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君臣佐使”??? - 生活
By Mason
at 2005-09-27T00:00
at 2005-09-27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在中醫學裡什麼是"君臣佐使"?可以告訴我他的意思嗎?
Tags:
生活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05-10-01T06:21
at 2005-10-01T06:21
注音一式 ㄐㄩㄣ ㄔㄣˊ ㄗㄨㄛˇ ㄕˇ
解釋
中醫配制藥方的方法。用於主治的稱君,輔治的稱臣,相反而相助的稱佐,引導及調和的稱使。
【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
-----------分------------------- ~ 風 ~ ------ ~ 苑 ~ -------------------隔-----------
人民健康網-->網上健康中醫中藥-->中醫中藥基本常識
君臣佐使為原則-方成法現
處方原則,從大的方面講有二條:一是必須在辨證立法之後處方;二是以《內經》提出的君、臣、佐、使等制方理論為指導組成方劑。
《內經》提出的處方原則–君臣佐使,是對處方用藥規律的高度概括,是從眾多方劑的用藥方法、主次配伍關繫等因素中總結出來的帶有普遍意義的處方指南。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正是對這一原則的高度抽像總結,反映了它的實質和意義,也說明它具有普遍性和指導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故李杲曰:“主病之謂君,兼見何病,則以佐使藥分別之,此制方之要也”。無規矩不能成方園,因此處方用藥決定何藥為君、為臣、為佐使,必須遵循這個原則。也隻有如此,方能組出主次分明,配伍嚴謹,療效可靠的良方。
君:即方中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為一方中的核心。如麻黃湯中的麻黃;白虎湯中的石膏。
臣:有兩種意義。
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
針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如麻黃湯中的桂枝;白虎湯中的知母。
佐:其義有三。
佐助藥,即配合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癥狀的藥物。如麻黃湯中的杏杜;銀翹散中的牛蒡子、桔梗;
佐制藥,即用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能制約君、臣藥峻烈之性的藥物。如大烏頭煎中的蜂蜜;小青龍湯中的五味子;
反佐藥,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藥時,配用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亦可理解為在治純寒證時,於熱劑中少加寒品,以免熱性上升,不肯下降,如加膽汁童便於熱藥中,引入肝腎之類;治純熱證時,於寒劑中少加熱藥,以行散之,以免凝閉郁遏之患,如左金丸之用吳茱萸。他如為避免病勢格拒,寒藥熱服,熱藥寒服,亦反佐之意也。
使:有兩個含義。
調和諸藥,即具有調和方中諸藥作用的藥物。如麻黃湯中的甘草;
引經藥,即引藥直達病所的藥物。如八正散中的燈心草。
可見臨床處方用藥,決定何藥為君,何藥為臣,何藥佐使,必須以證候、治法為依據,以藥物對證候所起作用的主次為準則。能治療病因主證者,就定為君藥,反之,則依次定為臣藥或佐使藥。所謂“有毒無毒所治為主”(《素問‧至真要大論》);“藥雖眾,主病者專在一物,其他則節級相為用”(《藥治通義》),殆即此意。至於在處方中是否“君臣佐使”各藥全用,及各宜多少藥味,則根據證候是否復雜,主藥能否勝任病因主證,和有無毒性、烈性而定,一般來說是君藥藥味少,臣佐藥藥味多;病情復雜,主藥不能勝任病因主證,或有一定毒付作用需要加以制約,則君臣佐使各藥全用,反之,臣佐使藥就不一定必備。總之,主藥不可缺少,其他各藥可酌情取舍。獨參湯隻用君藥人參一味; 連丸隻用君藥黃連與輔藥木 兩味;三拗湯隻用君藥麻黃,輔藥杏仁與使藥甘草三味,即是其例。假如病情復雜,所用藥味眾多,難以確定其君臣佐使位置者,亦可仿其含義,將所用藥物按不同作用分成幾組,以主、次部分,或扶正部分、祛邪部分等來進行區分,如五積散分為祛寒、祛濕、行氣、活血、化痰五個部分;鱉甲煎丸分為軟堅散結、破血攻瘀、下氣化痰、利水祛濕、調和寒熱及補養氣血六個部分等。綜上所述,在一個方劑中,“君、臣、佐、使”各藥是否全用,以及各宜多少味,必須將證候、治法、藥物性能與配伍用法等結合起來,全面考慮,做到無一藥遊離,無一藥不對證,方能恰到好處。
此外,“君、臣、佐、使”各藥劑量的多寡,對方劑的功效影響很大,如桂枝湯、桂枝加桂湯與桂枝加芍藥湯三方,同樣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炙甘草五藥組成,但由於劑量不同,桂枝湯是桂芍並重,各用三兩;桂枝加桂湯是桂枝大於芍藥,桂枝五兩,芍藥三兩;桂枝加芍藥湯是芍藥倍桂枝,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結果功效、主治便有了變化。桂枝湯成了解肌和營衛,治療表虛證的方劑;桂枝加桂湯成了散寒降逆平衝,治療寒氣從少腹上衝心胸之奔豚病的方劑;桂枝加芍藥湯成了和裡止痛,治療裡急腹痛的方劑。可見處方用藥對君、臣、佐、使各藥的劑量必須定準,勿使比例失調。即是運用古方,對方中各藥劑量亦應有個大體上的掌握,宜大的決不能小,宜小的決不能大。李東垣主張:“君藥分量最多,臣藥次之,佐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這雖然有些獃板機械,臨床處方定量也不完全如此,但也有參考價值。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將藥物的性能緩峻,質地輕重,與客觀病情結合起來全面考慮,宜大則大,宜小則小。這樣做雖不能盡善盡美,也不會出大的偏差,否則,如不加深究,濫用劑量,徒以量大為膽識過人,量小為平和穩妥,以至鬧得君臣顛倒,比例失調,就有造成“差之毫釐,謬之千裡”的可能。
資料來源:
http://www.wsjk.com.cn/big5/paper72/10/class007200...
By Frederic
at 2005-09-29T08:55
at 2005-09-29T08:55
臣,加強是君藥的藥方,可能是增加他的某個特性
佐,解除君藥不必要的藥效
使,引導君臣佐三藥到達發病之處
舉例而言當小朋友一感冒, 喉嚨痛, 葛根湯症, 葛根湯(複方,七味藥)就是來治療温病的. 在這裡要特別説明, 很多人有一錯誤的觀念, 認為麻黃不好, 其實是因為有些人拿單味的麻黃來提鍊成減肥藥. 北派中醫在用麻黃的時候, 從來不單味用藥. 在治療太陽傷寒的時候, 一定要用麻黃, 沒有麻黃治不好, 像慢性支氣管炎, 咳嗽, 氣喘, 百日咳, 但是麻黃不是單味在用, 麻黃一定跟桂枝, 因為麻黃是開表(君)(使), 所謂開表, 就是把毛孔打開來發散汗; 如果你光吃單味麻黃, 心臟當然跳動快, 所以要加炙甘草, 炙甘草(佐)可以讓慟悸的心臟緩和, 不會心跳加速. 桂枝(臣)是把肌肉打開, 杏仁(佐)是把肺裡面的津液補足, 杏仁色白入肺, 所以麻黃湯下去的時候, 因為我們知道病人是寒在表, 肺裡面有寒水, 所以要把身體內的濾過性病毒, 利用發汗排出體外. 我們擔心麻黃發汗的力量太強, 把肺裡面的津液傷到會脱水, 所以把杏仁加進去; 擔心麻黃只把心臟加快, 沒有到達表, 汗發不出, 所以把肌肉先打開, 加上桂枝, 桂枝好比馬, 麻黃騎在馬背上, 利用桂枝的力量把肌肉打開, 把麻黃推進皮膚去, 不會使心臟加速;預防麻黃使心跳加速, 因此加了炙甘草, 緩和心臟慟悸的現象. 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種藥方
Related Posts
什麼知識最有意義呢
By Barb Cronin
at 2005-09-26T00:00
at 2005-09-26T00:00
有關集郵的問題
By Aaliyah
at 2005-09-26T00:00
at 2005-09-26T00:00
生活失去的重心....Why??
By Frederica
at 2005-09-26T00:00
at 2005-09-26T00:00
請問如果魚缸放在門口正對面會怎樣嗎?
By Erin
at 2005-09-26T00:00
at 2005-09-26T00:00
關於電腦的術語
By Gary
at 2005-09-26T00:00
at 2005-09-26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