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蓋章的368之旅(5) 台九線好長好長(吉安->內埔) - 公園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6-07-22T15:12

Table of Contents

不蓋章的368之旅(5) - 台九線好長好長(吉安->內埔)

2006/06/30

吉安->台九線->關山->高台->初鹿->太平->大南橋->知本->
多良->大武->達仁->楓港->台一線->內埔

會有這次的旅程完全是意外,
主要是為了去高雄替我的齒列矯正做回診而產生的。
既然如此,就趁著五六日連三天假,
順便回我爺爺(已過世)在屏東內埔的老家吧。
原本想坐台鐵一路殺過去,但來回三人共三千六的票價令我們卻步。
考量實際支出後,還是由我爸開著十多年破車,
沿台九線轉台一線殺往屏東。

因為我不會開手排車,加上沒台灣的駕照,
要幫他分擔旅程的辛苦也使不上力,
只能精神上支持他。

豐田有鬼,豐田很日本

講到壽豐鄉的豐田鬼屋,那在花蓮算是個鼎鼎大名的所在。
當沿台九線南下,快要進入豐田市區時,請注意你的右手邊。
這棟紅白配色的雙層樓房就是著名的豐田鬼屋。
豐田鬼屋最早的屋主因長年在國外,房子總是空下來,
有時路過的旅者就會在此借宿。
這些旅者在隔天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不是換了房間,就是被移到屋外,
豐田鬼屋也就此聲名大噪。
結果當屋主返抵國門時,竟發現他的屋子被人侵佔改成佛堂了…

豐田鬼屋在佛堂被拆掉後,也被挪用做為民進黨壽豐鄉黨部好一陣子。
在那之後鬧鬼的傳說就減少許多。
我們可以由此證明,民進黨比鬼還可怕嗎?XD

豐田村也是日治時代的重點移民聚落之一。
光聽她的名字「豐田」就可以聯想到。
豐田看似個小地方,但在文史方面可是相當豐富。
這裡仍藏著日治時代的遺跡,如神社的鳥居,
入夜後,這可能也是全台灣觀賞夜鶯的最佳地點。
說起來,夜鶯也成為豐田的代表鳥類了呢。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3.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4.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5.jpg

壽豐鄉,再記錄

快速衝過鳳林光復瑞穗

除了在舞鶴台地的清風茶園喝了一會茶,
我們沿途並未停留在任何地方。
這次在清風茶園補了張十分常見的,箕作式攀木蜥蝪的照片。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59.jpg

瑞穗鄉,再記錄

玉里和安通

說到玉里這個地方你會想到什麼?是金針嗎?是赤柯山或六十石山嗎?

雖然比起以前衰退了些,玉里仍是縱谷中最大最繁榮的鄉鎮。
玉里從許久之前就擔任交通轉運站的任務。
古早時由花蓮搭車南下,玉里是必停的休息站。
早年玉里以南的標準軌距較差,東線鐵路車輛也必需在此換車。
未來等玉長公路通車後,玉里勢必又會受到一波衝擊。

玉里直到民國六年為止,都使用舊名「璞石閣」。
後來才由日本人改為玉里。
璞石閣這名稱的由來倒也莫衷一是。
目前最為人採信的說法是譯自先住民(阿美或布農)語,
意思是「風沙滾滾的地方」。
的確,伴著秀姑巒溪的玉里鎮,早年時期的風沙威力應可想見。

如同台灣許多其它地方一樣,玉里的開拓史也是一部鬥爭史。
玉里南邊的長良最早是布農族的地盤
後來又有從中央山脈另一邊翻山越嶺而來的平埔族馬卡道族人居住於此。
接著漢人移入,以客家人為主。
往南安的路上直到現在都還保留著一個名為「客城」的社區。
玉里一帶早年則是阿美族的土地,
布農族與阿美族更曾為了搶地盤火拼了好幾場。
光緒元年,吳光亮開中路到後山,便以玉里做為東側出口。
這下玉里可熱鬧了,三教九流全部湧了進來。
日治時代這也有移民村,以種植菸葉為主。
而現在,玉里各族群數量保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
閩客外省原住民各約佔四分之一,就如同花蓮縣本身混雜的族群一般。

開過秀姑巒溪大橋後,台九線在樂合拐了個大彎繼續向南前進。
沒多久就來到安通了。
比起熱鬧的瑞穗或紅葉溫泉,深入海岸山脈的安通溫泉確實較少遊人駐足。
這次旅程必需趕路,所以只能拍攝在安通溫泉叉路外的安通車站。
和許許多多東線鐵路上的兄弟們(如干城、大興、大禹、德高)一樣,
安通車站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因玉東改線而走向廢站的命運。
其實,即使是現在,會在安通上下車的人也不多了。

玉里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6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70.jpg

安通車站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7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72.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73.jpg

玉里鎮,已記錄

富里有瀑布有油菜有礦泉有泥火山,但我只拍到米和八哥

說到富里米這大家一定不陌生,說到富里的泥火山這可沒多少人知道。
富里的泥火山一直到現在都相當活躍,
比起不暴則已一鳴驚人的新園鯉魚山來說,更有一股持續的生命力。
海岸山脈在西側這邊孕育了許多惡地地形,
加上天然瓦斯碰上泥岩層,就這麼噗通噗通的全噴出來。
縱谷中除了富里外,還有台東鹿野電光地區的泡泡(電光)泥火山。
泡泡泥火山我是實際去過的,是跟奇萊登山社一起前往。
但羅山泥火山我每次說要去,卻每次都沒去成。
這大概跟富里離花蓮市實在太遠了有關係吧。

另外,南部也有不少泥火山。特別是在田寮和燕巢地區

沒時間拍泥火山和羅山瀑布,只好拍拍富里鄉農產展售中心吧。
當聽到老爸要買米回去送給我大姑姑時,我臉都垮下來了,
我深怕我們的破車再也無法負重而半途罷工。
幸好最後老爸只買了四點五公斤裝的…

因為外環道的建設,我沒經過富里市區,就直接繞往台東縣境。
市區沒拍到,倒是八哥拍了不少。
其他地方怎樣我不曉得,花東兩地最近八哥是特別多。
希望這不要又是台灣生態圈受到什麼創傷的警告。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74.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882745/80.jpg

富里鄉,已記錄

池上的池,在哪?

說到池上,最有名的就是便當和米啦。
相信這是許多人到花東地區一定會忍不住想嚐鮮看看的。
不過這次經過池上,我感興趣的並不是飯包的歷史。
而是,池上究竟是在哪個「池」「上」?

結果老爸回答了我的問題:大坡池。

大坡池我是很熟悉的,這裡有著相當豐富的生態。
在日治時期,大坡池的面積更是現在的二十五倍以上。
這座位在斷層旁的池塘,就地質學或生態意義上來講都十分重要。
不過這一切都因多次颱風、人工開發與政府整治後改變了。
現在的大坡池可說是一個人工湖。
在風景區整建完後,鳥也全都溜光光了,
畢竟他們不喜歡待在一個只有水泥的池邊。

可是大坡池又重生了,靠著鄉民的努力與縣府的資助,
大坡池的溼地再現,鳥類也全部回來了。
雖然要回復日治時期的舊觀已是不可能,
但現在的大坡池應該是池上人的驕傲吧。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4.jpg

池上鄉,已記錄

紅蟲與關山

關山鎮的原名「里瓏」,竟然是原住民語中的紅蟲?
坦白說我看到這資料時也嚇一跳。
畢竟我實在無法想像親水公園與自行車道旁的河中,紅蟲充斥的畫面。

與池上一樣,關山產的米與便當也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我們抵達的時間不太對,
要不然本來該在鎮上買個便當吃吃,然後到月眉國小休息一下。
在我過去於台灣居住的日子中,月眉國小可是每次下屏東必停的點。
我也看著月眉國小的校舍不斷的變化,一直到出國為止。

不過在關山休息還是必要的。
趁著我要去拍關山改修後的舊火車站同時,老爸也可以打個小盹。
沒想到竟碰上他以前的同事。
原來那同事是到台東參加研習,現在正在歸途上。
只能說,這世界還真是小啊。

話說回來,在關山好像看不到關山。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5.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0.jpg

關山鎮,已記錄

在鹿野悲傷錯過延平,在初鹿感嘆不見卑南

從台九線繼續南下,老爸轉進他喜歡走的鹿野高台舊路。
高台地區這幾條路其實頗有意思。
除了可以看鳳梨田外,更可以看福鹿茶的茶田與茶廠。
這裡有可供飛行傘起降的場地,是由一群熱血的年輕人排除萬難所創立。
這裡更是進入延平鄉的門戶,
為台灣爭光的紅葉少棒隊就是誕生在內裡的紅葉村。
雖說想到紅葉少棒大多數隊員悲慘的晚年,會讓我不勝唏噓,
但聽到老爸說他這幾年來已經帶學生跑紅葉部落跑了好幾次,
更讓總是在國外的我感慨萬千啊。

原來我離自己誕生的土地已是如此遙遠。

嘆著嘆著就到了卑南鄉的初鹿,這裡是全卑南鄉最熱鬧的聚落。
會造成這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行政區重劃之故。
民國十年,政府大筆一劃,將卑南村給劃進了台東市界內,
也造成在卑南找不到卑南,這368鄉鎮市區中少見的奇景。

初鹿有名的牧場我是去過許多次了。在最後一次去時,
花蓮有名的瑞穗牧場根本就還沒開放觀光呢。
只是當時我絕不會想到,翻過初鹿牧場的山丘,
就會抵達東線鐵路上一個名副其實的幽靜小站--山里。
沒錯,山里還真的是在山裡頭。相信搭過東線鐵路的人都會如此想。
當然啦,東拓前的鐵路可是沿著初鹿市街這邊經過,繞很大一圈。
什麼初鹿站、嘉豐站、稻葉站、東成站、檳榔站等,
都還存在老爸的記憶之中。

雖說我對自己的記憶沒有什麼自信,
但印象中初鹿是全花東第一個有小7進駐的地點。
現在大家可能無法想像,但約十年前,
花東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是見不到小7的。
唯獨在初鹿,在這麼一個奇妙的地點,聳立著小7的招牌。
這間小7的位置仍沒有變,它也是我在來往花蓮與內埔間的長征時,
用來吸引我注意力的地標之一。

高台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5.jpg

初鹿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6.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7.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8.jpg

太平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92/19.jpg

鹿野鄉,已記錄
卑南鄉,已記錄

台東沒有知本鄉

由太平切到利嘉再轉大南橋,一路上都是既寬又平的道路。
重新接上台九線再走一段,就到了知本遊憩區。
雖然知本與台東間的距離,還有它的繁榮度都常常令人誤會,
但,台東真的、的確、不存在知本鄉這個地方。至少現在是不存在的。

知本遊憩區是個剛好位在三鄉一市交界的區域,
不同間旅館可能就隸屬不同的鄉鎮管轄。
對只要拍照就算做了該鄉記錄的我而言,這真是絕佳的偷步地點,
一口氣就可記錄到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金峰鄉。
但很顯然的老爸並沒有想讓我偷步的意思,
快車飆過知本外圍的市街,我只得睜著一對矇矓淚眼向小7道再見。

結果,我連唯一一張的知本照片都拍爛了。

大南橋與知本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4.jpg

台東市,已記錄

太麻里鄉台灣牛牛肉麵

為什麼會特別提到它呢?因為它在我下屏東的記憶中是不可抹滅的一部份。
我們一家曾是這家餐廳的忠實主顧,看著它由一間小店面不斷茁壯,
最後演變成現今的規模。

而現在我們也以不划算為理由背棄它了。餐廳最怕的果然是成名。
至少對像我們這樣的長期顧客而言,它的C/P值是不斷退步中。
可惜,走遍南迴公路,我們至今仍未在這段路上找到一家令人滿意的餐館。
例如旁邊的黑毛豬,或吃過一次就被我們拋棄,早已人間蒸發的椰林小酌。

不過,這照片還是要拍的。

驅車再通過金崙後。我在這段旅程中最想拍攝的地點,終於到了。

太麻里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5.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9.jpg

太麻里鄉,已記錄

★特集★多良車站的最後一日

多良車站(1992╱10╱05~2006╱06╱30)

十四歲。擬人化的話,多良車站應該是位藍色系的青澀少女。

雖然她有著響亮的名聲,我一次都沒來過這個地方。
雖然她有著絕美的風景,平常在此上下車的乘客是少之又少。

多良車站,全台灣最特殊的小站之一。
它的特異點並不在於車站的造型,坦白說它看來根本不像個車站。
它之所以聲名大噪,是因為由車站望向太平洋的風景,相當震撼人心。
如果通過車站向山上走,就可抵達小巧可愛的多良部落。
一直以來,多良站是台鐵賜給鐵道迷的一個禮物。
哪怕一天在此停靠的只有上下各兩班普通車,
仍有許多人甘冒著被拋下的危險,為了眺望太平洋而來此地。

但南迴鐵路沿線車站的營業額,是相當慘澹的。
多良車站也逃不過因營業額不足而廢站的命運,
繼三和站、香蘭站,還有鐵路完工前就胎死腹中的富山站後,
成為南迴鐵路第四個被裁撤的車站。
裁撤的日期為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
以這趟旅行進行的時間點來看,就是明天,就在六小時後。

時間是下午六點,最後一班會停靠多良的普通車早已離去。
由於太陽已快要下山,應該不會有人天黑後還想摸黑來此吧?
這麼說來,我應該是全台灣最後一位踏上仍在營運中的多良站的人了。

在多良站的入口處巧遇一位工人,他正在焊接通道上的扶手,
原本以為他是要把扶手給拆了,想不到他竟然是在修補!
或許是考量到以後還會有人來此朝聖,才把扶手做最後一番整修吧?
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次了。多良站從今以後,就將變成一片荒蕪。

我跨越過工人焊接器的電線,小心觀測左右後,踏上多良站的月台。
多良站雖有兩邊月台,中間經過的鐵軌卻只有一條,連交會站的作用都沒有。
站本身也是設在一個詭異的地方。
鐵路兩端都是隧道,月台也是懸在高架橋上,站房雖存在卻從未使用過。
鮮紅色的欄杆另一端,就是美到令人窒息的海景。

我按下快門的手指一直沒有停過。

真是諷刺啊,我第一天踏上的多良站,竟是她最後一天為人民服務的日子。

不過我知道,即使廢站後,仍會有許多人來到此地朝聖的。
多良的「精神」,可還沒有逝去啊。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10.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15.jpg

太麻里鄉,再記錄

在太陽下山前,要衝出南迴

在大武用過晚餐,將垃圾打包好,丟上剛好出巡的垃圾車後,
南迴最具挑戰性的一段路終於到來。
大武到達仁這段只是前菜,達仁到楓港才真是令人頭暈。
其實現在的路況已經算很好了。
當我爸年輕的時候,從台東到楓港至少要花費六小時以上的時間呢。
他得先搭火車到台東,在台東住一晚,第二天再去內埔。
想當年眾路英雄好漢,經過南迴這段能不暈車的,幾希矣。

但夜間走山路畢竟危險,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通過山路段。
這是一場跟太陽的比賽。
幸好,夏日的太陽總是留的比冬日長些,
在沒有太多大車擋路的幸運加持下,我們於天黑的那一刻抵達獅子鄉的新路,
由此以後就是一條大路通楓港啦!

而要在夜間用閃光燈拍攝窗外景象,以我相機的性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楓港以後的地方只能放棄記錄,反正歸途時還有一次機會。

8:02pm,內埔到著。

大武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16.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20.jpg

達仁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2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188/22.jpg

楓港夜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202/1.jpg
http://photo.xuite.net/eeveelugia/904202/2.jpg

大武鄉,已記錄
達仁鄉,已記錄
枋山鄉,已記錄


對了,可能有人會想問,為何我們一行三人,
我在文中提到的卻總是只有兩人?(我和我爸)
其實剩下那人是我妹。但她從頭睡到尾,從吉安一路睡到楓港。
當我和我爸在清風茶行喝茶時,她在睡。
當我拍攝玉里與安通車站時,她在睡。
當老爸在關山巧遇同事時,她在睡。
當我為了多良車站感動不已時,她在睡。
當我們在南迴上暈頭轉向時,她還是在睡。
只有在大武吃晚飯和楓港以後的路段她才沒睡。
既然如此,她在這段旅程中消失,也是很合理的嘛XD



--

All Comments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6-07-27T03:15
多良車站很棒!有機會也想去看看:D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6-07-31T15:17
喔 不錯呢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6-08-05T03:20
寫的真好,雖然常去台東,但看了你的介紹,下次去一定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06-08-09T15:22
很有感觸的~~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6-08-14T03:24
台東..的確很令人放鬆心情的一個好地方..值得去看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8-18T15:27
寫的真棒~~ 前些日去台東可惜沒逛到多良車站去 :p

whitepigtw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6-07-22T06:54
我的批踢踢ID|whitepigtw 但是我比較喜歡人家叫我|小白豬 性別當然是|男 生日和星座為|8/21 獅子座 出生地在|建華新村(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 而我目前住|南港國宅 求學過程|龍安國小 西松國小 介壽國中 西松高中 中央大學 我現在的身份其實是|大學生 平常喜歡|打排球 經常 ...

大尖山露天餐廳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6-07-22T03:25
大尖山風景區~賞夜景及露天簡餐咖啡座 北二高下來左轉(汐止方向台5線)遇麥當勞右轉上山 地點 在大尖山 天秀宮 可以看夜景那個廟那邊 附近有卡啦ok店還有野雞城之類的 發現晚上11點竟然人很多~ 約30人上下在該去喝茶 牌示的低消要100元 應該還好啦 所以就進去給他坐一座 算是有點後知後覺啦.. 誰叫我 ...

一些童玩節餘韻與大家分享:)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06-07-22T01:41
本來真的想要自己打一篇超級精美又詳細的遊記 因為覺得取之於ptt用之於ptt應該有所報答 但是一來 想到我想要寫很內心又寫實的旅遊心情就只能給我自己看 如果又想要分享旅遊經驗的話 還要另外打一篇好累喔^^and#34; 二來是同行學姊的遊記實在寫的很生動 所以我看完之後就有一 ...

綠色的知識湧泉—北投分館綠建築 臺北第一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06-07-22T01:14
臺北市立圖書館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發稿日期:94年5月18日】 【主題:綠色的知識湧泉—北投分館綠建築 臺北第一】 【臺北報導】磺煙裊裊中走進已有90年歷史的北投公園,沿著貫穿百年溫泉鄉的北投 溪,在一片樹海掩映中傳來風聲、雨聲、讀書聲,伴隨蛙聲與潺潺流 ...

黑金纜車話從頭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7-22T01:05
2006.07.21 自由時報 黑金纜車話從頭 張聿文 北投纜車「終於」爆出第一起弊案,對於一路反對北投纜車的社區文史工作者來說,是早 晚會發生的事。早在六年前由文史團體、社區組織、北投里長組成的「反對北投纜車聯盟 」就已指出,單純的纜車營運毫無商機、必將失敗,其中恐另藏計畫。果然在馬英九市長 指示以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