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 110, 送佛心得 - 英檢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5-05-13T20:18

Table of Contents

[基本資訊]

《應考日期及成績》2015/04/18 R30 L29 S23(FFF) W28(GG) total 110
《求學背景》NTU CSIE
《英文能力敘述》大四 英檢中高級 L115 R112
高二 英檢中級 L117 R102 W80 S90

《考場地點》板橋地球村B, #1LFou2l3
《準備時間》送佛二月正規班, 2015/2/25-2015/4/15 一個半月多
《準備教材》TPO (在 "考滿分網站"); 送佛教材

[(CS)心得]

托福我只有翻送佛的講義跟做 TPO 練習. 不過當時雖然我報名二月正規班了,
還是很厚臉皮的跑去聽送佛的講座(Joyce 老師的口說+聽力), 我覺得幫助也滿大的XD

考托福個人覺得除了平常英文的練習, 很重要的還是要瞭解考試
究竟想考什麼, 針對考試考的東西決定好策略, 把自己準備的內容發揮出來.
除了送佛老師們教的對我幫助很大之外, 板上 #1GXp1IAp 這篇心得文寫的

> 我覺得托福不只是考你的英文能力而已,也考你你的組織能力跟反應速度
> 甚至我覺得後者比前者重要很多,也許你不需要每個英文單字都知道,
> 但是你如果都把注意力放在小細小節上,那麼就算會很難的單字也沒有用了。

對我幫助很大. 我也覺得托福考試是這樣子. 舉例來說,
閱讀考試的最後一題很常是 summary 題, 聽力要學會概括內容,
口說三四五六跟整合寫作都需要用到 summary 跟一點邏輯推理.
閱讀跟聽力當然也都需要去瞭解其架構跟問題 推論.

雖然托福考試有分聽 說 讀 寫四個方面, 每個方面著重的地方和考試的技巧
也不太一樣, 但我想有些事情是共通的. 組織與邏輯論述, 瞭解整個文章/聽力的
架構也就是一個. 練寫作時自己有什麼地方細節沒寫清楚, 論述不合邏輯被
老師抓出來, 這類錯誤也有可能是整合寫作時會出的地方(閱讀故意把某些地方
寫不清楚, 聽力時就反駁).

另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 "舉例子". 口說要舉例子來支持, 寫作也要舉例子來支持,
聽力內容會聽到很多用來支持的例子, 閱讀更是有很多例子. 但這裡的例子細節
清不清楚也是有程度的差別. 舉例來說, 有次口說練習時我講例子說

I take many courses this semester and each course has many assignments.
If I hadn't managed my time well and ...

Joyce 老師馬上說了另一個(我覺得比較好的)講法(大致如下):

Our department demands students to earn at least 15 credits a
semester. This means we'll have to deal with 6 courses ...

這邊兩個(同樣)的例子細節比起來給人的真實感就差很多, 後者更像是親身經歷的例子.

我個人在去送佛之前都沒有唸英文, 英檢兩次是裸考,
但是我讀 CS 時覺得很有幫助的是 (當然可能其他學科也如此, 但我只熟 CS)
多數即時 夠新的 tutorials, documentation, papers, textbooks 等等全都是英文,
一開始雖然很痛苦, 但是因為中文翻譯品質往往不理想, 總是得讀英文,
久了也就比較習慣英文句型的表達跟理解; 而要跟別人討論, 在 stackoverflow
發問也好, mailing list 討論也好, 都必須讀寫英文, 習慣了後也就稍微輕鬆一點.
再加上修課時的 assignment/project report 可以強迫自己寫英文,
慢慢藉由模仿別人的寫法, 也就比較瞭解英文句子怎麼構句了.
此外, 寫作業/report 這一類很多句子也需要客觀邏輯的論述, 剛好符合托福的需求.

比較奇怪的是我覺得自己的閱讀最一開始其實是刷程式題目時順便練起來的,
例如這個刷這個網站的題目 (當然這邊的一些英文不是 native speaker 寫的,
會遇到怪怪的英文XD)
http://uva.onlinejudge.org/index.php?option=com_onlinejudge&Itemid=8

而 Coursera, Udacity, Codecademy 等等常見的線上課程網站講課也多數是英文,
久了也會比較習慣. 當然個人覺得國中時上課大量練習的英聽有幫助
(只是當時的英聽題目都滿簡單的....)

準備托福的部份除了送佛的講義與作業練習, 我只有做 TPO 來熟悉題型與環境.
這點其實我覺得非常重要, 因為托福在電腦上考, 假如閱讀或聽力用紙本
題目來練習, 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 考試時要盯著螢幕看, 不能在文章上畫線,
而且顯示的字體有點難看, 排版又很擠, 心裡會焦躁, 閱讀起來滿不舒服的.
所以平常練習的時候就盡量強迫自己用電腦練習.

我 TPO 在 "考滿分網站" 練習的, 是線上練習, 不用安裝程式或下載題目, 頗方便.
註冊帳號後點 TOEFL, 選 "TPO 模考" 就可以練習. 聽力題目也有學科分類.
不過要注意的是:

1. 閱讀跟聽力題目顯示進度方式與正式考試不同

正式考試是顯示 "目前做的題目/總題數",
考滿分網站顯示的是 "目前這篇做的題目/目前這篇的題數"

如果習慣看題數估計進度跟時間的人要注意一下.

2. 跳題的部份不太一樣

考滿分閱讀題允許任意跳題, 不過正式考試要開題後才能跳過去
所以比較不方便預讀到底最後是考 summary 還是 table

不過我覺得做托福閱讀跟聽力練習還滿愉快的啦XD 可以順便學各種小知識
跟以前國高中的英文閱讀/英聽考試內容不一樣, 比較不無聊.
而閱讀還有寫作這兩個方面, 我覺得學英文給我的感覺不太只是學文法 慣用詞
構句, 有點像是怎麼用英文的角度去看它, 美語的話怎麼從美國比較通俗的文化
去寫, 美語中美國人習慣用怎樣的架構做論述. 這比較像學習文化.

[準備與考試]

在分享以下四科之前, 我覺得還滿重要的是托福考很久很累, 前一天一定要調一下
時間, 有充分的休息 orz

然後閱讀口說寫作聽力都好, 盡量避開中文思考. 尤其聽力絕對不要在心中翻譯
成中文來理解, 要盡量練習用英文的角度去思考跟理解.

1. 閱讀

閱讀的部份總共考三篇, 總共作答時間 60 分鐘, 可以跳回去前面/其他篇改答案.
我沒有考到加試題 (聽說目前臺灣沒有)

這邊 Wendy 老師教的對我幫助極大. 老師強調閱讀要先抓文章的架構, 盡力
瞭解文章整體的論述方式. 舉例來說, 文章的安排可能是

(i) 簡介 帶入主題
(ii) 第一個問題
(iii) 甲提出解法一
(iv) 乙提出解法二
(v) 第二個問題
(vi) 解法

那有抓到一點文章的架構後, 大概也就知道 summary 題目要找什麼內容填進去了.
這裡並不是速讀也不是就一定要精準的找到主題句, 而是大致掃過文章, 盡量
找到每一段在做什麼, 看到一些細節或不重要的部份先略過不讀.

當然閱讀並不總能這麼順利. 每篇閱讀我大概會分配開頭兩分鐘來抓架構,
抓不到就算了. 文章細節的部份我是邊做題目邊讀/掃 (不會先看過文章),
每一題做題時也會注意時間, 時間不夠就先跳過去, 最後有時間再回來 review
(或重讀文章). 個人閱讀時有個現象是有時一個句子很長, 盯著很久都看不懂,
隔一段時間再回來看就理解了.

作答每一題題目時, 我是看題目問什麼再去找什麼 (相信該看到的重要細節會在
題目中出現這樣...承擔一點風險XD) 因為最初有個對架構的印象, 大概也知道
最後 summary 可能要填的是哪幾段的內容, 而又哪幾段只是舉例說明. 能這樣做
是因為托福的文章脈絡很多分的比較清楚, 比較少有混在一團的情況.

通常倒數第二題會是給一個句子問要塞到文章裡的哪個位置(四選一), 這邊也是
一樣, 瞭解該段落的架構後看句子的開頭在論述什麼, 結尾論述什麼, 大致上要
填哪裡也就固定住了.

這邊真的很感謝 Wendy 老師教的大原則. 第一次做 TPO 閱讀沒做完, 分數只有
23 分, 也不知道 summary 究竟哪些該填. 後來練習 Wendy 老師教的方法分數
就上去了XD

(我沒有另外背什麼單字, 有些單字平常 paper 或其他文章中常出現,
但還滿靠運氣, 是不太好的作法 orz. 不過托福的單字中有些比較常出現
的單字其實一般英文文章如報導啦, paper 啦, tutorial 之類的也會
常常出現.)

只是認真的說有沒有背景知識真的差超多, 單字的部份就算了, 但是之前做
TPO 遇到一篇有關週期表的整篇閱讀+題目 10 分鐘以內做完, 但遇到完全
沒有背景知識的某篇前後加起來花了 30 分鐘不只....

2. 寫作

寫作有分整合寫作與獨立寫作兩種, 分別有 20 分鐘與 30 分鐘時間作答.
整合寫作會給一篇閱讀, 然後有一篇聽力, 要找出閱讀跟聽力之間的關係.
獨立寫作的題目例如 (老師講義上的題目)

Agree or disagree? In order to become well-informed,
one has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news resources.

Should people pursue a challenging goal/dream or a more practical one?

Which do you prefer? Spending money on traveling and vacation or
saving for future?

Parents should help children to do their work or encourage children
to do their work independently.

整合寫作我練習/考試都寫四段 第一段寫閱讀跟聽力的關係是什麼 (老師
這部份是提出說應該要找出閱讀跟聽力的關係是什麼, 例如是支持,反對,
或是補充資訊等等), 第二 三 四段分別針對閱讀/聽力針鋒相對的論點把
聽力細節填進去. 例如 "閱讀提出這樣這樣 但是聽力的部份反對 理由是
那樣那樣". 我是把所有聽到的論點內容(argument & supporting facts)
全都寫進去了. 因為考試時閱讀文章會在, 所以我一開始閱讀時也只是抓架構.

獨立寫作部份老師示範了滿多種架構的, 不過或許最簡單的是寫五段內容. 通常
獨立寫作都是第一段簡介最後一段結論(都很短), 中間提出獨立的幾點論述.
五段式是提出三個論點, 或兩個論點 + 一個反對, 也有可能寫四段的(兩論點).
無論如何, 論點要切合主題+主題句要清楚簡單, 而接下來 supporting sentence
解釋與題目的關聯, 然後舉實際例子最後拉回主題, 會讓結構較清楚.
最後面拉回主題這個我個人覺得有的話不錯, 因為這樣整段的論述才完整.
我們前面寫了主題句, 支持句, 給了例子, 還要說明例子是怎麼去支持主題句.

(題外話是 這其實就是滿標準的 "該怎麼寫論述文". 像這篇文章就是
http://homotopytypetheory.org/2015/01/07/the-hott-book-does-not-define-hott/ )

而構句的部份除了練習換詞, 累積練習怎麼精確的運用詞彙以外, 有個還滿簡單
的原則可以先注意. 以下兩個句子:

I like watermelon.
Watermelon is my favorite food.

我可能會選擇後者, 因為這一句我想表達的資訊中, watermelon 更為重要.
這邊可能還不是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借用一個 Wendy 老師的舉例,

I feel tired because I work 8 hours a day, so I didn't say anthing.

這句雖然是流暢的句子, 但是有點中式英文. 相對於以下這句:

Working 8 hours a day made me exhausted, so I just kept silence.

就比較沒有那麼 "英文". 除了後面用詞比較直接以外, 也有把比較重要的
東西先講(是工作八小時讓我很累; 工作八小時才是重要的).

練習把重要的東西先寫 (而不是我怎樣怎樣) 後寫句子就變得比較容易,
也比較能去選詞, 換詞讓句子更簡單直接.

3. 聽力

聽力考試考三回, 每回作答時間總共 10 分鐘, 有 1 則 conversion 跟
2 則 lecture. 聽說臺灣目前第三回是加試題, 總共有兩套的樣子.
聽力考試不會先看到題目, 作答後不能回頭修改答案.
聽聽力內容跟它唸題目時不算在 10 分鐘的時間內.

聽力的部份有人會抄筆記有人不會, 我個人雖然有抄筆記, 但是只是拿來
助記+集中注意力用, 做題時通常不會回來看. 聽聽力時我會盡量聽到覺得
重要的東西再記下來(寫單字/縮寫/助記符號/畫圖表, 總之只是給自己看的,
隨便怎樣亂都沒關係). 有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單字, 接下來就要注意聽,
因為往往接下來就是該單字(專有名詞?)的解釋. 有時遇到來不及抄的時候也
就放棄, 畢竟內容有聽到比較重要.

Joyce 老師上課時也會教考點, 其實就是瞭解什麼樣的內容可能出題目,
聽力聽到時就比較會知道什麼是重要的, 什麼是不重要的. 這部份瞭解
題目類型後幫助會很大. 特別的是老師很仔細的教聽力題目練習跟檢討
的方法, 先聽一遍做題目, 再聽第二遍做題目, 檢討時找出 "為什麼答錯"
跟拉音軌聽內容, 最後跟著練口說, 非常的紮實.

另外聽力有時候筆記抄完後也會發現架構, 那一類的題目就會非常好答,
因為有清楚的架構就容易記得內容, 也容易知道題目中什麼是對的什麼
是錯的. 只是聽的當下並不那麼容易辨識出來.

無論是哪一種筆記法, 我覺得固定下來+熟悉也是滿重要的, 不然考試時
有可能緊張就亂掉了, 會很可惜.

聽力沒聽到的部份, 以我個人來說, 有時候是一句/一個字沒聽懂就漏了,
有時是抄筆記時漏掉. 而字沒聽懂得部份對於知道的單字跟不知道的單字
狀況又不太一樣. 不知道的單字如果不是專有名詞, 可能就只能多背, 但
有時候其實是會的單字, 只是不會唸, 或著重音唸錯. 這邊練習聽力時可
以順便注意一下, 改正自己的發音(以免聽不懂). 抄筆記漏掉這個比較簡
單一點, 平常記筆記的時候練習抓一下什麼樣的狀況要放棄抄, 什麼樣的
狀況寫代號比較快.

4. 口說

口說總共有 6 題, S1+2 是給題目表達自己的意見, S3+5 是給校園對話
要求總結對話(遇到的問題)以及推薦解法. 注意要講自己的意見(重要).
S4+6 是 lecture 題, 要摘要內容. 印象中口說 3 跟 4 有一段非常短的文章.

這邊我沒聽老師的話好好練習 考試時也滿緊張的一直卡 所以沒有心得
可以講>"<

不過老師說的 18-24 分也滿準的 雖然我覺得分數可以上去, 不過 18-24 分
這個應該是觀察大部分學生考出來成績的數據吧. 相對來說, 口說也會需要
臨場反應+不緊張, 可能還是閱讀跟聽力比較好把握 (投資報酬率?)

考試準備時除了跟同學/助教(見後)練口說, 寫作給助教改,
我剩下就是在考滿分網站做聽/說/讀/寫的 TPO (通常是練 R+L, S 跟 W 分開做).
熟悉考試的環境真的很重要, 我平常練習口說用手機錄音秒數是正著數的,
可是考試時是倒著數的, 最後幾天練 S 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改了 orz

平常練 TPO 的狀況為

Date No R L
0401,04 TPO24 23 27
0405 TPO27 27 30
0408 TPO17 28 30
0414 TPO31 29 30
0417 TPO17 26 22

[送佛]

這邊是送佛心得的部份~ 因為我覺得上送佛的課對我的幫助極大,
Joyce 老師還會額外加開口說+寫作練習課, 整個物超所值.

寫作課的時候 Wendy 老師也改的很仔細, 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例如有一篇寫作 "Why Studying Abroad?" 我大量用了 "one" "people"
等等, 老師就標出來 "who?". 有一段寫我的朋友出國 (想要支持題目),
但是我沒寫 "for what?" 也被老師點出來. 這部份就是舉例的時候
並沒有針對題目(or 論點), 細節也沒有真正交待清楚. 後來在 Joyce 老師
的課練習口說的時候也被點出來過一次; 自己練寫作時就會注意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然後還滿特別的是送佛從開始上課後, 有六個月可以約高分助教的時間,
有閱讀/聽力問題可以去問, 而我是約口說練習跟寫作練習. 在正規的作業之外,
也可以自己練習寫作去給高分助教改. 真的幫助滿大的.

其實我也很久沒有補習, 一直擔心會不會不習慣補習班上課的方式跟環境,
不過一方面送佛是小班, 另一方面上課不會講奇怪的技巧, 主要都是教
托福考什麼, 怎麼準備托福, 提供練習的作業&教材等等, 非常實用.

另外 Wendy 老師閱讀課的部份在第一節課就把重點都講完了, 剩下兩節課每節
都講三篇閱讀練習的內容. 所以其實第一節課聽完後就可以開始練習. Wendy
老師的寫作課也滿嗨的XD 除了教文章架構外, 也會提點何謂 "中式英文",
怎麼避開, 怎樣構句比較容易 & 像英文.

另外 Wendy 老師第三次寫作課的內容滿棒的, 會提點怎麼避開中文構句常見的
錯誤. 這我上學期上系上的寫作課也有提到, 像是我們總很愛用 get, make,
have, 又或者用 thing. 但是其實像之前講的把重要的事情當主詞後, 會有
更直接有力的動詞或敘述句取代這些詞. 例如

Our algorithm achieved better performance on data set 1 compared to...

比起

We got a better result compared to previous approaches [1,2,3,4]

就更準一些. 另一個有點有趣的小事情就是比起以前學的比較級 最高級之類,
其實英文字本身程度更為好用. 就像

cool
cold
freezing

給人的感覺就是有差的.

而 Joyce 老師的口說課練習很多, 也會當場點人起來練習, 上課氣氛都滿好的.
而老師在分組練習時, 也會走下去聽, 一個一個給同學建議, 這邊真的很謝謝老師

當然有時候寫作/口說課會提到 "模板", 不過我上課覺得送佛這個 "模板" 跟
"把東西背起來考試時抄上去" 完全不一樣. 舉例來說, Joyce 老師的口說
"模板" 其實是把口說題目分門別類, 對於不同的類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
事先準備好一些相關的例子當材料, 而 Wendy 老師的寫作模板其實是抓好
文章架構的意思.

最後祝大家順利考過托福!!!!!!!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5-05-13T22:33
超詳細推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5-05-18T11:31
推!強者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5-05-19T07:02
推認真的心得文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5-05-20T21:29
老師們習慣叫模板,架構,框架都好,反正就是讓同學快速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5-05-25T02:33
資訊,清楚的組織,趕快拿分。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5-05-26T01:16
恭喜破百!!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5-05-27T10:15
朝聖<(_ _)>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5-05-29T02:37
囧 樓上別帶奇怪的風向~~~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5-05-30T16:50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5-06-01T16:04
用心好文!!謝謝原po分享

台中亞聖孟子-5/16獨立寫&說預測(pdf檔)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5-05-13T13:58
■ 檔案:[JJ] 亞聖孟子機經-5/16獨立寫說預測 (pdf檔) ■ 檔案類型:PDF檔 ■ 下載頁面:亞聖 TOEFL (我們搬家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54062778108740/ 彙整2015/5/16 獨立寫作/口說機經預測 ...

聽力及閱讀計時規則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5-05-13T09:30
不好意思 第一次考試 爬了文發現還是有些不太確定的地方 懇請大家幫我解惑 謝謝 我目前的理解是:閱讀的部分,應該是60分鐘3篇 時間自己配就好 聽力就不太確定了,是10分鐘三組聽力 共兩部分六組,所以作答時間共是20分鐘嗎? (我用網路下載的TPO軟體,是共六組 卻是and#34;10and#34;分 ...

J2TOEFL 5/16機經預測+小範圍下載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5-05-13T07:47
J2TOEFL 2015 5/16 機經預測! 5/9 獨家命中真題聽力,參考答案了解考題趨勢:文章代碼(AID): #1LJY7OiI 5/16 是ETS新加場的考試, 根據14年情況, 較容易出現一整套考試, 所以5/24, 5/30考試同學一樣可以先用此版本練習口說寫作! *聽說讀寫一樣都有小範圍 ...

有人聽過 BJ托福機經 嗎?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5-05-12T23:12
版上好像搜不太到 BJ 這個機經 也不知道對方如何取得小弟的電子信箱 號稱命中率有 91.8% 有大大用過或聽說過嗎? - ...

托福實戰機經單字(481-510)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5-05-12T20:54
為回饋版友,特在此分享 TPO1-34 andamp; OG 真題單字 由於機經的侷限性,如果有錯誤與筆誤,歡迎隨時告知! 481.consume v. 耗盡 use completely phr. 耗盡 482.consume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