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Use Textbooks of Physics & Calculus - 學習
![Candice avatar](/img/cat2.jpg)
By Candice
at 2009-02-14T08:36
at 2009-02-14T08:36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是個人的自學經驗,參考就好。
雖然最初是針對普通物理和微積分而寫的,我目前學東西,
大約都是這個模式,即使是研究所以上的科目,也不會偏離太多。
這篇文章起因於,看到不少學弟妹在討論到底微積分和普通物理念哪本比較好,
例如:王博,蔣正明,賴樹聲,徐白,陳錫桓。。。等等。
我猜想,也許有個因素是,大家覺得看英文書太慢,而參考書起碼是中文的。
我以前就歷經過這種處境。
如果排除語言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就不存在,
因為幾乎任一本暢銷英文著作,都要比中文參考書好得多,
許多人質疑的詳細度、嚴謹度、精確度、完整性等問題,也都不會存在。
若是如此,你和我過去歷經的心情與處境是相同的。
只是當時,沒有人告訴我一個解決之道,或者,
我聽到的,不外乎是:
1.英文看久了就會習慣了,你大學四年都要讀原文書,不如多花點時間適應,
就當作是學英文,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看,頂多就是多花幾倍的時間罷了。
(其實這是很沒效率的做法,容後說明。)
2.啊所以你才要去找中譯本或中文參考書啊,這樣比較快。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覺得有比較快,反而浪費了更多時間。)
現在我的感受,已經全然不同。
這也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未來的新手,可以減少一點曲折。
繼續看下去以前,還是希望提醒你:
學習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每個人有適合她自己的方式。
將前人的經驗作為一種參考,培養出適合自己的能力,
並針對其優勢加以強化,會是比較有策略性的做法。
恩,那就開始了!
首先,你必須完全拋開你過去對閱讀學習的觀念。
我們在小學、國中、高中的教材及模式,其實很僵化。
在那個觀念裡,教材好像就是要全念,也因此課本不敢放太多東西,
參考書也是圍繞特定範圍打轉。
然後習題就是一題一題的寫。
事實上,你看過美國教材會發現取材非常豐富,
基本上,他就像是一本工具書(難道事實不應該是如此嘛?),
供你查閱,因此她不吝惜地去探討各種主題,理論的、生活化都有。
特別是後面的Index,非常完整而豐富,有什麼名詞不懂,卻又不知道在哪時,
用它就對了!
如果你過去不曾有這個習慣,現在就把它學起來。
接下來,你必須對自己做一點心理建設。
這對某些人來說,一開始也許非常困難。
無關智力或基礎,這是觀念、信心、態度的問題。
你要做的是:拋開沒有書本協助的不安感。
妳以前曾經對書本過於依賴,喪失了獨立探險的能力。
這不代表你沒有這個潛力。
但是如果你緊抓浮板不放,永遠學不會游泳。
要習慣面對陌生的環境。
陌生是學習的開始,所以不必害怕。
在安全熟悉的環境裡,只會讓你停滯不前。
現在,即使是面對全然陌生的主題,我還是不會逐字逐句去看一本書。
你也許可先思考一下你打算解決的問題,或者直接參考第一章後面的習題。
有沒有你能看得懂或感興趣的? 試著解決它。
如果你看不懂題目,可以先翻到前面找相關主題,(記得前面提過的index技巧)
(如果有需要,準備一台翻譯機能節省時間,)
針對不懂的名詞基本定義弄懂之後,再試著解決。
如果你還沒詳閱內文前,已經有能力解決問題,也許課文對你而言是不需要的。
不過,我相信即使這時候你去看課文,也會相當迅速。
在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該已經掌握了這個單元的重點所在。
比較一下,課文中的方法,和你的有沒有差異。有哪些優、缺點。
其實沒有這麼困難對不對? 當你覺得自己思考所得的東西,
和書本內容在平等的地位時,相信對你的自信與能力,會有所成長。
如果書本的觀點比較好,學起來,而且我相信你會印象深刻,
因為你嘗試過,所以更能欣賞別人作品的巧妙之處。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方法比較好,那也不錯,就按照你自己的。
這種嘗試與書本站在平等的地位對話的過程,
體驗過會是非常有趣的,且對自信的建立相當迅速。
即使一開始,可能不會立刻得心應手,但是成長的曲線卻是指數函數。
妳會愛上這種不斷自我突破的體驗。
當你遇上一個難題,獨立解決、克服,你花了別人十倍以上的時間。
妳會有回饋的。
妳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會成長十倍。
你的自信,更是以指數攀升。
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定義這些概念?
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哪些概念?妳能不能在看書以前猜得到?
不要小看自己的腦袋瓜,人類能通過演化的考驗,求生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沒有人系統化地去教小寶寶如何說話,他還是學會了。
數學式,是非常奇妙的語言,相較於文字,
她能以最簡潔的形式,暗示最多的資訊。
物理或微積分都是,先去看最後的式子,把書本蓋起來。
用你的直覺去感受一下它,試著建立圖像,看看能不能獨立得到這個結果。
然後才翻課本,對照答案。
如果你實在沒有對策,偷看一下前一兩行,然後把書本蓋起來再試試看。
整個過程可以是非常彈性,需要保留多少時間思考,完全由你決定。
美國的教科書(尤其類似普通物理和微積分這樣的初等學科),
習題通常都是極為簡單的,有很多類似題,有些問題太簡單可以直接跳過。
挑你覺得重要、有幫助的做做看。
(怎麼判斷? 憑你的直覺,對自己有信心點,嘗試幾次後,會發現越來越準確。)
做完之後,沒解答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得到答案,會覺得對照解答十分重要嗎?或者,妳有足夠的自信?
還是你有心虛的地方?如果有,找出來,將它弄清楚。
即使最後發現答案一樣,也不能忽略這個步驟。這個投資會值得。
而且,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真正學到新的東西。
妳能不看解答也有十足把握嗎?如果解答和你的不一樣呢?你覺得誰對誰錯?
記得,真正的戰場上,是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可以看的。
~
小插曲:
不是必要。
如果你已經習慣上述的做法,也許可以去參考看看這本小書,
作者:Polya 書名: How to Solve it
看看有沒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
我認為拿這本書來驗證自己的體驗,會比直接拿來讀要更好。
~
提升到這個階段時,你應該已經有能力,直接去看考古題,
而不事先去做完書本上的習題。我指的是,看懂題意。
如果做不出來,去查一下書中的內容,然後再解決它。
這樣妳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住該校系著重的重點,
以及這門科目的重點。
並且,不必浪費太多時間,重複做了好幾次類似的習題。
且由於,你原本就沒有事先知道書中有哪些內容,
每一個問題的第一次接觸,都是全然陌生的新題材。
即使在考場中出現,你也不會感到害怕。
因為你已經脫離了對熟悉環境的依賴。
考題是否是書中的問題,對你而言並沒有差別。
重要的是,解題必須涉及的概念,是否有新的梗?
今天就先談到這裡,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盲點,不完美,
是身為人類的極限,虛心向不同的人請教、討論、交流,
很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不要小看那些你覺得程度比你落後的人,
她可能無法幫你解決問題,卻能帶給妳需要的靈感,彌補你思考上的死角。
--
雖然最初是針對普通物理和微積分而寫的,我目前學東西,
大約都是這個模式,即使是研究所以上的科目,也不會偏離太多。
這篇文章起因於,看到不少學弟妹在討論到底微積分和普通物理念哪本比較好,
例如:王博,蔣正明,賴樹聲,徐白,陳錫桓。。。等等。
我猜想,也許有個因素是,大家覺得看英文書太慢,而參考書起碼是中文的。
我以前就歷經過這種處境。
如果排除語言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就不存在,
因為幾乎任一本暢銷英文著作,都要比中文參考書好得多,
許多人質疑的詳細度、嚴謹度、精確度、完整性等問題,也都不會存在。
若是如此,你和我過去歷經的心情與處境是相同的。
只是當時,沒有人告訴我一個解決之道,或者,
我聽到的,不外乎是:
1.英文看久了就會習慣了,你大學四年都要讀原文書,不如多花點時間適應,
就當作是學英文,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看,頂多就是多花幾倍的時間罷了。
(其實這是很沒效率的做法,容後說明。)
2.啊所以你才要去找中譯本或中文參考書啊,這樣比較快。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覺得有比較快,反而浪費了更多時間。)
現在我的感受,已經全然不同。
這也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未來的新手,可以減少一點曲折。
繼續看下去以前,還是希望提醒你:
學習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每個人有適合她自己的方式。
將前人的經驗作為一種參考,培養出適合自己的能力,
並針對其優勢加以強化,會是比較有策略性的做法。
恩,那就開始了!
首先,你必須完全拋開你過去對閱讀學習的觀念。
我們在小學、國中、高中的教材及模式,其實很僵化。
在那個觀念裡,教材好像就是要全念,也因此課本不敢放太多東西,
參考書也是圍繞特定範圍打轉。
然後習題就是一題一題的寫。
事實上,你看過美國教材會發現取材非常豐富,
基本上,他就像是一本工具書(難道事實不應該是如此嘛?),
供你查閱,因此她不吝惜地去探討各種主題,理論的、生活化都有。
特別是後面的Index,非常完整而豐富,有什麼名詞不懂,卻又不知道在哪時,
用它就對了!
如果你過去不曾有這個習慣,現在就把它學起來。
接下來,你必須對自己做一點心理建設。
這對某些人來說,一開始也許非常困難。
無關智力或基礎,這是觀念、信心、態度的問題。
你要做的是:拋開沒有書本協助的不安感。
妳以前曾經對書本過於依賴,喪失了獨立探險的能力。
這不代表你沒有這個潛力。
但是如果你緊抓浮板不放,永遠學不會游泳。
要習慣面對陌生的環境。
陌生是學習的開始,所以不必害怕。
在安全熟悉的環境裡,只會讓你停滯不前。
現在,即使是面對全然陌生的主題,我還是不會逐字逐句去看一本書。
你也許可先思考一下你打算解決的問題,或者直接參考第一章後面的習題。
有沒有你能看得懂或感興趣的? 試著解決它。
如果你看不懂題目,可以先翻到前面找相關主題,(記得前面提過的index技巧)
(如果有需要,準備一台翻譯機能節省時間,)
針對不懂的名詞基本定義弄懂之後,再試著解決。
如果你還沒詳閱內文前,已經有能力解決問題,也許課文對你而言是不需要的。
不過,我相信即使這時候你去看課文,也會相當迅速。
在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該已經掌握了這個單元的重點所在。
比較一下,課文中的方法,和你的有沒有差異。有哪些優、缺點。
其實沒有這麼困難對不對? 當你覺得自己思考所得的東西,
和書本內容在平等的地位時,相信對你的自信與能力,會有所成長。
如果書本的觀點比較好,學起來,而且我相信你會印象深刻,
因為你嘗試過,所以更能欣賞別人作品的巧妙之處。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方法比較好,那也不錯,就按照你自己的。
這種嘗試與書本站在平等的地位對話的過程,
體驗過會是非常有趣的,且對自信的建立相當迅速。
即使一開始,可能不會立刻得心應手,但是成長的曲線卻是指數函數。
妳會愛上這種不斷自我突破的體驗。
當你遇上一個難題,獨立解決、克服,你花了別人十倍以上的時間。
妳會有回饋的。
妳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會成長十倍。
你的自信,更是以指數攀升。
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定義這些概念?
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哪些概念?妳能不能在看書以前猜得到?
不要小看自己的腦袋瓜,人類能通過演化的考驗,求生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沒有人系統化地去教小寶寶如何說話,他還是學會了。
數學式,是非常奇妙的語言,相較於文字,
她能以最簡潔的形式,暗示最多的資訊。
物理或微積分都是,先去看最後的式子,把書本蓋起來。
用你的直覺去感受一下它,試著建立圖像,看看能不能獨立得到這個結果。
然後才翻課本,對照答案。
如果你實在沒有對策,偷看一下前一兩行,然後把書本蓋起來再試試看。
整個過程可以是非常彈性,需要保留多少時間思考,完全由你決定。
美國的教科書(尤其類似普通物理和微積分這樣的初等學科),
習題通常都是極為簡單的,有很多類似題,有些問題太簡單可以直接跳過。
挑你覺得重要、有幫助的做做看。
(怎麼判斷? 憑你的直覺,對自己有信心點,嘗試幾次後,會發現越來越準確。)
做完之後,沒解答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得到答案,會覺得對照解答十分重要嗎?或者,妳有足夠的自信?
還是你有心虛的地方?如果有,找出來,將它弄清楚。
即使最後發現答案一樣,也不能忽略這個步驟。這個投資會值得。
而且,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真正學到新的東西。
妳能不看解答也有十足把握嗎?如果解答和你的不一樣呢?你覺得誰對誰錯?
記得,真正的戰場上,是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可以看的。
~
小插曲:
不是必要。
如果你已經習慣上述的做法,也許可以去參考看看這本小書,
作者:Polya 書名: How to Solve it
看看有沒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
我認為拿這本書來驗證自己的體驗,會比直接拿來讀要更好。
~
提升到這個階段時,你應該已經有能力,直接去看考古題,
而不事先去做完書本上的習題。我指的是,看懂題意。
如果做不出來,去查一下書中的內容,然後再解決它。
這樣妳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住該校系著重的重點,
以及這門科目的重點。
並且,不必浪費太多時間,重複做了好幾次類似的習題。
且由於,你原本就沒有事先知道書中有哪些內容,
每一個問題的第一次接觸,都是全然陌生的新題材。
即使在考場中出現,你也不會感到害怕。
因為你已經脫離了對熟悉環境的依賴。
考題是否是書中的問題,對你而言並沒有差別。
重要的是,解題必須涉及的概念,是否有新的梗?
今天就先談到這裡,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盲點,不完美,
是身為人類的極限,虛心向不同的人請教、討論、交流,
很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不要小看那些你覺得程度比你落後的人,
她可能無法幫你解決問題,卻能帶給妳需要的靈感,彌補你思考上的死角。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Poppy avatar](/img/boy1.jpg)
By Poppy
at 2009-02-14T13:26
at 2009-02-14T13:26
![Frederica avatar](/img/cat3.jpg)
By Frederica
at 2009-02-17T01:47
at 2009-02-17T01:47
![James avatar](/img/boy2.jpg)
By James
at 2009-02-21T22:13
at 2009-02-21T22:13
![Steve avatar](/img/cat1.jpg)
By Steve
at 2009-02-22T03:16
at 2009-02-22T03:16
![Gary avatar](/img/cat2.jpg)
By Gary
at 2009-02-23T19:47
at 2009-02-23T19:47
![Gary avatar](/img/cat3.jpg)
By Gary
at 2009-02-24T04:10
at 2009-02-24T04:10
![Enid avatar](/img/cat4.jpg)
By Enid
at 2009-02-24T22:17
at 2009-02-24T22:17
![Harry avatar](/img/cat4.jpg)
By Harry
at 2009-02-27T21:13
at 2009-02-27T21:13
![Mason avatar](/img/cat5.jpg)
By Mason
at 2009-03-02T08:01
at 2009-03-02T08:01
![Cara avatar](/img/girl.jpg)
By Cara
at 2009-03-03T13:12
at 2009-03-03T13:12
![Gary avatar](/img/cat5.jpg)
By Gary
at 2009-03-05T18:45
at 2009-03-05T18:45
![Victoria avatar](/img/girl1.jpg)
By Victoria
at 2009-03-10T02:01
at 2009-03-10T02:01
![Lydia avatar](/img/girl2.jpg)
By Lydia
at 2009-03-14T21:56
at 2009-03-14T21:56
![Sandy avatar](/img/girl3.jpg)
By Sandy
at 2009-03-18T08:17
at 2009-03-18T08:17
![Zanna avatar](/img/girl4.jpg)
By Zanna
at 2009-03-18T14:34
at 2009-03-18T14:34
![William avatar](/img/dog1.jpg)
By William
at 2009-03-23T09:19
at 2009-03-23T09:19
![Victoria avatar](/img/girl5.jpg)
By Victoria
at 2009-03-26T10:50
at 2009-03-26T10:50
![Ophelia avatar](/img/dog2.jpg)
By Ophelia
at 2009-03-28T05:39
at 2009-03-28T05:39
![Delia avatar](/img/woman.jpg)
By Delia
at 2009-03-29T12:20
at 2009-03-29T12:20
![Noah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Noah
at 2009-03-31T01:06
at 2009-03-31T01:06
![Genevieve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Genevieve
at 2009-03-31T14:50
at 2009-03-31T14:50
![Margaret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Margaret
at 2009-04-03T12:44
at 2009-04-03T12:44
![Vanessa avatar](/img/cat1.jpg)
By Vanessa
at 2009-04-06T12:51
at 2009-04-06T12:51
![Eartha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Eartha
at 2009-04-06T15:28
at 2009-04-06T15:28
![Frederica avatar](/img/cat2.jpg)
By Frederica
at 2009-04-10T12:49
at 2009-04-10T12:49
![Harry avatar](/img/beaver.jpg)
By Harry
at 2009-04-10T18:47
at 2009-04-10T18:47
Related Posts
如何利用客運和火車上的時間?
![Edwina avatar](/img/girl1.jpg)
By Edwina
at 2009-02-13T21:36
at 2009-02-13T21:36
如何讓自己想念書
![Olive avatar](/img/dog1.jpg)
By Olive
at 2009-02-13T20:45
at 2009-02-13T20:45
看書與聽課?
![Kama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Kama
at 2009-02-13T20:30
at 2009-02-13T20:30
念書該先瀏覽再精讀?或是反之呢?
![Todd Johnson avatar](/img/cat3.jpg)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2-13T15:55
at 2009-02-13T15:55
念書該先瀏覽再精讀?或是反之呢?
![Ida avatar](/img/girl5.jpg)
By Ida
at 2009-02-13T14:30
at 2009-02-13T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