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TS 考試心得 - 留學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1-25T02:41
at 2009-01-25T02:41
Table of Contents
去IDP拿了成績單,成績出乎意料的好,鑑於在版上獲益良多,寫個心得文分享一下。
[考試成績]
一戰:2008/9/6 L6.5 R5.5 W5.0 S5.5 overall 5.5
二戰:2009/1/10 L6.5 R7.5 W6.0 S7.0 overall 7.0
[背景]
私立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生活除了念英美法會用到英文,倒是沒有念過英文版的六法全書 ^^//~不過由於有些親戚在國外,加上大學時有在美式餐廳打工的經驗,所以對於說英文並不害怕,也在大三的暑假自己去過加拿大跟美國三個月。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英文還可以,除了單字太少的問題以外,一切都還應付得來,而單字也是我在準備考試時最大的問題。
從小到大,我算是比較會應付考試的人,考試技巧對我來說問題不大,我覺得做模擬考做幾次就可以抓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不過也因為這樣子,從小到大我每一個考試都是靠小聰明過關,在這一次遇到需要實力的IELTS、GMAT就嘗到很大的苦頭。
我一直覺得英文對我來說是個溝通工具,只要求能溝通即可,所以我把IELTS當做"考試"在"應付",也因此沒有要求自己去額外看或聽國外影集音樂,或是去網路上抓相關文章來看,我在考前就告訴自己把所有的教材看熟,等真的考不好再來想其他方法,不過前提是真的要熟。
[聽]
第一次準備的時候只做了一半的北語黑眼睛,加上三回的聽力模考就去考試,第一次的聽力成績應該說是超出預期。應付英國口音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差,因為一直以來我聽英文都是聽單字猜意思,所以就各別單字來說我覺得沒有差很多,而最重要的方法還是多聽讓自己熟悉,我在聽聽力的時候都會要求自己把題目用嘴巴小聲的念過一次,所以我的聽力題目上都會有很多的圈圈,我個人覺得念出來才有印象。要不然剛開始寫題目的時候,題目上是被我畫了很多的關鍵字沒錯,但後來發現沒有經過嘴念,聽到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已經出現了。
我用的教材就只有Cambridge 1~6、北語黑眼睛。使用的方法就是參考其他前人的方式,寫完題目,跟著譯文再聽一次(這時我會順便把不懂的單字圈起來方便等會兒查),等查完單字再聽一次,這一次通常就要能夠把題目都聽到。在做題目的時候我最常發生的錯誤就是the沒加、s沒加這種蠢問題,一整篇做完通常會發現4~5個錯誤,導致我在自己做題時只有兩三次能夠對到32題。
[讀]
這個部份對我就只是考驗單字量造成對文章了解的多寡,當初補習的時候也是學到先讀各段頭尾兩句抓文章大意,再來就題目回去找答案。不過在做過幾次模考以後,我發現我從小到大的習慣還是改不掉,所以我還是先看過一次題目,然後要求自己能記多少就記多少,接著開始讀文章,每一行都看,有印象的題目或是遇到關鍵字就回去填答案,這樣子的方式大概是我寫題目寫到第4回的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閱讀考試方式。
而接下來就是依照自己的方式一直做題目,做完以後開始查單字,然後就自己不確定但答對的題目跟錯誤的題目搞懂錯誤所在。其實在寫到8回以後會發現除了不同領域的專業單字不同外,很多單字的重複率會很高,基本上不用刻意去背就會記住。
在閱讀部份我有用一個我IELTS路上的第一個戰友提供的建宏出版的閱讀及Cambridge1~6,建宏那一本我覺得適合尚未找到自己閱讀方式的人看,可以了解到很多基礎的東西,但最終仍是要回到單字量。至於很多人提到關於T、F、NG的部份,個人覺得關鍵在於"不要自行延申文章內容",就跟寫作時寫task1一樣,不要加入自己意見跟想法,只要看文章有給的東西就好。
[寫]
我使用的教材是眾文高分寫作以及建宏的寫作(以上兩本書仍要感謝我的戰友提供)。眾文這本書整理了很多的題型,尤其是task1的部份它幾乎都囊括了;而建宏這一本真的是大推,因為它從寫作的架構、文法、單字、模版都寫得很透徹,是一本不只教導IELTS考試的書,是教寫英文文章的好物。我覺得這兩本反覆看完後,就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文章寫法,再背建宏裡給的同義單字(如:different、distinct、various),對付IELTS寫作是足夠的。
我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因為Task1遇到給定兩個時期一塊岩石的縱剖面圖,叫我描述比較兩時期的不同,我完全就傻住也寫不出來,所以成績不好。而對於Task2我的想法是內容重於形式,在建立起自己對task2的寫法後,能夠讓自己再往上一步的就是文章內容,並不是說一定要很有深度,但起碼是要合理、合邏輯,並清楚表達自己想法,這才是出國念書需要的能力。因此,多看題目多想讓自己熟悉ielts考試喜愛的題目是很重要的。
[說]
我本身並不怕講英文,差別只在於講的話題我熟不熟,所以運氣在Speaking的考試裡對我很重要。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我印象很深,我被問到的是描述一個你曾經到過的garden,這個問題我想都沒有想過,也湊不出兩分鐘的內容,想當然成績也是很差。不過我其實是知道自己如果被問到較理論的問題會比較容易發揮,像是商業、工作、環境、教育這些比較容易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領域,反之像是藝術、旅遊這些較需要感性描述的東西我會講不出來。我想,知道自已所擅長的領域還蠻重要,因為不管講什麼話題你都要盡量往你熟悉的領域帶,這樣是比較有機會讓自己多發言
的。我用的教材是 博識出版 如何準備IELTS口試,裡面整理了很多題目以及可以使用的相關單字,還是老話一句,背起來,就是你的。在補習班的時候,老師曾經指正過我的口說太口語化,可是我並沒有去改,反而是要求自己熟悉題目以及要自己想過。
[感想]
第二次考試前本來設定L7.0 R7.0 W6.0 S6.0,這樣子可以有6.5,先確定有學校念,而考完成績也跟預期差不多,只有在S部份意外的多了1分,才得以跳到7.0。不過在考完Listening的時候我已經知道自己不會有7.0,但是我有跟自己說既然來考了,就算單科考不好,我也要全部考完增加自己的臨場考試經驗值,才能夠以平常心考到最後,所以我認為心態跟節奏是還蠻重要的東西。
(第一次在版上發文,寫的很亂,純心得分享,希望多少有幫助)
--
[考試成績]
一戰:2008/9/6 L6.5 R5.5 W5.0 S5.5 overall 5.5
二戰:2009/1/10 L6.5 R7.5 W6.0 S7.0 overall 7.0
[背景]
私立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生活除了念英美法會用到英文,倒是沒有念過英文版的六法全書 ^^//~不過由於有些親戚在國外,加上大學時有在美式餐廳打工的經驗,所以對於說英文並不害怕,也在大三的暑假自己去過加拿大跟美國三個月。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英文還可以,除了單字太少的問題以外,一切都還應付得來,而單字也是我在準備考試時最大的問題。
從小到大,我算是比較會應付考試的人,考試技巧對我來說問題不大,我覺得做模擬考做幾次就可以抓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不過也因為這樣子,從小到大我每一個考試都是靠小聰明過關,在這一次遇到需要實力的IELTS、GMAT就嘗到很大的苦頭。
我一直覺得英文對我來說是個溝通工具,只要求能溝通即可,所以我把IELTS當做"考試"在"應付",也因此沒有要求自己去額外看或聽國外影集音樂,或是去網路上抓相關文章來看,我在考前就告訴自己把所有的教材看熟,等真的考不好再來想其他方法,不過前提是真的要熟。
[聽]
第一次準備的時候只做了一半的北語黑眼睛,加上三回的聽力模考就去考試,第一次的聽力成績應該說是超出預期。應付英國口音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差,因為一直以來我聽英文都是聽單字猜意思,所以就各別單字來說我覺得沒有差很多,而最重要的方法還是多聽讓自己熟悉,我在聽聽力的時候都會要求自己把題目用嘴巴小聲的念過一次,所以我的聽力題目上都會有很多的圈圈,我個人覺得念出來才有印象。要不然剛開始寫題目的時候,題目上是被我畫了很多的關鍵字沒錯,但後來發現沒有經過嘴念,聽到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已經出現了。
我用的教材就只有Cambridge 1~6、北語黑眼睛。使用的方法就是參考其他前人的方式,寫完題目,跟著譯文再聽一次(這時我會順便把不懂的單字圈起來方便等會兒查),等查完單字再聽一次,這一次通常就要能夠把題目都聽到。在做題目的時候我最常發生的錯誤就是the沒加、s沒加這種蠢問題,一整篇做完通常會發現4~5個錯誤,導致我在自己做題時只有兩三次能夠對到32題。
[讀]
這個部份對我就只是考驗單字量造成對文章了解的多寡,當初補習的時候也是學到先讀各段頭尾兩句抓文章大意,再來就題目回去找答案。不過在做過幾次模考以後,我發現我從小到大的習慣還是改不掉,所以我還是先看過一次題目,然後要求自己能記多少就記多少,接著開始讀文章,每一行都看,有印象的題目或是遇到關鍵字就回去填答案,這樣子的方式大概是我寫題目寫到第4回的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閱讀考試方式。
而接下來就是依照自己的方式一直做題目,做完以後開始查單字,然後就自己不確定但答對的題目跟錯誤的題目搞懂錯誤所在。其實在寫到8回以後會發現除了不同領域的專業單字不同外,很多單字的重複率會很高,基本上不用刻意去背就會記住。
在閱讀部份我有用一個我IELTS路上的第一個戰友提供的建宏出版的閱讀及Cambridge1~6,建宏那一本我覺得適合尚未找到自己閱讀方式的人看,可以了解到很多基礎的東西,但最終仍是要回到單字量。至於很多人提到關於T、F、NG的部份,個人覺得關鍵在於"不要自行延申文章內容",就跟寫作時寫task1一樣,不要加入自己意見跟想法,只要看文章有給的東西就好。
[寫]
我使用的教材是眾文高分寫作以及建宏的寫作(以上兩本書仍要感謝我的戰友提供)。眾文這本書整理了很多的題型,尤其是task1的部份它幾乎都囊括了;而建宏這一本真的是大推,因為它從寫作的架構、文法、單字、模版都寫得很透徹,是一本不只教導IELTS考試的書,是教寫英文文章的好物。我覺得這兩本反覆看完後,就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文章寫法,再背建宏裡給的同義單字(如:different、distinct、various),對付IELTS寫作是足夠的。
我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因為Task1遇到給定兩個時期一塊岩石的縱剖面圖,叫我描述比較兩時期的不同,我完全就傻住也寫不出來,所以成績不好。而對於Task2我的想法是內容重於形式,在建立起自己對task2的寫法後,能夠讓自己再往上一步的就是文章內容,並不是說一定要很有深度,但起碼是要合理、合邏輯,並清楚表達自己想法,這才是出國念書需要的能力。因此,多看題目多想讓自己熟悉ielts考試喜愛的題目是很重要的。
[說]
我本身並不怕講英文,差別只在於講的話題我熟不熟,所以運氣在Speaking的考試裡對我很重要。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我印象很深,我被問到的是描述一個你曾經到過的garden,這個問題我想都沒有想過,也湊不出兩分鐘的內容,想當然成績也是很差。不過我其實是知道自己如果被問到較理論的問題會比較容易發揮,像是商業、工作、環境、教育這些比較容易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領域,反之像是藝術、旅遊這些較需要感性描述的東西我會講不出來。我想,知道自已所擅長的領域還蠻重要,因為不管講什麼話題你都要盡量往你熟悉的領域帶,這樣是比較有機會讓自己多發言
的。我用的教材是 博識出版 如何準備IELTS口試,裡面整理了很多題目以及可以使用的相關單字,還是老話一句,背起來,就是你的。在補習班的時候,老師曾經指正過我的口說太口語化,可是我並沒有去改,反而是要求自己熟悉題目以及要自己想過。
[感想]
第二次考試前本來設定L7.0 R7.0 W6.0 S6.0,這樣子可以有6.5,先確定有學校念,而考完成績也跟預期差不多,只有在S部份意外的多了1分,才得以跳到7.0。不過在考完Listening的時候我已經知道自己不會有7.0,但是我有跟自己說既然來考了,就算單科考不好,我也要全部考完增加自己的臨場考試經驗值,才能夠以平常心考到最後,所以我認為心態跟節奏是還蠻重要的東西。
(第一次在版上發文,寫的很亂,純心得分享,希望多少有幫助)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Mary
at 2009-01-25T23:22
at 2009-01-25T23:22

By Michael
at 2009-01-30T08:45
at 2009-01-30T08:45

By Adele
at 2009-02-03T19:43
at 2009-02-03T19:43

By Madame
at 2009-02-05T03:31
at 2009-02-05T03:31

By Jacky
at 2009-02-09T10:04
at 2009-02-09T10:04
Related Posts
英國英式早餐集

By Thomas
at 2009-01-25T01:46
at 2009-01-25T01:46
倫敦短租(7/15-8/15)一個月左右

By Rae
at 2009-01-25T01:40
at 2009-01-25T01:40
under的選校

By Poppy
at 2009-01-25T00:16
at 2009-01-25T00:16
英國超市簡介

By Christine
at 2009-01-24T23:10
at 2009-01-24T23:10
要怎麼知道IELTS的writing Task1分數?

By Agatha
at 2009-01-24T21:11
at 2009-01-24T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