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清水街市場 - 淡水
By Ivy
at 2006-08-04T12:33
at 2006-08-04T12:33
Table of Contents
來去清水街市場
經歷了美國兩年冰冷的超級市場陰影過後,回到台灣,因為租的地方有廚
房,所以開始偶而到市場買一點點菜或日常雜物。逐漸地,我在菜市場買的
東西,不只蔬果魚肉,連內外衣褲、甚至外出服,市場都滿足我的需求。如
果你以為我是「都好型」的人,那就錯了。在家人印象中,我是挑剔第一名。
從有記憶的童年以來,買一件東西,總要把腳力所及的店家都看過一遍,累
死作陪媽媽之後,才會下決定。但三十歲之前,我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菜市場,
過年過節時蜻蜓點水地幫媽媽提點菜罷了。為何在成長過程裡,很多家長都
和我父母一樣,只要孩子專心唸書,讓孩子安份地活在升學主義的競爭世界
裡,為何不讓孩子們去買菜打點家事,好像這些事以後自己就會了。不知民
間疾苦,考試殺手,生活白癡到處都是。或許,學校教育也要負責任,學校
教育在六七年零年代,交給學生的知識,很多都空洞不知所云。青少年就浪
費在背書的機械化思考模式裡,將來也就變成不知變通、容易被煽動、沒有
批判能力的群眾。
搬來淡水之後,發現清水街市場的感覺實在讚,擁擠到擦肩的人潮,除了休
市和意外(有一天居然某一區異常冷清,原來是附近有人死於非命,一時氣
氛詭譎,民眾走避,只有道士穿梭其間),一直洶湧不斷,熱情地此起彼落
的吆喝聲帶動買氣。仿冒當季流行名牌、南亞民俗風服飾、號稱百貨公司清
倉貨…等等,幾乎不用離開這條清水街,各式小吃、菜色原物料都齊全了,
除了淡水魚丸、麻豆碗粿、萬巒豬腳、客家小炒、各家在電視美食節目出現
過的產品:肉粽、鵝肉、佛跳牆、壽司、蛋糕、滷味…,我對這豐饒的民間
飲食的熱絡活力,感到宛若看電影、看劇場般的身歷其境的感官快意,卻又
帶有距離的美感。今天去市場時,另一種距離的美感出現了,我眼前的聚焦
不再是五花八門的「物」,而是各行各色的「人」。
菜市場裡,人潮和貨色或許不相上下。清水街市場窄小的通道,還不時出現
推小車賣涼茶飲料、菜粿、紅龜粿的老人家,宛如訓練大家練習一下障礙賽
的反應能力。這和狹窄騎樓經常出現的各式住家的車輛、盆栽、傢俱、高低
地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台灣人對於身邊出其不意的障礙物平衡感挑戰,屢敗
屢戰,似乎早視為增添生活刺激的一環。不少人一邊買菜一邊聊天,聊去中
國做生意的兒孫、自身或家人健康問題、婆媳關係、抱怨政局、還有別人的
八卦之類,反正買菜聊天原本就分不開,有時抒解壓力、有時增加壓力。
我十多年前剛開始去市場時,緊張得很,好像自己是小偷,看準東西,買完
就溜,和賣豬肉的太太一年多才比較熟。後來,開始和魚販、肉販、菜販聊
些保鮮、煮東西之類的生活常識,也慢慢熟悉他們有的固定一個市場,有的
台北到處跑。有時候被生猛有勁的市場熱情推波助瀾,買的東西比預期的多
好幾樣呢。
嚴酷的太陽下,抓住眼睛的只是市場人物的浮光掠影。穿牛仔褲T恤,把
米扛在肩上大搖大擺的白髮歐基桑,感冒躲在一邊假寐休息,由賣童裝的隔
壁攤阿叔幫忙招呼顧客的滷牛肉攤阿伯。一位穿著時髦的老熟女蹲在十字路
口的地攤旁,把裙子撩起來,露出白皙腿肉,熱得有點急躁地翻挑著便宜的
童裝和男用汗衫,汗如雨下的賣衣服中年媽媽則努力地向她解釋吸汗效果。
在老熟女旁邊則是兩位年約六、七十歲的阿嬤,搭一天只有三、四班的早班
免費社區巴士來到鎮上,擺幾樣自己在山坡菜園裡栽的蔬菜;蕃薯葉、金瓜、
九重塔、紅辣椒、大陸妹之類,中午再扁擔挑著剩下菜色搭午班社區巴士回
家。阿嬤們神情自若地聊天,像擺攤來玩的,但人潮擁過來時,又很精靈而
警覺地像捕獵物似地掃視著。這和我住的地方附近前陣子早上有家不掛招牌
的號稱日本藥店,舉辦說明會送贈品之類的活動時,阿嬤們成群結隊來捧場
那種放鬆撿便宜的神情,不大相同。
大部分來菜市場的人穿著寬鬆平常,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很少看到化妝的
臉,大家都算微服出巡吧,和電視畫面裡那些包裝出來的「帥、辣、媚」的
精心設計的都會品味相較,這些人反而帶給我更豐富多樣的表情、肢體語
言、以及難以言喻的生命故事。這種感覺偶而在三立「戲說台灣」節目單元
裡可以看到,但電視劇那種刻意復古的味道,一點也不生活化,另一種疏離
的戲劇效果,比較像看野台戲的官方版。
想起剛才在那家忙著看股市交易和烤麵包煎漢堡、一心二用的早餐店老闆那
裡,吃著邊邊有點沒熟的培根蛋餅時,翻了幾份報紙副刊和生活資訊,後知
後覺地感到都會中產階級霸佔所有版面的不可思議。發點無聊的牢騷吧,勞
工、農人、漁工家裡可以這麼寬敞舒適、講究歐風或和風裝潢嗎?鴿子籠式
的住家,誰來教我們善用每一吋空間,誰來告訴我們擁擠的環境如何物盡其
用,而不是用錢堆出來的唱高調的生活藝術?為何報紙副刊生活版都不理底
層呢?再想想,問了傻問題,或許文字媒體和為生活辛苦打拼的底層勞動族
群早已分屬不同消費文化圈,他們不看這類報紙的副刊生活版,或者只當事
不關己的奇風異俗,而這類報紙鎖定的讀者也不是他們。平面媒體早就是分
眾的商品了,電子媒體也一樣,想想所看到的各式廣告吧。廣告為何總是出
現給都會中產階級的商品?很簡單,他們是消費主力。你認為SKII美白面
膜、高級房車、頂級別墅是給誰的?當然廣告也給勞工朋友,來灌維士比或
保力達吧,讓你繼續作台灣牛!你們的勞動力,大家享用,你們的生活福利,
自己去想辦法。不過顯然菜市場屬於大家的,在這裡我看到似乎各取所需的
自得自在。
--
經歷了美國兩年冰冷的超級市場陰影過後,回到台灣,因為租的地方有廚
房,所以開始偶而到市場買一點點菜或日常雜物。逐漸地,我在菜市場買的
東西,不只蔬果魚肉,連內外衣褲、甚至外出服,市場都滿足我的需求。如
果你以為我是「都好型」的人,那就錯了。在家人印象中,我是挑剔第一名。
從有記憶的童年以來,買一件東西,總要把腳力所及的店家都看過一遍,累
死作陪媽媽之後,才會下決定。但三十歲之前,我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菜市場,
過年過節時蜻蜓點水地幫媽媽提點菜罷了。為何在成長過程裡,很多家長都
和我父母一樣,只要孩子專心唸書,讓孩子安份地活在升學主義的競爭世界
裡,為何不讓孩子們去買菜打點家事,好像這些事以後自己就會了。不知民
間疾苦,考試殺手,生活白癡到處都是。或許,學校教育也要負責任,學校
教育在六七年零年代,交給學生的知識,很多都空洞不知所云。青少年就浪
費在背書的機械化思考模式裡,將來也就變成不知變通、容易被煽動、沒有
批判能力的群眾。
搬來淡水之後,發現清水街市場的感覺實在讚,擁擠到擦肩的人潮,除了休
市和意外(有一天居然某一區異常冷清,原來是附近有人死於非命,一時氣
氛詭譎,民眾走避,只有道士穿梭其間),一直洶湧不斷,熱情地此起彼落
的吆喝聲帶動買氣。仿冒當季流行名牌、南亞民俗風服飾、號稱百貨公司清
倉貨…等等,幾乎不用離開這條清水街,各式小吃、菜色原物料都齊全了,
除了淡水魚丸、麻豆碗粿、萬巒豬腳、客家小炒、各家在電視美食節目出現
過的產品:肉粽、鵝肉、佛跳牆、壽司、蛋糕、滷味…,我對這豐饒的民間
飲食的熱絡活力,感到宛若看電影、看劇場般的身歷其境的感官快意,卻又
帶有距離的美感。今天去市場時,另一種距離的美感出現了,我眼前的聚焦
不再是五花八門的「物」,而是各行各色的「人」。
菜市場裡,人潮和貨色或許不相上下。清水街市場窄小的通道,還不時出現
推小車賣涼茶飲料、菜粿、紅龜粿的老人家,宛如訓練大家練習一下障礙賽
的反應能力。這和狹窄騎樓經常出現的各式住家的車輛、盆栽、傢俱、高低
地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台灣人對於身邊出其不意的障礙物平衡感挑戰,屢敗
屢戰,似乎早視為增添生活刺激的一環。不少人一邊買菜一邊聊天,聊去中
國做生意的兒孫、自身或家人健康問題、婆媳關係、抱怨政局、還有別人的
八卦之類,反正買菜聊天原本就分不開,有時抒解壓力、有時增加壓力。
我十多年前剛開始去市場時,緊張得很,好像自己是小偷,看準東西,買完
就溜,和賣豬肉的太太一年多才比較熟。後來,開始和魚販、肉販、菜販聊
些保鮮、煮東西之類的生活常識,也慢慢熟悉他們有的固定一個市場,有的
台北到處跑。有時候被生猛有勁的市場熱情推波助瀾,買的東西比預期的多
好幾樣呢。
嚴酷的太陽下,抓住眼睛的只是市場人物的浮光掠影。穿牛仔褲T恤,把
米扛在肩上大搖大擺的白髮歐基桑,感冒躲在一邊假寐休息,由賣童裝的隔
壁攤阿叔幫忙招呼顧客的滷牛肉攤阿伯。一位穿著時髦的老熟女蹲在十字路
口的地攤旁,把裙子撩起來,露出白皙腿肉,熱得有點急躁地翻挑著便宜的
童裝和男用汗衫,汗如雨下的賣衣服中年媽媽則努力地向她解釋吸汗效果。
在老熟女旁邊則是兩位年約六、七十歲的阿嬤,搭一天只有三、四班的早班
免費社區巴士來到鎮上,擺幾樣自己在山坡菜園裡栽的蔬菜;蕃薯葉、金瓜、
九重塔、紅辣椒、大陸妹之類,中午再扁擔挑著剩下菜色搭午班社區巴士回
家。阿嬤們神情自若地聊天,像擺攤來玩的,但人潮擁過來時,又很精靈而
警覺地像捕獵物似地掃視著。這和我住的地方附近前陣子早上有家不掛招牌
的號稱日本藥店,舉辦說明會送贈品之類的活動時,阿嬤們成群結隊來捧場
那種放鬆撿便宜的神情,不大相同。
大部分來菜市場的人穿著寬鬆平常,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很少看到化妝的
臉,大家都算微服出巡吧,和電視畫面裡那些包裝出來的「帥、辣、媚」的
精心設計的都會品味相較,這些人反而帶給我更豐富多樣的表情、肢體語
言、以及難以言喻的生命故事。這種感覺偶而在三立「戲說台灣」節目單元
裡可以看到,但電視劇那種刻意復古的味道,一點也不生活化,另一種疏離
的戲劇效果,比較像看野台戲的官方版。
想起剛才在那家忙著看股市交易和烤麵包煎漢堡、一心二用的早餐店老闆那
裡,吃著邊邊有點沒熟的培根蛋餅時,翻了幾份報紙副刊和生活資訊,後知
後覺地感到都會中產階級霸佔所有版面的不可思議。發點無聊的牢騷吧,勞
工、農人、漁工家裡可以這麼寬敞舒適、講究歐風或和風裝潢嗎?鴿子籠式
的住家,誰來教我們善用每一吋空間,誰來告訴我們擁擠的環境如何物盡其
用,而不是用錢堆出來的唱高調的生活藝術?為何報紙副刊生活版都不理底
層呢?再想想,問了傻問題,或許文字媒體和為生活辛苦打拼的底層勞動族
群早已分屬不同消費文化圈,他們不看這類報紙的副刊生活版,或者只當事
不關己的奇風異俗,而這類報紙鎖定的讀者也不是他們。平面媒體早就是分
眾的商品了,電子媒體也一樣,想想所看到的各式廣告吧。廣告為何總是出
現給都會中產階級的商品?很簡單,他們是消費主力。你認為SKII美白面
膜、高級房車、頂級別墅是給誰的?當然廣告也給勞工朋友,來灌維士比或
保力達吧,讓你繼續作台灣牛!你們的勞動力,大家享用,你們的生活福利,
自己去想辦法。不過顯然菜市場屬於大家的,在這裡我看到似乎各取所需的
自得自在。
--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06-08-06T20:41
at 2006-08-06T20:41
By Rebecca
at 2006-08-09T04:48
at 2006-08-09T04:48
By Edward Lewis
at 2006-08-11T12:55
at 2006-08-11T12:55
By John
at 2006-08-13T21:02
at 2006-08-13T21:02
By Mary
at 2006-08-16T05:09
at 2006-08-16T05:09
By Daniel
at 2006-08-18T13:16
at 2006-08-18T13:16
Related Posts
有素食的便當店
By Quintina
at 2006-08-04T02:06
at 2006-08-04T02:06
在中和呆了20年的人
By Tracy
at 2006-08-01T23:52
at 2006-08-01T23:52
淡水相關網站總整理
By Gilbert
at 2006-07-28T23:37
at 2006-07-28T23:37
外科
By Harry
at 2006-07-27T16:47
at 2006-07-27T16:47
淡水平價住宿
By Noah
at 2006-07-26T15:36
at 2006-07-26T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