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去蕪存菁的技巧 - 學習
By Puput
at 2011-11-03T17:36
at 2011-11-03T17:36
Table of Contents
當我們在首次閱讀課本、筆記、或是非條例式的講義時,第一次是屬於「理解
」的「地毯式」精讀,到了第二次則是「記憶式」的重點復習。理論上,從第
二次開始後的每次都應該是去蕪存菁的「記憶式」復習,而且完整翻閱的時間
也該是首次的一半甚至更少。至於有效縮短兩個階段間時間差異的關鍵,就在
於第二次閱讀時的「劃重點」功夫。
雖然「劃重點」講白了就是「將認為重要的觀念上色來加以突顯」,但我們仍
然會看到有人犯了兩種錯誤,以至於無法完整收到「劃重點」的最大成效。
首先是出現了過多的重點顏色。雖然依「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意義」的觀念去劃
線很有條理,但當顏色進入到三個以上後,繽紛的色彩反而會在閱讀時顯得雜
亂,此時還不如在講義旁作出條例式的整理,或是畫個簡單的表格都較易於往
後的記憶。此外,在購買螢光筆之類的畫線工具時也最好挑選容易購得的廠牌
,才能避免「即使是黃色也出現多種不同色差的黃」的情況。
其次就是在劃重點時不懂得劃出專屬於「記憶階段」的字句,也就是說「重覆
性高、或用於解說理解的字句」完全不該和「無重覆性、且用於記憶的關鍵字
句」有著同樣的顏色。而在具體的實踐上,我們可以採用「第一遍閱讀先用較
淺的筆畫出重點,第二次閱讀用較深的筆畫出關鍵記憶點」的方法。
譬如說,在首次閱讀時先用較淺的筆劃過「被絲綢摩擦之玻璃棒所帶之電稱為
正電,被毛皮摩擦後之塑膠棒所帶之電稱為負電」的文字,而在進入第二次閱
讀時,省略掉重覆性的字句就能簡化成「絲綢、玻璃、正電,毛皮、塑膠、負
電」,在往的復習上便能快速喚醒記憶,無需再看已經理解的多餘文字。
以更詳細的敘述為例子的話,像是這麼長的文字又會更看重簡化能力:「從大
量的實驗中發現,當和外界孤立的兩個物體可以互相傳熱時(稱為熱接觸),
經過一段時間,兩物體的宏觀性質(可經由實驗直接測得的物理量,例如壓力
、體積等)將不再變化,這時我們說這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此後,如
果不受外界影響,這種熱平衡狀態將繼續保持下去。據此,我們可以下定義─
─處於熱平衡狀態的兩個物體,其客觀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
首先,「如果不受外界影響,這種熱平衡狀態將繼續保持下去」屬於前段「將
不再變化」的當然解釋,可以不劃入重點內;另外,「我們可以下定義──處
於熱平衡狀態的兩個物體,其客觀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也是觀察「熱平衡」
這樣的詞彙能夠輕易記住的概念,同樣不列入重點。所以第一階段的重點這時
應該只剩下「當和外界孤立的兩個物體可以互相傳熱時......這時我們
說這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
而在第二次的精讀時,這個不算復雜的概念更可以簡化成「熱接觸、宏觀性質
、將不再變化、熱平衡」這些關鍵專有名詞,往後翻閱到這個部份,只要看到
這些詞彙就能夠立刻喚醒記憶,同時大幅節省閱讀時間。如果行有餘力,還可
以將深色筆(和部份淺色筆)畫過的範圍全部轉移到一個檔案中,便能以更節
簡的篇幅來應付往後的各種考試。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p=2857
--
」的「地毯式」精讀,到了第二次則是「記憶式」的重點復習。理論上,從第
二次開始後的每次都應該是去蕪存菁的「記憶式」復習,而且完整翻閱的時間
也該是首次的一半甚至更少。至於有效縮短兩個階段間時間差異的關鍵,就在
於第二次閱讀時的「劃重點」功夫。
雖然「劃重點」講白了就是「將認為重要的觀念上色來加以突顯」,但我們仍
然會看到有人犯了兩種錯誤,以至於無法完整收到「劃重點」的最大成效。
首先是出現了過多的重點顏色。雖然依「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意義」的觀念去劃
線很有條理,但當顏色進入到三個以上後,繽紛的色彩反而會在閱讀時顯得雜
亂,此時還不如在講義旁作出條例式的整理,或是畫個簡單的表格都較易於往
後的記憶。此外,在購買螢光筆之類的畫線工具時也最好挑選容易購得的廠牌
,才能避免「即使是黃色也出現多種不同色差的黃」的情況。
其次就是在劃重點時不懂得劃出專屬於「記憶階段」的字句,也就是說「重覆
性高、或用於解說理解的字句」完全不該和「無重覆性、且用於記憶的關鍵字
句」有著同樣的顏色。而在具體的實踐上,我們可以採用「第一遍閱讀先用較
淺的筆畫出重點,第二次閱讀用較深的筆畫出關鍵記憶點」的方法。
譬如說,在首次閱讀時先用較淺的筆劃過「被絲綢摩擦之玻璃棒所帶之電稱為
正電,被毛皮摩擦後之塑膠棒所帶之電稱為負電」的文字,而在進入第二次閱
讀時,省略掉重覆性的字句就能簡化成「絲綢、玻璃、正電,毛皮、塑膠、負
電」,在往的復習上便能快速喚醒記憶,無需再看已經理解的多餘文字。
以更詳細的敘述為例子的話,像是這麼長的文字又會更看重簡化能力:「從大
量的實驗中發現,當和外界孤立的兩個物體可以互相傳熱時(稱為熱接觸),
經過一段時間,兩物體的宏觀性質(可經由實驗直接測得的物理量,例如壓力
、體積等)將不再變化,這時我們說這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此後,如
果不受外界影響,這種熱平衡狀態將繼續保持下去。據此,我們可以下定義─
─處於熱平衡狀態的兩個物體,其客觀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
首先,「如果不受外界影響,這種熱平衡狀態將繼續保持下去」屬於前段「將
不再變化」的當然解釋,可以不劃入重點內;另外,「我們可以下定義──處
於熱平衡狀態的兩個物體,其客觀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也是觀察「熱平衡」
這樣的詞彙能夠輕易記住的概念,同樣不列入重點。所以第一階段的重點這時
應該只剩下「當和外界孤立的兩個物體可以互相傳熱時......這時我們
說這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狀態」。
而在第二次的精讀時,這個不算復雜的概念更可以簡化成「熱接觸、宏觀性質
、將不再變化、熱平衡」這些關鍵專有名詞,往後翻閱到這個部份,只要看到
這些詞彙就能夠立刻喚醒記憶,同時大幅節省閱讀時間。如果行有餘力,還可
以將深色筆(和部份淺色筆)畫過的範圍全部轉移到一個檔案中,便能以更節
簡的篇幅來應付往後的各種考試。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p=2857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1-11-04T16:32
at 2011-11-04T16:32
By Barb Cronin
at 2011-11-06T20:29
at 2011-11-06T20:29
By George
at 2011-11-07T15:34
at 2011-11-07T15:34
By Adele
at 2011-11-11T23:30
at 2011-11-11T23:30
By Andrew
at 2011-11-13T08:43
at 2011-11-13T08:43
By Lucy
at 2011-11-16T14:37
at 2011-11-16T14:37
By Caroline
at 2011-11-17T05:41
at 2011-11-17T05:41
By Lily
at 2011-11-20T07:14
at 2011-11-20T07:14
By Charlotte
at 2011-11-22T21:41
at 2011-11-22T21:41
Related Posts
讀書技巧自我評估表
By Sandy
at 2011-11-02T08:20
at 2011-11-02T08:20
讀了後面 忘了前面
By Xanthe
at 2011-11-01T20:29
at 2011-11-01T20:29
上了大學
By Gilbert
at 2011-11-01T14:57
at 2011-11-01T14:57
上了大學
By Elizabeth
at 2011-11-01T10:11
at 2011-11-01T10:11
上了大學
By Megan
at 2011-10-31T23:10
at 2011-10-31T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