:59
at 2006-06-23T10:59
河濱公園的租借腳踏車場所
By Xanthe
at 2006-06-22T12:34
at 2006-06-22T12:34
六個女生的騎車環島之旅~~
By George
at 2006-06-22T09:13
at 2006-06-22T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