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巴之都 - 台北文山
By Sandy
at 2013-04-18T08:01
at 2013-04-18T08:01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838006.shtml
倫巴之都
【聯合報╱賴瑞卿】 2013.04.18 03:59 am
你起初覺得不搭調,待久了,就知道那是另一種搭調,它以一種慢吞吞,可又水到渠成的
方式,默默的運轉著,不刻意追求輝煌,也不營造氣派,只是從容自在、緩慢悠閒的前進
著,慵懶得像踩著倫巴的舞步……
圖/陳裕堂
夕陽將落未落、天色將暗未暗之際,我愛到河邊散步。
這是一天之中,天色變化最豐富的時刻,起先燦爛輝煌,繼而昏黃黯淡,最後歸於黑暗,
光與陰走了一個輪迴,白天與夜晚悄然相接,周遭的喧囂漸趨沉寂,夜晚的寧靜逐漸逼近
,天地間彷彿有一個閘門,將光明與嘈雜吸進去,把黑暗和寂靜吐出來,一天的苦勞已經
結束,明日的勞累還無暇想像,一天之中,再沒有比此刻更適合到河邊走走,聽聽流水的
聲音、聞聞野草的香味了。
這天,我照例在河邊走著,堤岸高處傳來原住民的歌聲,嘹亮醇厚,伴唱機的聲音反而殘
破掃興,有流動小販叫賣粉粿冰,順著聲音看見幾位大陸來的遊客,背包就放在地上,每
個人捧一碗冰,津津有味的吃著,一邊居高臨下,鳥瞰河邊的風景,欣賞人們氣喘吁吁的
跑著。能摸到這兒散心,又品嘗了道地的小吃,大概已經探過城市的底蘊,才能熟門熟路
,看他們怡然自得的樣子,不由想起第一次看到的大陸人,那是義大利記者安東尼奧尼拍
攝的影片,在學校附近小吃店的電視播放。
位於指南山下的學校,坐落在僻靜的山腳,每天進城都得經過木柵,它的聯外道路,蜿蜒
曲折,像蟒蛇在低矮的房舍間遊走,雖然坐落在首都近郊,生活卻悠閒適意,純樸得像偏
遠的山城,人們每日趿著拖鞋出來走動,或買一瓶醬油,或選一雙拖鞋,和店家聊聊家常
,或隔著街互相問好,光陰是那樣緩慢的推移,秒鐘走動的聲音,幾乎能聽見,每次經過
街上的農會,還看到黧黑的農民在其間出入。
●
其時從學校到台北,真是山長水遠,公館到新店的鐵路剛拆除不久,新生南路還是瑠公圳
的河岸,萬隆附近總有灰白的礦土堆積如山,也不知是什麼工廠。從學校出來,會經過形
形色色的小商店,過一道小橋,橋下長年泊著一艘小船,尖形的船頭線條優美,彷彿指向
遙遠的過去,它年輕的時候,曾經擺蕩到更深的上游,來往兩地,把山上的香菇筍乾運出
來,再把油鹽雜貨載回去。如今溪水淺了,載不動了,被遺棄在半枯的河床上,赤條條的
任日曬雨淋,眼睜睜的望著天空,每次過橋,總忍不住瞥它幾眼,天晴的時候,它為河岸
生色,是風景構圖的一部分,風雨交加時,可就狼狽不堪。過了橋,是一道緩坡,沿坡走
下,就到了小鎮的街上。從這兒九彎十八拐後,經過馬明潭、景美、萬隆到公館的公車,
是欣欣客運在經營,它在景美溪畔有個保養場,車子收班後就進來保養,車輛經年累月的
出入,周遭的地上都沾滿黑色的油垢,濕濕黏黏滑滑,像鄉間未塗抹洋灰的地面,汽油的
臭味長年飄散,這裡像世界的盡頭,溪水緩緩流逝,兩岸荒涼貧瘠,只有幾間稀落的農舍
,在蘆葦叢中呈現灰色的點綴。假日,常從宿舍信步走到這兒,看著河岸的景物,對面的
山坡隱約有人在整地,卻不知作何用途,呆呆望了一會,突然對同伴說:
這邊也許以後會發展,如果有錢在這裡買一片地,應該可以發財。
這是一個周日的黃昏,學校裡空空蕩蕩的,此處更是杳無人跡,只有少數的車輛呼嘯而過
,這麼說,並非有先知的睿智,或投資冒險的衝動,只是調侃這兒的荒蕪,兼有故作老成
的幽默。如今全都成為事實,當年整地的是木柵動物園,溪的另一頭,雖然在河堤邊上,
也因為地處幽靜,被規畫成別墅社區,欣欣車廠早不知遷往何處。
學校附近的小吃店兼賣冰果冷飲,還有泡麵加蛋的簡餐,大家喜歡來這兒,邊看電視,邊
享用熱騰騰的泡麵,安東尼奧尼拍攝的中國紀錄片,就在店裡的電視播放,影片中男女的
穿著都很寒酸,表情木然,生活似乎苦悶無聊,房屋大都老舊矮小,社會氣氛無比沉悶,
大家彷彿墮入時光隧道,被拋進一個臆想不到的世界。它竟是從小到大,魂牽夢繫的中國
?平時人聲嘈雜的餐廳,這時出奇的安靜,只有電視機發出的沙沙聲,大家都被震懾了,
不知該說些什麼,散場後才三三兩兩的討論起那個離我們這麼近、又那麼遠的世界。
如今到處都有陸客的蹤影,隨時看到他們拍照走動,此地的公車車廂也掛著江西風景獨好
的圖像,穿梭在大街小巷,你也有機會踏上中國的土地,體會它和想像的異同。北京西單
,雖然看不到民主牆,卻在附近的巷子,嘗到了生平最美味的燒餅、見識到新華書店的氣
派;也曾在玄奘譯經的雁塔下,徘徊流連,默誦著《心經》。從當年的沉悶到如今的五光
十色,光陰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流逝,昔日的學校不再那麼偏遠,橋下美麗的小舟早已無蹤
,城市同自己的人生一樣,默默地改變了。在這裡,你收到第一份薪水,買了第一部車子
,長出第一根白髮,從青澀少年步入世故的中年,彷彿才拆開薪水單,轉眼已經在核對退
休金的明細。
●
初到這個城市時,你習慣搭乘台鐵的平快車,一種名實相副的交通工具,不太快也不太慢
,一路走走停停,載著你從南部到這個大城,你一早從家裡出發,到這兒已近傍晚,車子
沒有進站前,總要在中華商場的旁邊停靠幾分鐘,和南下的列車交會後,才孔鏘孔鏘的駛
進車站。這是每次進城的前奏,也是一種體恤的安排,像免費的市區導遊,先讓你感受城
市的脈動,有機會瞅瞅商場的百貨、看著店家和客人討價還價,你第一次聞到牛肉餡餅的
香味,還有城裡餐廳特有的各種味道。你是初進城的鄉巴佬,看看這、瞧瞧那,樣樣覺得
新鮮,最豪華的第一百貨,和鐵路只隔一條街,總統府和西門町就在附近。即使你對這城
市所知甚少,也夠在親友面前吹噓,聽得他們目瞪口呆。你期望有一天,故鄉的鬧區也能
像西門町一樣繁榮。年復一年的盼著,你終究在這裡定下來,漸漸熟悉這兒的一切,成為
它的一部分。你像當年從南部出來一樣,從這裡出發到世界各地,你曾在日麗風和的雪梨
,一邊欣賞絕色海景,一邊品啜香醇的咖啡;在凡爾賽宮曲折的迴廊,神往流連;在倫敦
的科芬園,見識到迷人的女高音;你對東京地鐵讚不絕口,抱著朝聖的心情,往訪日本多
次,經常在新宿車站迷路,靠著好心人的幫助,才走出地下迷宮,可終究也嘗遍燒烤通的
美味,在那個上樓必須自己拎著鞋子、狹窄侷促的閣樓裡,你聽到鄰座高聲的談笑,拘謹
的日本人在酒後格外的放肆。
你回國後,不斷讚美別人的進步,期望有一天,在自己的城市也能搭乘地鐵,這兒走走,
那兒逛逛,希望從學校到淡水,即便不能瞬間即到,也不再那麼迢遙難及。那一天終於來
到,紅的、藍的、綠的、黃的捷運,從東向西、自南往北,一線一線的通車,構成了網路
,四通八達起來。
你彷彿還記得東京地鐵上,人手一書的情景,場景已經變成台北,只是乘客手上的書報,
變成了手機,人人拿著長方形的小扁盒,在掌上把玩,你偷覷旁邊的小妞,只見她拿著小
盒,龍飛鳳舞寫上:
我告訴過你,早就該和這種人斷了,你老是不聽,現在後悔了吧?
寫完,她按了一下,信發出去了,才發完信,提袋裡另一支手機響了,她趕緊挪出一隻手
,掏出手機,「喂」了一聲,接通來電,另一隻手仍不停的撫著手機,畫面在她的手指下
,像旋轉木馬一樣的跑著,想到無時無刻,空中都有這樣多的訊息在交換著、傳送著,真
是一個忙碌的世界。
以前覺得天涯海角的淡水,你知道不久就要到了,坐在高架的車上,鳥瞰腳下的淡水河、
圓山、士林、芝山,地面的景物格外清楚,房子方整的挨在一起、公園的樹林又高又挺、
休閒石椅隨處可見、平滑的大理石閃閃發亮,秀麗中帶著迷人的韻味,這是一個怡人的城
市,摩登的金融中心、熱鬧的商圈、難忘的夜市,都在這兒新舊交織著。白天車水馬龍的
通衢要道,夜裡換妝變了樣,太陽還沒完全下山,各式各樣的攤販就開始進駐,先把車推
進來,再把遮雨棚搭起來,也不曉得從哪裡接上水電,周遭瞬間被點亮了,洗濯的水嘩啦
嘩啦流著,切菜的聲音剁剁剁的響著,鍋鏟的聲音奇卡奇卡的叫著,一會兒香氣四溢,燒
烤的、熱炒的、油炸的、清燉的、紅燒的、涼拌的,浸滷的,還有甜食和水果的香味,不
斷飄送出去,像塊磁鐵把人群都吸過來,直到月光逐漸黯淡,人們才慢慢散去,攤販的燈
火一盞盞的熄了,四周清理乾淨後,攤車陸續被推走,路又還給了車輛和行人,夜裡的榮
景如夢似幻,漫長的一天算是過去了。不久,晨運的人們起床、上班的人潮出現了,早班
公車開始在晨霧中穿梭,這是個生龍活虎的城市,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日日夜夜時時刻
刻,都在活動著。這也是個不善於修飾的城市,不愛擦胭脂抹粉,喜歡以原貌示人,清冷
的巷子盡頭,矗立著摩天大樓,豪華的樓群也常包圍著老舊公寓,它不作興改頭換面的整
容,把舊的全部拆掉,從頭來過,習慣今天墊鼻子、明天割雙眼皮、後天整整眼袋,總是
這兒蓋一間、那兒拆一棟,你起初覺得不搭調,待久了,就知道那是另一種搭調,它以一
種慢吞吞,可又水到渠成的方式,默默的運轉著,不刻意追求輝煌,也不營造氣派,只是
從容自在、緩慢悠閒的前進著,慵懶得像踩著倫巴的舞步,腰部款款輕擺、口裡隨興吟唱
,不知不覺進入忘我的境界。
【2013/04/18 聯合報】
--
倫巴之都
【聯合報╱賴瑞卿】 2013.04.18 03:59 am
你起初覺得不搭調,待久了,就知道那是另一種搭調,它以一種慢吞吞,可又水到渠成的
方式,默默的運轉著,不刻意追求輝煌,也不營造氣派,只是從容自在、緩慢悠閒的前進
著,慵懶得像踩著倫巴的舞步……
圖/陳裕堂
夕陽將落未落、天色將暗未暗之際,我愛到河邊散步。
這是一天之中,天色變化最豐富的時刻,起先燦爛輝煌,繼而昏黃黯淡,最後歸於黑暗,
光與陰走了一個輪迴,白天與夜晚悄然相接,周遭的喧囂漸趨沉寂,夜晚的寧靜逐漸逼近
,天地間彷彿有一個閘門,將光明與嘈雜吸進去,把黑暗和寂靜吐出來,一天的苦勞已經
結束,明日的勞累還無暇想像,一天之中,再沒有比此刻更適合到河邊走走,聽聽流水的
聲音、聞聞野草的香味了。
這天,我照例在河邊走著,堤岸高處傳來原住民的歌聲,嘹亮醇厚,伴唱機的聲音反而殘
破掃興,有流動小販叫賣粉粿冰,順著聲音看見幾位大陸來的遊客,背包就放在地上,每
個人捧一碗冰,津津有味的吃著,一邊居高臨下,鳥瞰河邊的風景,欣賞人們氣喘吁吁的
跑著。能摸到這兒散心,又品嘗了道地的小吃,大概已經探過城市的底蘊,才能熟門熟路
,看他們怡然自得的樣子,不由想起第一次看到的大陸人,那是義大利記者安東尼奧尼拍
攝的影片,在學校附近小吃店的電視播放。
位於指南山下的學校,坐落在僻靜的山腳,每天進城都得經過木柵,它的聯外道路,蜿蜒
曲折,像蟒蛇在低矮的房舍間遊走,雖然坐落在首都近郊,生活卻悠閒適意,純樸得像偏
遠的山城,人們每日趿著拖鞋出來走動,或買一瓶醬油,或選一雙拖鞋,和店家聊聊家常
,或隔著街互相問好,光陰是那樣緩慢的推移,秒鐘走動的聲音,幾乎能聽見,每次經過
街上的農會,還看到黧黑的農民在其間出入。
●
其時從學校到台北,真是山長水遠,公館到新店的鐵路剛拆除不久,新生南路還是瑠公圳
的河岸,萬隆附近總有灰白的礦土堆積如山,也不知是什麼工廠。從學校出來,會經過形
形色色的小商店,過一道小橋,橋下長年泊著一艘小船,尖形的船頭線條優美,彷彿指向
遙遠的過去,它年輕的時候,曾經擺蕩到更深的上游,來往兩地,把山上的香菇筍乾運出
來,再把油鹽雜貨載回去。如今溪水淺了,載不動了,被遺棄在半枯的河床上,赤條條的
任日曬雨淋,眼睜睜的望著天空,每次過橋,總忍不住瞥它幾眼,天晴的時候,它為河岸
生色,是風景構圖的一部分,風雨交加時,可就狼狽不堪。過了橋,是一道緩坡,沿坡走
下,就到了小鎮的街上。從這兒九彎十八拐後,經過馬明潭、景美、萬隆到公館的公車,
是欣欣客運在經營,它在景美溪畔有個保養場,車子收班後就進來保養,車輛經年累月的
出入,周遭的地上都沾滿黑色的油垢,濕濕黏黏滑滑,像鄉間未塗抹洋灰的地面,汽油的
臭味長年飄散,這裡像世界的盡頭,溪水緩緩流逝,兩岸荒涼貧瘠,只有幾間稀落的農舍
,在蘆葦叢中呈現灰色的點綴。假日,常從宿舍信步走到這兒,看著河岸的景物,對面的
山坡隱約有人在整地,卻不知作何用途,呆呆望了一會,突然對同伴說:
這邊也許以後會發展,如果有錢在這裡買一片地,應該可以發財。
這是一個周日的黃昏,學校裡空空蕩蕩的,此處更是杳無人跡,只有少數的車輛呼嘯而過
,這麼說,並非有先知的睿智,或投資冒險的衝動,只是調侃這兒的荒蕪,兼有故作老成
的幽默。如今全都成為事實,當年整地的是木柵動物園,溪的另一頭,雖然在河堤邊上,
也因為地處幽靜,被規畫成別墅社區,欣欣車廠早不知遷往何處。
學校附近的小吃店兼賣冰果冷飲,還有泡麵加蛋的簡餐,大家喜歡來這兒,邊看電視,邊
享用熱騰騰的泡麵,安東尼奧尼拍攝的中國紀錄片,就在店裡的電視播放,影片中男女的
穿著都很寒酸,表情木然,生活似乎苦悶無聊,房屋大都老舊矮小,社會氣氛無比沉悶,
大家彷彿墮入時光隧道,被拋進一個臆想不到的世界。它竟是從小到大,魂牽夢繫的中國
?平時人聲嘈雜的餐廳,這時出奇的安靜,只有電視機發出的沙沙聲,大家都被震懾了,
不知該說些什麼,散場後才三三兩兩的討論起那個離我們這麼近、又那麼遠的世界。
如今到處都有陸客的蹤影,隨時看到他們拍照走動,此地的公車車廂也掛著江西風景獨好
的圖像,穿梭在大街小巷,你也有機會踏上中國的土地,體會它和想像的異同。北京西單
,雖然看不到民主牆,卻在附近的巷子,嘗到了生平最美味的燒餅、見識到新華書店的氣
派;也曾在玄奘譯經的雁塔下,徘徊流連,默誦著《心經》。從當年的沉悶到如今的五光
十色,光陰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流逝,昔日的學校不再那麼偏遠,橋下美麗的小舟早已無蹤
,城市同自己的人生一樣,默默地改變了。在這裡,你收到第一份薪水,買了第一部車子
,長出第一根白髮,從青澀少年步入世故的中年,彷彿才拆開薪水單,轉眼已經在核對退
休金的明細。
●
初到這個城市時,你習慣搭乘台鐵的平快車,一種名實相副的交通工具,不太快也不太慢
,一路走走停停,載著你從南部到這個大城,你一早從家裡出發,到這兒已近傍晚,車子
沒有進站前,總要在中華商場的旁邊停靠幾分鐘,和南下的列車交會後,才孔鏘孔鏘的駛
進車站。這是每次進城的前奏,也是一種體恤的安排,像免費的市區導遊,先讓你感受城
市的脈動,有機會瞅瞅商場的百貨、看著店家和客人討價還價,你第一次聞到牛肉餡餅的
香味,還有城裡餐廳特有的各種味道。你是初進城的鄉巴佬,看看這、瞧瞧那,樣樣覺得
新鮮,最豪華的第一百貨,和鐵路只隔一條街,總統府和西門町就在附近。即使你對這城
市所知甚少,也夠在親友面前吹噓,聽得他們目瞪口呆。你期望有一天,故鄉的鬧區也能
像西門町一樣繁榮。年復一年的盼著,你終究在這裡定下來,漸漸熟悉這兒的一切,成為
它的一部分。你像當年從南部出來一樣,從這裡出發到世界各地,你曾在日麗風和的雪梨
,一邊欣賞絕色海景,一邊品啜香醇的咖啡;在凡爾賽宮曲折的迴廊,神往流連;在倫敦
的科芬園,見識到迷人的女高音;你對東京地鐵讚不絕口,抱著朝聖的心情,往訪日本多
次,經常在新宿車站迷路,靠著好心人的幫助,才走出地下迷宮,可終究也嘗遍燒烤通的
美味,在那個上樓必須自己拎著鞋子、狹窄侷促的閣樓裡,你聽到鄰座高聲的談笑,拘謹
的日本人在酒後格外的放肆。
你回國後,不斷讚美別人的進步,期望有一天,在自己的城市也能搭乘地鐵,這兒走走,
那兒逛逛,希望從學校到淡水,即便不能瞬間即到,也不再那麼迢遙難及。那一天終於來
到,紅的、藍的、綠的、黃的捷運,從東向西、自南往北,一線一線的通車,構成了網路
,四通八達起來。
你彷彿還記得東京地鐵上,人手一書的情景,場景已經變成台北,只是乘客手上的書報,
變成了手機,人人拿著長方形的小扁盒,在掌上把玩,你偷覷旁邊的小妞,只見她拿著小
盒,龍飛鳳舞寫上:
我告訴過你,早就該和這種人斷了,你老是不聽,現在後悔了吧?
寫完,她按了一下,信發出去了,才發完信,提袋裡另一支手機響了,她趕緊挪出一隻手
,掏出手機,「喂」了一聲,接通來電,另一隻手仍不停的撫著手機,畫面在她的手指下
,像旋轉木馬一樣的跑著,想到無時無刻,空中都有這樣多的訊息在交換著、傳送著,真
是一個忙碌的世界。
以前覺得天涯海角的淡水,你知道不久就要到了,坐在高架的車上,鳥瞰腳下的淡水河、
圓山、士林、芝山,地面的景物格外清楚,房子方整的挨在一起、公園的樹林又高又挺、
休閒石椅隨處可見、平滑的大理石閃閃發亮,秀麗中帶著迷人的韻味,這是一個怡人的城
市,摩登的金融中心、熱鬧的商圈、難忘的夜市,都在這兒新舊交織著。白天車水馬龍的
通衢要道,夜裡換妝變了樣,太陽還沒完全下山,各式各樣的攤販就開始進駐,先把車推
進來,再把遮雨棚搭起來,也不曉得從哪裡接上水電,周遭瞬間被點亮了,洗濯的水嘩啦
嘩啦流著,切菜的聲音剁剁剁的響著,鍋鏟的聲音奇卡奇卡的叫著,一會兒香氣四溢,燒
烤的、熱炒的、油炸的、清燉的、紅燒的、涼拌的,浸滷的,還有甜食和水果的香味,不
斷飄送出去,像塊磁鐵把人群都吸過來,直到月光逐漸黯淡,人們才慢慢散去,攤販的燈
火一盞盞的熄了,四周清理乾淨後,攤車陸續被推走,路又還給了車輛和行人,夜裡的榮
景如夢似幻,漫長的一天算是過去了。不久,晨運的人們起床、上班的人潮出現了,早班
公車開始在晨霧中穿梭,這是個生龍活虎的城市,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日日夜夜時時刻
刻,都在活動著。這也是個不善於修飾的城市,不愛擦胭脂抹粉,喜歡以原貌示人,清冷
的巷子盡頭,矗立著摩天大樓,豪華的樓群也常包圍著老舊公寓,它不作興改頭換面的整
容,把舊的全部拆掉,從頭來過,習慣今天墊鼻子、明天割雙眼皮、後天整整眼袋,總是
這兒蓋一間、那兒拆一棟,你起初覺得不搭調,待久了,就知道那是另一種搭調,它以一
種慢吞吞,可又水到渠成的方式,默默的運轉著,不刻意追求輝煌,也不營造氣派,只是
從容自在、緩慢悠閒的前進著,慵懶得像踩著倫巴的舞步,腰部款款輕擺、口裡隨興吟唱
,不知不覺進入忘我的境界。
【2013/04/18 聯合報】
--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13-04-23T00:47
at 2013-04-23T00:47
Related Posts
東湖附近
By Callum
at 2013-04-18T02:20
at 2013-04-18T02:20
晚上的河濱
By Zanna
at 2013-04-18T01:04
at 2013-04-18T01:04
[情報]4/20桃農75年校慶
By Belly
at 2013-04-18T00:48
at 2013-04-18T00:48
「師大夜市」後塵? 樂華夜市遭居民反彈
By Lydia
at 2013-04-17T22:18
at 2013-04-17T22:18
桃園夜市地瓜球沒賣了嗎?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4-17T22:04
at 2013-04-17T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