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8/17托福成績出來了!! - 英檢

By Noah
at 2008-09-03T22:52
at 2008-09-03T22:52
Table of Contents
白天趕著出門 所以來不及波準備心得
在這邊野人獻曝簡單分享一下
希望能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
[教材]
我用的是OG, BARRONS, 和一點點的KAPLAN
首先我的原則是 官方出的東西我一定要看
雖然大家都認為OG太簡單
但我認為了解ETS的出題方向和評分標準是基本要求
且OG有為數不少的聽力練習 我全都認真做過
裡面提供的寫作題庫也都有印下來看過
另外 他有附 SPEAKING 的考生答題範例
可以讓你清楚知道 怎樣的程度會拿到幾分 得高分的人都怎麼講
我覺得這些對我頗有幫助
不過大部時間我都主攻BARRONS
個人認為BARRONS內容相當豐富完整 是良好教材
尤其聽力比實際考題難一些 可用來增強實力
但閱讀和聽力部份 誠如版友所說 答案選項過於簡單
而ETS考題卻有很多"模棱兩可"的選項 不可不慎!
(閱讀部份我覺得KAPLAN的考題比較接近實際考試)
不過整體來說 我覺得BARRONS很有用
尤其是模擬光碟相當接近實際考試介面 (我覺得KAPLAN非常不像= =)
一定要把它的七份模擬考盡量寫完
[聽力]
在英文聽說讀寫中 我自認最弱的是聽力(但也不至於很差)
因為聽到快的我會怕 會慌
所以我的戰略是每天聽 盡量聽 把他當背景音樂一樣 逼自己習慣
連坐在車上都會放自己燒的聽力CD練習
平時也會上CNN or BBC 聽線上新聞
讓自己習慣外國人的速度和一些英國腔 (但考試時是沒遇到英國腔啦..)
BARRONS的聽力相當有水準 我一開始也是聽的犁黎辣辣 錯很多
但我一定確實檢討錯的題目 反覆聽不懂的部份 實在不懂才去看原文
看完之後還要再聽一次 習慣它的發音和速度
日積月累下來 一定會慢慢進步
還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要分析自己"容易錯的題型"是哪些?
聽力題型不外乎:
[Lecture]
1. What is this mainly about?
2. 主題的分類、特性、分布
3. 共同點、缺點、問題 (複選)
4. 講者的某句話or某語氣代表什麼?
5. 講者對主題所抱持的態度 (+/-)
6. 講者如何組織講課內容 (年代, 舉例, etc.)
7. 舉某例子的目的 (比較、支持、說明, etc.)
[Conversation]
1. 此對話的目的or問題
2. 某句話or某語氣代表什麼?
3. 對方的建議
4. 後續可能的行動
5. 教授的態度 (+/-)
了解了這些基本分類
就知道自己在聆聽時要特別注意哪些部份 哪些語氣
另外要訓練自己長時間的專注力 不可分心
不然很容易一晃神就MISS掉一些POINT..
(我常在星巴克練聽力 讓自己習慣吵雜的環境XD)
[閱讀]
閱讀的部份是我最逃避準備的 相當汗顏..
因為文章都又臭又長 我實在沒耐心完整做完一篇模考
常常都做幾題就QUIT了..XD
但我想 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是:
絕對不要一開始就認真看完整篇文章!! (時間不夠!!)
因為大部份的問題都是直接回去看那一段 就能回答
我建議一開始先快速瀏覽掃過整篇 知道他大概在說啥
然後就專攻題目 再依題目指示回文章段落找答案
但後面那種關於整篇的MAIN IDEA 或是SUMMARY的問題
就一定得老老實實快速把整篇看完 才能有正確的整體概念
所以"時間掌握"是很重要的 有時間的話最好是多練習比較好
(我自己因為練習太少 差點寫不完..相當驚險)
[口說]
因為之前的工作關係 常與國外單位接洽或接待外國教授
常有機會練習說英文 因此本身底子不錯
但剛開始接觸IBT口說也是相當ㄘㄨㄚˋ
我必須說 這真的跟日常會話是兩回事!!!
日常會話可以沒時間壓力的愛說啥就說啥
但考試時 你必須在短短15秒想出言之有物的內容 45秒內答完..囧
(還要扣除緊張發抖腦袋空白的時間XD)
我的方法是 先搜集常考題型 做出基本模版
這樣可以省去很多思考連接詞和介係詞的時間 XD
內容部份得就見真章了
我都用手機計時然後把自己的回答錄下來 反覆聽 檢討哪裡講不好
修正之後再重講一次錄下來 直到滿意為止
另外 多聽BARRONS提供的範例也很好
因為可以參考外國人會用什麼詞彙 如何組織答案
考試時聽完題目
馬上把想到的ITEM快速筆記下來
(ex: 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啥? 作者是誰? 喜歡的理由?)
深呼吸一口再答題 答題時按著筆記的提示依序講 不要怕
且盡量避免硬要把中文想法翻成英文
因為有些中文不容易直接翻英文! (文化差異)
與其花時間思考怎麼翻 還不如換個容易的說法!
反正ETS不會驗證你答案的真實性 愛怎麼掰就怎麼掰 條理清楚最重要!
[寫作]
因為之前準備GRE寫作花很多時間
相較之下 托福作文就簡單多了 我也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
但還是用BARRONS光碟練習了三四篇
基本上獨立寫作都有題庫 也都不難
整合寫作其實重點也是聽力 準備方式不贅述
文章可以慢慢看 因為答題時文章還會出現 所以不需死背內容
絕大部分的考題都是聽力和文章意見相左
所以找出"相異點"是很重要的 可能漏掉一點就會被扣很多分
至於文章內容則不需花太多篇幅重述
文章長度部分 我是聽說
整合型寫作只要寫到它建議的最大字數即可
但獨立寫作則是越長越好 似乎寫越長 高分機率越大(當然也是要看內容啦)
所以建議可以多練習速度 能力許可下寫越多越好
===============================================
我的準備時間大概總共是兩個月 (但前半個月很混)
不過因為我沒上班 時間很充沛 所以大概好好拼一個多月就OK了
我了解上班族的辛苦
如果邊上班邊準備 一定要把時間拉長!
每天固定讀一小時 勝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從來沒寫過心得文 如果寫不好請多包涵XD
希望能有一點點幫助!!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08-09-07T07:37
at 2008-09-07T07:37

By Olive
at 2008-09-11T01:25
at 2008-09-11T01:25

By Heather
at 2008-09-13T19:41
at 2008-09-13T19:41

By Adele
at 2008-09-18T18:03
at 2008-09-18T18:03

By Daph Bay
at 2008-09-20T11:14
at 2008-09-20T11:14

By Anthony
at 2008-09-23T05:07
at 2008-09-23T05:07

By Ina
at 2008-09-26T03:56
at 2008-09-26T03:56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09-27T16:39
at 2008-09-27T16:39

By Connor
at 2008-10-02T12:47
at 2008-10-02T12:47

By Todd Johnson
at 2008-10-06T02:16
at 2008-10-06T02:16

By Caitlin
at 2008-10-08T14:39
at 2008-10-08T14:39

By Ursula
at 2008-10-13T11:07
at 2008-10-13T11:07

By Dorothy
at 2008-10-17T09:37
at 2008-10-17T09:37

By Barb Cronin
at 2008-10-20T16:07
at 2008-10-20T16:07

By Yuri
at 2008-10-22T23:59
at 2008-10-22T23:59

By Ida
at 2008-10-27T13:22
at 2008-10-27T13:22

By Faithe
at 2008-11-01T05:54
at 2008-11-01T05:5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1-04T17:47
at 2008-11-04T17:47

By Irma
at 2008-11-07T12:58
at 2008-11-07T12:58

By Zora
at 2008-11-11T17:47
at 2008-11-11T17:47

By Rosalind
at 2008-11-15T07:43
at 2008-11-15T07:43

By Hedy
at 2008-11-15T18:26
at 2008-11-15T18:26

By Elizabeth
at 2008-11-20T11:23
at 2008-11-20T11:23

By Andrew
at 2008-11-22T11:52
at 2008-11-22T11:52

By Donna
at 2008-11-26T20:17
at 2008-11-26T20:17
Related Posts
建議組托福的讀書會嗎?

By Isabella
at 2008-09-03T20:23
at 2008-09-03T20:23
關於ibt價錢

By Joe
at 2008-09-03T17:49
at 2008-09-03T17:49
報名托福考試

By Victoria
at 2008-09-03T17:34
at 2008-09-03T17:34
請問托福和轉學考一起準備

By Kyle
at 2008-09-03T17:34
at 2008-09-03T17:34
關於longman 四合一

By Queena
at 2008-09-03T16:46
at 2008-09-03T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