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辦 - 留學
By Kyle
at 2017-04-07T01:18
at 2017-04-07T01:18
Table of Contents
大家好,
看到前面的文章突然想到可以和申請中/有意申請的版友聊一下代辦──
代辦可以幫你做什麼?怎樣的狀況下需要找代辦?
有可能遇到哪些潛在的問題?
我的經驗整體而言是正向的,
那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不會在文章中說我是找哪一家、也請別寄信問。
通常代辦的功能會包含以下幾種:
1.選校建議
2.協助準備申請材料(Essay、Video Response...)
3.協助Key in資料
4.錄取後相關事宜(簽證、租屋...)
5.其他各方面諮詢
基本上看字面大概都能懂這些事情的意思,不過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
首先是選校。選校的狀況依據你對自己目標的清楚程度而有差別。
如果自己完全清楚有哪些目標、根據什麼選擇,
代辦可以做的就是幫你整理你需要的詳細資訊。
比方說,我有代辦幫我先依照排名排序,
然後找出他們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學費、托福要求、過去的錄取狀況等等。
有些排名不錯但我們可能沒聽過/分不清的學校
(比方說U of Arizona跟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到底誰比較好)
也可以直接問問代辦。
當然,這些代辦找得到的資訊,也一定都是公開的,所以你肯挖也一定挖得到,
只是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慢慢耕耘。
那像我的話,畢竟是工作到一半半路出家要來唸書,
對自己的考試分數、GPA和工作/社團經驗有機會申請到哪些學校毫無概念,
這方面是真的蠻有幫助的。
所以在選校上面,如果你的時間價值比較高(例如上班族),
請代辦直接提供這些資料其實並無不妥;
如果時間價值沒有那麼高,比方說大四課都修完了,
自己找也是不錯的選擇。
選校還有另一種狀況,就是你可能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標,甚至不太懂英文。
這個就比較有機會發生爭議。
有些代辦會跟一些學校的Program簽約,會盡力的把學生推過去。
那我不確定代辦跟這些學校是怎麼拆帳的,還是只是在讓自己錄取率變好看而已。
這些Program基於很容易申請,有些內容會暗藏玄機。
比方說托福不足的人申請條件式入學的學校,
會發現有的學校還是會要你再考一次,沒考上就沒辦法繼續念。
有的Program雖然聽起來光鮮亮麗,
但實際上(如果這是你的目標的話)畢業學生很少能夠留在美國。
像這樣,種種的問題有時要等到錄取後才會注意到,
還真的像是豪賭。
所以這裡我會建議說,如果還有時間就盡量讓自己確認好目標/培養好英文能力再申請。
如果真的很急,除了慎選代辦以外,也要對代辦努力推的Program抱持懷疑。
--
再來是申請材料。
在申請材料的部分,代辦會幫你看文章的整體架構,
協助修飾或協助翻譯(如果只能寫中文)。
那我是認為,在這方面代辦有幫到我不少忙沒錯。
主要是因為我其實不太清楚文章要怎麼寫才能符合學校的要求,然後吸引評審目光
──應該要用好幾段分別寫我的幾個優勢、還是花大半篇幅講一個我人生的重要故事?
──在篇幅限制之下,我應該要刪掉努力晉升那段、還是刪掉我負責社團事務那段?
自己很難下筆的時候,其實問問他們是可以得到一些方向的。
另外,有些人也許不善於尋找並說明自己的優點,
這時候有人能夠陪自己聊聊、一同挖掘過去,會有相當的助益。
所以哪些人需要代辦呢?其實我覺得端看你手上握有哪些資源。
比方說,如果家裡或親密朋友中有人經歷完這些歷程而且樂於分享,
其實文章架構問這些人就可以了。
如果英文夠好,也許就不需要代辦幫忙修飾;
或是你也可以直接找翻譯社或英語母語人士,多省點錢。
如果你有練習英語面試的對象(或者你跟我一樣不想練習XD),
也不用在這方面多做花費。
那反過來說,如果你下不了筆、沒人能請教、需要翻譯修飾、需要有人教面試......
假設真的有這麼多需求且無法找到手邊資源解決的話,是可以考慮花錢解決。
-
在選校跟申請材料的部分,這邊做個小補充。
其實代辦也是有他們的極限的,
如果你的目標是博士班,可能坊間所有的代辦都無法完成你的需求。
畢竟博士班要找到適合的教授和研究室,
需要針對你過去和未來要做的研究和他們溝通,
這些內容通常代辦是幫不上忙的。
-
Key in資料這邊,基本上都是例行公事。
交給代辦是為了防止自己誤解題目或不小心寫錯。
我自己有點過度謹慎(常常要三讀五對),
所以到後來通常是帶著電腦到代辦公司,兩個人一起核對之下再送出的。
同樣地,這些事情你有懂英文的/同樣正在申請的朋友也可以一起花時間做,
不一定需要代辦幫忙。
所以一樣,考量時間價值跟資源再決定需不需要找代辦。
--
錄取後的事情,有些人錄取好幾間要做最後選校、
那我是要租房找室友、辦財務證明疫苗接種簽證......之類的。
代辦會告訴你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哪些官方文件怎麼辦、怎麼找到房子室友等等,
算是你在錄取後還不錯的小幫手。
當然,你可以找到已經在留學的朋友解決這些疑惑,
或是到各大學的台灣同學會去詢問相關資訊,也有差不多的效果。
那對我自己而言,這方面可以問代辦的好處是因為很多事情太細項,
感覺一件件拿去問朋友也有點不好意思,
所以每次我或我家人突然想到什麼問題,就可以直接發訊息問人這樣。
其他大大小小的諮詢都是如此:
你可以問代辦,但你也機會從自己的人際網路中找到答案。
--
所以總結來說,要不要選代辦需要考量哪幾個問題?
首先,關於你的時間價值。
如果你平常需要上班、做研究等等很忙,其實找人幫忙有時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這有一點像是搭公車跟坐計程車的差別
──前者你不用花太多錢,還可以慢慢看路上風景了解城市的地理狀況;
而後者會花比較多錢,但沒時間的狀況下可以快速幫你載到目的地。
其次,關於你手邊的資源。
如果你身邊就有很多人樂於分享申請經驗,甚至願意指導你寫作文章等等,
其實請教這些身邊的人就可以了。
相對地,如果你不知道找誰改文章、找誰修飾、找誰練習面試,
或是不知道怎麼自己整理大量的留學所需資料,那就可以考慮找代辦。
其三,關於錢。
代辦畢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部分就端看你怎麼衡量,
畢竟每個人的財務狀況都不一樣。
其四,關於你找到的代辦公司值不值得信任。
這就真的有點賭運氣了。
網路上有很多人推的其實不一定好,而且好不好往往是結果才知道,
雖然只能說多問、多聽、多觀察,
但也無法保證就真的能找到誠實值得信任的好代辦。
有些人可能靠著代辦上了理想學校,也有人花錢受氣,
要不要賭這筆就真的是個人選擇。
--
以上,我自己對代辦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給考慮請代辦協助的人一點幫助。
也再請大家指教,感恩!
(文章底部容我再提一次,不希望被當作打廣告,所以請不要問我是找哪間喔!)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7-04-09T13:04
at 2017-04-09T13:04
By Freda
at 2017-04-09T21:42
at 2017-04-09T21:42
By Una
at 2017-04-14T08:22
at 2017-04-14T08:22
By Lily
at 2017-04-15T09:34
at 2017-04-15T09:34
By Hedy
at 2017-04-15T16:11
at 2017-04-15T16:11
By Agatha
at 2017-04-17T05:23
at 2017-04-17T05:23
By Margaret
at 2017-04-17T08:30
at 2017-04-17T08:30
By Megan
at 2017-04-20T15:29
at 2017-04-20T15:29
By Susan
at 2017-04-22T15:09
at 2017-04-22T15:09
By Sierra Rose
at 2017-04-25T19:54
at 2017-04-25T19:54
By Andy
at 2017-04-27T02:47
at 2017-04-27T02:47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4-28T11:08
at 2017-04-28T11:08
By Victoria
at 2017-05-01T17:17
at 2017-05-01T17:17
By Cara
at 2017-05-06T12:00
at 2017-05-06T12:00
By Zanna
at 2017-05-10T01:21
at 2017-05-10T01:21
By James
at 2017-05-14T23:57
at 2017-05-14T23:57
By Emma
at 2017-05-15T23:04
at 2017-05-15T23:04
By Genevieve
at 2017-05-18T15:17
at 2017-05-18T15:17
By Daniel
at 2017-05-21T11:53
at 2017-05-21T11:53
Related Posts
詢問17/18 Manchester University同學
By Freda
at 2017-04-07T00:11
at 2017-04-07T00:11
選校與念完一年UCL後跳出可能的影響
By Frederica
at 2017-04-06T20:27
at 2017-04-06T20:27
筆電的變壓器哪買?
By Olivia
at 2017-04-06T20:06
at 2017-04-06T20:06
遊學團-2017年劍橋大學體驗營
By Zenobia
at 2017-04-06T17:31
at 2017-04-06T17:31
UCL V.S. Oxford (神經科學領域相關)
By Agnes
at 2017-04-06T17:26
at 2017-04-06T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