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NEWS]"小流氓文化"困擾英國 - 留學

By Hedwig
at 2009-04-15T06:06
at 2009-04-15T06: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Education 看板]
作者: handsomecat3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BBC NEWS]"小流氓文化"困擾英國
時間: Wed Apr 8 22:30:36 2009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low/newsid_4070000/newsid_4071000/407
1014.stm
"小流氓文化"困擾英國
英倫隨筆
BBC中文網記者 躍生
上周在英格蘭中部西約克郡發生的一起嚴重傷害兒童的案件引起公眾的普遍關注。
上星期二晚上,5歲男孩安東尼從自家的花園失蹤,當時他的媽媽正在廚房洗碗。后來,安東尼的表姐特蕾西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小樹林旁邊找到了他。安東尼對特蕾西說,一幫男孩和女孩在他的脖子上套了繩索,還把他綁在樹上。
警察在接到報案後發現安東尼身上多處受傷,脖子上的傷痕明顯與繩索的痕跡相吻合。
這不由地令人聯想到1993年在英格蘭中部發生的兩歲男孩詹姆士﹒巴爾傑被兩名10歲男孩從一個購物中心騙走并被謀殺的事件,人們深切意識到了安東尼遭遇危險的嚴重程度。
警察在調查中先後逮捕了五名11到12歲的少年,最後決定以嚴重傷害和妨礙司法的罪名起訴其中一名12歲的女孩。
Yob Culture
也許可以把安東尼的遭遇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但是許多評論人士指出,這是英國目前存在的所謂"小流氓文化"(Yob Culture)的一個極端案例。
"Yob"是近來在英國媒體上頻繁出現的一個詞。隨手打開一本英漢字典,上面的解釋是:[英俚]小家伙﹔小壞蛋﹔笨蛋。顯然,我們現在談論的"Yob"遠沒有這本字典形容得那麼可愛。
據說"Yob"這個詞是把"Boy"倒著寫得到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扭曲的男孩,行為粗野,沒有教養,有時甚至是暴力的。
當然,現在所說的"Yob"已經不僅指男孩,也指女孩。他們往往成群出現,遊蕩街頭,抽煙喝酒,吸食毒品,毀壞公物,以威脅和攻擊他人取樂。簡單地說,就是一幫滋事擾民危害社會的小流氓。
像五歲男孩安東尼受到嚴重身體傷害這樣的極端事件也許並不多見,但是小流氓們的行為往往足以使受害者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嚴重傷害。
"對人類尊嚴的極度蔑視"
16歲的貝奇﹒史密斯是曼城一所中學的女學生,上個月在家門口被一幫同校的學生打倒在地,失去知覺,由於頭部受傷而住院兩天。
肇事者用手機錄下了打人的全部過程,然後通過手機在校園裡傳播錄像。
打人沒有其他目的,據說這是手機時代新發明的一個取樂方式。
上個月在柴郡,一個送葬的車隊受到一幫少年的襲擊,成為引人注意的新聞。在送葬的車隊離開舉行葬禮的教堂前往墓地途中,一幫少年向車隊投擲木塊砸碎一輛汽車的車窗。這的確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柴郡警察局發言人形容這些小流氓的行為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度蔑視"。
具有這些惡劣行為的大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但他們的受害者則更多的是成年人。成年人面對這些孩子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承受著嚴重的精神傷害。
建築工之死
52歲的戴維﹒埃文斯是一位建築工人。今年二月份,他在英格蘭南部威爾特郡一個休閑中心的門外鋪設路面。一幫13到14歲的男孩朝他大唱"鮑勃建築工,……"(英國一個兒童木偶劇的主題曲)。
埃文斯起初並沒有在意,認為這只是善意的玩笑。但是後來孩子們開始朝他仍水果、塑料瓶和木塊,並開始更嚴重的言詞侮辱。埃文斯起身追趕,把三個孩子逼進休閑中心,推了其中兩個,擰了一個的鼻子。
孩子們報告校長和警察,指責埃文斯人身傷害。警察在訊問埃文斯的時候警告說,他可能面臨人身傷害罪的指控。第二天,埃文斯在家中自殺身亡。他在自殺前一天晚上對妻子說,他面臨指控,對不起公司,"無法再繼續下去"。
埃文斯的死令人惋惜。但面對小流氓的滋擾,有人表現出的態度會更強硬一些。
開槍的女教師
48歲的曼城女教師琳達﹒沃克長期受到小流氓騷擾,家里的汽車和花園經常遭到毀壞,還常常接到辱罵電話。琳達﹒沃克忍無可忍,最後用氣槍向幾個小流氓的腳下射擊,結果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首先,法庭認為琳達﹒沃克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她開槍射擊的人就是騷擾她的人。曼城警方同時指出,使用武器是極其嚴重的行為,是不能允許的。最後,琳達﹒沃克以斗毆罪和用武器製造恐懼與暴力的罪名被判處6個月監禁。
有一萬名公眾聯名請願,要求釋放琳達﹒沃克。英國首相布萊爾也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雖然英國上訴法院後來決定有條件釋放琳達﹒沃克,但是拒絕她就有關判決提出質疑。
埃文斯和琳達﹒沃克對付小流氓的方式顯然都不夠明智,也許都不具有普遍意義。大部分人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我的朋友艾倫一樣。
落荒而逃
有一天艾倫發現一幫十幾歲的小女孩把自己居住區域許多人家的塑料廢物回收箱都偷走,拿到附近一個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坐在裡面從坡上往下滑著玩。
艾倫拿著攝像機拍照,希望記錄下她們的破壞行為。她們發現以後馬上開始圍攻艾倫。大聲叫喊,"你為什麼要拍照,你有戀童癖嗎?你這樣做是犯法的。"
艾倫落荒而逃,孩子們瘋狂追趕,當然最後是跑掉了。如果被追上,後果很嚴重。一個風度翩翩的紳士被一群小女孩撕打,身心將受到極大損害。你敢還手嗎?請看埃文斯和琳達﹒沃克的下場,可能還會加上一個性侵犯的罪名。
原以為舉起攝像機就能產生威懾力的艾倫感到萬分沮喪:“不要小看這些小女孩,她們知道怎么對付你。”
"小流氓標誌"
小流氓們對廣大遵紀守法民眾造成的傷害自然引起人們的嚴重不滿,也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布萊爾領導的工黨在第三次當選連任之後,首先在女王講話中提出了建立"尊重文化"的核心主題,把清除"小流氓文化"放在了政府立法建議和施政計劃的主要位置。
政府顯然希望在法律法規方面多下功夫,布萊爾首相甚至明確支持倫敦東面一個名叫"藍水"(Bluewater)的購物中心禁止青少年穿連帽上衣戴棒球帽入內的做法。"藍水"認為,這兩項服裝屬於小流氓標誌,會令文明的購物公眾感到不安。
很多人認為這個禁令是可笑的,因為我們認識很多喜歡穿連帽上衣戴棒球帽的好孩子。但"藍水"的經驗是,一幫一群這種裝束的青少年使購物者感到恐懼,破壞了那裡的和諧氣氛。
加強對話
儘管政府希望以增強法規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許多人認為,小流氓現象已成文化,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單靠法規是不能解決的,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英國兒童學會政策主任凱希﹒埃文斯指出,尊重是相互的,不是靠立法能解決的。她還說,儘管目前對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可以採取發佈限制令等方法做出懲罰,但他們只是被告知不能去什麼地方,不能幹什麼,而沒有感覺到相互的尊重。
凱希﹒埃文斯說,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加強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間的對話。
社會問題專家亞歷山大﹒迪恩感慨地說,美國人類學家傑弗裡﹒格雷爾在50年前形容英格蘭是文明世界出現的最平和、禮貌、有序的社會,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恢復傳統
亞歷山大﹒迪恩說,目前一些英國城市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孩子不受管束地遊蕩街頭,毒品和槍支日益泛濫,少年懷孕率高居西歐榜首。
他為自己描繪的悲觀圖景做出解釋說,中產階級的退縮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他說,中產階級曾經是英國社會的良知,以勤勉自立和真誠可信的精神支撐了整個社會。但是,他們所信奉的價值觀現在往往被認為是過時、勢利和膚淺的,他們的那些注重儀表、保持克制和尊嚴的習慣也被當作嘲笑的對象。
當然,亞歷山大﹒迪恩的觀點和有關中產階級的論述可能有些偏頗,因為這些傳統的價值觀念顯然并不僅僅屬于中產階級。但是,傳統價值觀念的淡漠的確是一個令人關切的問題。
現在的許多青少年已經不再崇尚科學家和那些勤奮工作的人,而是把一夜成名腰纏萬貫的球星歌星當作崇拜偶像。盡管一些“天才球星”在場內外形同惡棍,一些“天才歌星”在歌詞中臟話連篇,孩子們還是覺得他們很“酷”。
毫無疑問,在加強制定和執行法律法規的同時,強調恢復傳統價值觀念肯定是解決目前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
如果你對本話題有什麼看法或者希望聯繫作者,請使用下表。
--------------------------------------------------------------------------------
網友評論:
這個問題在英國很常見吧. 在南安普頓也很嚴重, 經常有這些teenager攻擊外籍學生的事件, 甚至經常是在校園裡面! 其實英國社會不也宣傳著這樣一種文化麼? 從音樂, 到電影電視. 還有最近一直在推魯尼為偶像, 接替貝克漢姆.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產生這樣的結果, 是再正常不過的. 中國的教育是在於家庭, 學校和社會毫無責任. 現在的中小學校只是教一些沒用的知識, 追求升學率, 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基本上毫不關心, 完全依靠家庭的能力. 一些家長從下就灌輸給兒童一些不好的理念, 就會直接毀了一個青少年. 而西方很多國家正好相反,
家庭對於青少年成長無能為力, 社會通過立法剝奪了家庭教育的權力, 社會和學校完全對於青少年成長負責. 然而社會和學校只適合方向性的指導, 對於每個個體的具體的關照非常有限. 兩種做法都是極其極端的做法, 真正能夠融合這兩種方式的教育, 才能夠真正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有益.
lotto, Southampton
很多影片、音樂等宣揚暴力、霸氣的風氣,對青少年影響很深,他們的錯誤難以推卸,並及其嚴重!
姚先生, 中國,蘇州
我在英國求學已是四載,雖然沒有遇上他們要打我的程度,因為畢竟我身體很壯實,他們預料也打不過我,但是他們經常在靠近我的時候(這時他們往往騎在自行車上),對我大喊一聲,讓我嚇一跳。有時往我身上吐口水。這些行為真讓人可氣,往往影響人一整天的情緒。我採用的方法是馬上追上去(若我也騎在自行車上),對他也大喊,看誰的嗓門大。
我倒是不怎麼怕這些YOBS,但是我的妻子肯定吃不消他們,這害得我每次不得不去接送妻子上下班,如果她上晚上的班的話。總之,這班hooligans的確令人討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建議身材弱小者盡量遠離他們或結伴而行, 或者遇到騷擾時大聲呼叫,畢竟可從聲勢上壓倒他們,畢竟他們是小孩,還是有點害怕的。
oldq, Nottingham, UK.
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負責,不過有些家長自己教養就有問題,法律應該對家長的監護人責任問題有明確規定。
Chinese
上個月的時候,在維根,曼城西部的一個安靜漂亮的小鎮,一個Chinese takeaway
的中國店主被一幫yobs用棍棒毆打了15分鐘,他的女朋友就這樣看著這個店主被毆打致死而無力相助。事後英國媒體給予了相對廣泛的報道,但僅此而已,沒有任何後繼報道。英國媒體報道中國店主被打死的事件基本上是基於對yobs的擔心,而對於中國店主的死顯得漠不關心。這根同時期發生的英國年輕母親被搶劫犯刀刺致重傷的事件形成了鮮明對比。那起事件幾乎天天都有後繼報道,還有很多人捐款送花,警察局和政府的人也頻頻亮相,誓言旦旦的說要緝拿嫌犯歸案。在我所居住的Nottingham, yobs gangs
滿街都是,他們天天在街上遊蕩,不需要上學,也不需要工作,專門沒事找事兒。一天晚上就在我樓下,兩幫yobs群毆,把其中一伙人的車砸爛,房子玻璃也砸破了。我拿起電話報警,警察問"他們是不是還在繼續打?"我說兩分鐘以前已經停止了。結果過了40分鐘之後一輛警車才翩翩來遲,估計他們來了也沒什麼用了。Nottingham 大學特地給國際學生,尤其是住在Beeston的中國學生寫信,告誡他們最好出門結伴,不要早出晚歸,也不要走偏僻道路,因為很多中國學生被yobs騷擾,甚至搶劫。我認識的一個中國女生走(編輯注:此處出現一些亂碼)歲出頭的yobs
搶走了手提包,那幫小子們一邊跑一邊還回頭罵 bitch 。至於Bradford, 那就更可怕了,一個中國男學生被4個yobs (英籍巴基斯坦)攔路搶劫,搶完了還要毆打他取樂。另外一個女學生就在學校宿舍門口被搶了手機和包,當我陪她去警察局做口錄的候,那個警察說,你們千萬別在這個城市待著,這是個非常可怕的(horrible)地方。說的時候一臉無奈。他還很認真地告誡我們,當有人搶劫你的時候,一定不要反抗,否則有可能被他們嚴重傷害。已經有很多人被那些yobs用刀捅致重傷。我很慶幸我快要離開英國了。作為一個學生,我沒錢住到富人區,所以真的是已經fed
up with 那些討厭的yobs了。
Michael, UK
小孩子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大人不要成為讓他們繼續犯罪的幫兇,這種過度的自由所產生的罪惡,現在果然發生在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觀念可以約束的小孩身上。英國是否該讓法定的成熟年齡下降?
未署名
既然已經成為文化,那就不應該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是由於法律的鬆懈與教育的脫節。教育當然是根本了,英國的家長完全忽略對孩子的教育,不管自己年齡多大,不管生活能力如何,一味的生孩子。用一句粗俗的話就是,只管生不管養。當然英國家長的文化水平也導致了他們無法教育他們的下一代。英國的法律鬆懈也是一個原因,也許英國本想依靠自己國民的自覺來維持社會治安,導致了現在英國社會治安的混亂,在英國殺人罪也就是2-3年的監禁,像這種流氓行為也就幾個星期,幾個月。無關痛痒。不過現在英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希望能有所꜊齔翩C
Dori, UK
英國是發達國家,這體現在經濟上,也更體現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上,英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是走在世界各國前列的,對青少年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中國有一個詞,叫做"適度",任何事情都是有個度,過了度,就起了反作用,正所謂適得其反.英國的未成年人法律規定了家長,教師,社會不能體罰或者打罵青少年,保護了他們人身安全.但同時也讓他們失去了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課,那就是無論是誰,犯錯就會受到懲罰.
現在人們看到是是yobs,10年後,英國的問題將是tludas!這樣的問題,絕對不是文明進步的結果,而是文明偏痴的結果.看看英國,保護未成年人,結果導致未成年人對"人類尊嚴"發起挑戰.保護鳥類,結果成群的鴨子海鳥生活在你的週圍,僅鳥糞清理就是一項可怕的工作.如此如此,這樣因偏痴造成的問題還少麼?我認為,到了檢討我們已有法律法規的時候了,到了發達社會文明真正進步的時候了.
nine, uk,wales
以上的幾位似乎是中國人的家伙,你們缺乏中國人的謙卑.小流氓在中國也同樣存在(身為一個中國學生我對此十分清楚),以強硬的教育形式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但同樣不可以放任其發展下去,不然其後果是嚴重的.政府的教育機構應該作出行動了.我們是人類,不是猴子,我們有我們的道德規範,而且對所有人都適用,我不願在未來,也許是十幾年之後,看到有的人具有人的外表,卻長著猴子大腦的人,用猴子的方式去解決他所遇到的所有問題.
未署名, 中國
這種事在新西蘭也的確發生。(英文原文:this is turely happened in New Zealand.)
Kevin, New Zealand, Auckland
我是一個魚條店的東主,我在英國南部一個小鎮,這裡的治安很不錯,但是有YOBS的麻煩,儘管警察局就在幾步之遙,警察都經常來買東西。
jesse, 英國
這一切令人想起電影大師寇比力克的經典名作《A CLOCKWORK ORANGE》(發條橙),不能有效管束小流氓, 將來就成為無法無天的狂魔!!
KSK, MACAU
在英國的一些大中型城市,這種teenager成群結隊擾亂社會公眾秩序的情況比較嚴重,像nottingham,有的時候車裡放有香煙,那些小孩子就砸壞玻璃,取走裡面的香煙。還有的就跟在你的背後一直辱罵,有的時候真不知道該不該去教訓他們,打過他們之後反而感覺他們都是小孩子,對他們動手有點過火,但是不教訓他們的話受傷害的就是自己,長此以往的話,他們的行為依舊得不到有力的約束,畢竟會成為社會的一個大問題,而且直接影響了英國整個社會給人的印象還有社會的風氣,政府應該在社區組織一些個人或者機構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並且要起到監督作用。
ray, nottingham
鐵不打不成器。本人提倡適度的體罰,兼思想品德教育政策。以上的現象不過是文明的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帶來的負面反應而已。在家中管教孩子偶爾動下手腳就成了瘧童,在學校體罰更是個大罪.試問在這樣的框框裡怎能給孩子威懾的力量。久而久之,目中無人,沒約束,沒教養是必然的結果。英國的高等教育確實高於我們中國,但是基礎教育真的比我們差多了,尤其是在小學到中學,正是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樣的時期不施以壓力和品德教育,成形後還能如何。中國有古訓,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英國人真應該好好學學。
Ming, Northampton,uk
他們豈止罵人,打人,到處惹事.這些膽大包天,沒有管教的家伙還真正地犯罪!!我和我的HOUSEMATES晚上去對門的朋友家吃火鍋,回家就發現家裡被翻了個遍,丟了兩台筆記本電腦.所有存在電腦裡英國的照片和學習資料,作業和論文全沒了.而這樣的事情在我住的城市SOUTHAMPTON平均每個月都有.英國政府當時為吸引外國留學生還說自己國家有多安全呢,現在英國的媒體還報道我們中國什麼兒童家庭受虐,真是搞笑.他們應該學習咱中國管孩子的方法才對.
tanya, UK
2003年8月的一天,我回家吃午飯,剛剛從車裡出來,迎面來了四個小子,大概13,4歲,都騎著自行車,見我後大聲喊"xxxx
CHINESE!(x中國人)",一邊罵一邊哈哈大笑,騎車跑了。我被氣暈了,本能地追了上去,但是徒勞的,我那能追得上這幾個渾小子。我回到車上,調轉頭追上去,在不遠的一個街口追上了。當我一個急煞車,跳下來時,他們大吃一驚,顯然沒想到我會追上來。三個跑遠了,一個扔下自行車跑了。他們看準我跑不過他們,跟我保持30-40米的距離,一邊罵一邊哈哈大笑,跟我玩起貓和老鼠的遊戲,我不知該怎麼辦了(事實上我就是抓住他們也不知該怎麼辦)。過路人告訴我應該報告警察,撥打999,警察聽後說,幾個孩子在街上叫罵,不算緊急情況,他們管不了。我沒招了,突딊M看見地上的自行車,我有主意了。我把自行車放到我車上開走了,氣得沒回家吃飯,又去上班了。大概一小時後,妻子打來電話,問我犯什麼事兒了,有兩個警察到家裡找我。我回到家,這兩個警察說有幾個孩子報案,說我無端追趕他們,還搶劫了一輛自行車。我說明事情原委,他們馬上打電話回警察局,讓扣留這幾個小子,然後說很遺憾發生這種事,問我想怎樣解決,我說自行車還給他們,要批評教育,……(編輯注:此處出現一些亂碼。),並開車送這幾個小子回家,和家長面談,我在筆錄上簽了字,帶著警車招搖到學校取自行車。晚上說起這事,妻子說我多事,兒ꐊl說我就是追上了,也決不能動手,否則就是犯罪,另外我不一定能打過這四個小子,但他可以。兒子上高中,是足球運動員,兼練拳擊和健美,說他有一大幫英國朋友,曾幾次隻身把幾個小流氓打得求饒,有一次一個好事者報告了警察,在警察局問清原由後,也就算了。他說孩子可以打孩子,但大人絕對不能。我是第一次聽他說還有這些經歷,只好說都不能動手,只能報告警察。三天後,我接到警察的信和一個記錄表,有那幾個小子的犯罪記錄號。大約一個月後,我接到一個犯罪受害者幫助組織的信,談到很遺憾地得知我成為一個犯罪的受害者,如果精神上受到刺激傷害ꄊA他們可以免費提供諮詢幫助,讓人感到很好笑。故事還沒完,後來我又碰到其中一個小流氓,老遠給我做下流手勢,我沒答理,回家找出那張記錄表,給警察局打電話。大約一個月後,我接到同一個犯罪受害者幫助組織的信,內容完全相同,估計警察又家訪過一次。
西華, 英國
澳洲也是一樣.人們看到三五成群的小流氓就怕.好像政府沒有什麼辦法.在家裡父母不敢管.學校更沒什麼辦法.在墨爾本%30的人在家都敢到不安全.殺人搶劫的都是這幫人.法律對他們沒什麼作用.西方國家真應該學學新加坡.
老悉尼, 澳大利亞
我認為這是部分英國人太放縱自己的孩子的緣故。他們對後代的寬恕態度超越了應該有的限度,導致孩子門開始無法無天。 中部地區有個中餐館老板,老被小流氓騷擾,有天氣憤不過,出去追趕他們,結果被圍著毆打,並中了幾棍golf棍,肝臟暴烈,奄奄一息。老板手下一個大廚氣憤不過,提刀趕來,劈死了其中一個帶頭的。
這個事情其實應該公平的報道。然而,考文垂的地方報紙卻只訪問了被劈死的少年的父母。報紙就只取他父母的言論,把那小流氓描繪成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把這個可憐的中國人描繪成一個該死的殺人犯,對該地區華人影響巨大,但他們一點歉意都沒有! 試問英國人這樣對待這些事,把好人當壞人,壞人受保護。如何看出他們能在一代之內改善這種狀況?現在他們受到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報應而已。
billyboy, 英國
這些小流氓在英國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年齡在12-13歲左右。幾年以前就已經對留英亞洲人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威脅。我自己和朋友都有過幾次親身體會。他們以起哄,取笑為樂趣,毫無廉恥地跟你要煙,要錢。他們自以為大,目中無人,更不要說尊老愛幼的品德了。對我們這些亞洲人更不放在眼裡。現在這些小流氓文化終於泛濫到自己社會表層,成為英國政府和人民關注的問題,令人感到欣慰。英國政府應該積極地明智地利用整治這些小流氓文化機會,帶動整個國家重新樹立文明和品德風尚。否則,英國的未來令人擔憂。
lingL, UK
沒錯!我是一名外國學生,在曼城生活了兩年。那些戴棒球帽的家伙就是那個樣子,我住所附近的汽車站玻璃亭至少每個月就被小流氓打碎一次。(英文原文:True! I'm an overseas student and I've been living in Manchester for 2 years. These baseball-cap guys are exactly as described. The glass-made bus stop near where I live gets broken by Yobs at least once a month!)
--
作者: handsomecat3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BBC NEWS]"小流氓文化"困擾英國
時間: Wed Apr 8 22:30:36 2009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low/newsid_4070000/newsid_4071000/407
1014.stm
"小流氓文化"困擾英國
英倫隨筆
BBC中文網記者 躍生
上周在英格蘭中部西約克郡發生的一起嚴重傷害兒童的案件引起公眾的普遍關注。
上星期二晚上,5歲男孩安東尼從自家的花園失蹤,當時他的媽媽正在廚房洗碗。后來,安東尼的表姐特蕾西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小樹林旁邊找到了他。安東尼對特蕾西說,一幫男孩和女孩在他的脖子上套了繩索,還把他綁在樹上。
警察在接到報案後發現安東尼身上多處受傷,脖子上的傷痕明顯與繩索的痕跡相吻合。
這不由地令人聯想到1993年在英格蘭中部發生的兩歲男孩詹姆士﹒巴爾傑被兩名10歲男孩從一個購物中心騙走并被謀殺的事件,人們深切意識到了安東尼遭遇危險的嚴重程度。
警察在調查中先後逮捕了五名11到12歲的少年,最後決定以嚴重傷害和妨礙司法的罪名起訴其中一名12歲的女孩。
Yob Culture
也許可以把安東尼的遭遇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但是許多評論人士指出,這是英國目前存在的所謂"小流氓文化"(Yob Culture)的一個極端案例。
"Yob"是近來在英國媒體上頻繁出現的一個詞。隨手打開一本英漢字典,上面的解釋是:[英俚]小家伙﹔小壞蛋﹔笨蛋。顯然,我們現在談論的"Yob"遠沒有這本字典形容得那麼可愛。
據說"Yob"這個詞是把"Boy"倒著寫得到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扭曲的男孩,行為粗野,沒有教養,有時甚至是暴力的。
當然,現在所說的"Yob"已經不僅指男孩,也指女孩。他們往往成群出現,遊蕩街頭,抽煙喝酒,吸食毒品,毀壞公物,以威脅和攻擊他人取樂。簡單地說,就是一幫滋事擾民危害社會的小流氓。
像五歲男孩安東尼受到嚴重身體傷害這樣的極端事件也許並不多見,但是小流氓們的行為往往足以使受害者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嚴重傷害。
"對人類尊嚴的極度蔑視"
16歲的貝奇﹒史密斯是曼城一所中學的女學生,上個月在家門口被一幫同校的學生打倒在地,失去知覺,由於頭部受傷而住院兩天。
肇事者用手機錄下了打人的全部過程,然後通過手機在校園裡傳播錄像。
打人沒有其他目的,據說這是手機時代新發明的一個取樂方式。
上個月在柴郡,一個送葬的車隊受到一幫少年的襲擊,成為引人注意的新聞。在送葬的車隊離開舉行葬禮的教堂前往墓地途中,一幫少年向車隊投擲木塊砸碎一輛汽車的車窗。這的確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柴郡警察局發言人形容這些小流氓的行為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度蔑視"。
具有這些惡劣行為的大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但他們的受害者則更多的是成年人。成年人面對這些孩子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承受著嚴重的精神傷害。
建築工之死
52歲的戴維﹒埃文斯是一位建築工人。今年二月份,他在英格蘭南部威爾特郡一個休閑中心的門外鋪設路面。一幫13到14歲的男孩朝他大唱"鮑勃建築工,……"(英國一個兒童木偶劇的主題曲)。
埃文斯起初並沒有在意,認為這只是善意的玩笑。但是後來孩子們開始朝他仍水果、塑料瓶和木塊,並開始更嚴重的言詞侮辱。埃文斯起身追趕,把三個孩子逼進休閑中心,推了其中兩個,擰了一個的鼻子。
孩子們報告校長和警察,指責埃文斯人身傷害。警察在訊問埃文斯的時候警告說,他可能面臨人身傷害罪的指控。第二天,埃文斯在家中自殺身亡。他在自殺前一天晚上對妻子說,他面臨指控,對不起公司,"無法再繼續下去"。
埃文斯的死令人惋惜。但面對小流氓的滋擾,有人表現出的態度會更強硬一些。
開槍的女教師
48歲的曼城女教師琳達﹒沃克長期受到小流氓騷擾,家里的汽車和花園經常遭到毀壞,還常常接到辱罵電話。琳達﹒沃克忍無可忍,最後用氣槍向幾個小流氓的腳下射擊,結果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首先,法庭認為琳達﹒沃克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她開槍射擊的人就是騷擾她的人。曼城警方同時指出,使用武器是極其嚴重的行為,是不能允許的。最後,琳達﹒沃克以斗毆罪和用武器製造恐懼與暴力的罪名被判處6個月監禁。
有一萬名公眾聯名請願,要求釋放琳達﹒沃克。英國首相布萊爾也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雖然英國上訴法院後來決定有條件釋放琳達﹒沃克,但是拒絕她就有關判決提出質疑。
埃文斯和琳達﹒沃克對付小流氓的方式顯然都不夠明智,也許都不具有普遍意義。大部分人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我的朋友艾倫一樣。
落荒而逃
有一天艾倫發現一幫十幾歲的小女孩把自己居住區域許多人家的塑料廢物回收箱都偷走,拿到附近一個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坐在裡面從坡上往下滑著玩。
艾倫拿著攝像機拍照,希望記錄下她們的破壞行為。她們發現以後馬上開始圍攻艾倫。大聲叫喊,"你為什麼要拍照,你有戀童癖嗎?你這樣做是犯法的。"
艾倫落荒而逃,孩子們瘋狂追趕,當然最後是跑掉了。如果被追上,後果很嚴重。一個風度翩翩的紳士被一群小女孩撕打,身心將受到極大損害。你敢還手嗎?請看埃文斯和琳達﹒沃克的下場,可能還會加上一個性侵犯的罪名。
原以為舉起攝像機就能產生威懾力的艾倫感到萬分沮喪:“不要小看這些小女孩,她們知道怎么對付你。”
"小流氓標誌"
小流氓們對廣大遵紀守法民眾造成的傷害自然引起人們的嚴重不滿,也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布萊爾領導的工黨在第三次當選連任之後,首先在女王講話中提出了建立"尊重文化"的核心主題,把清除"小流氓文化"放在了政府立法建議和施政計劃的主要位置。
政府顯然希望在法律法規方面多下功夫,布萊爾首相甚至明確支持倫敦東面一個名叫"藍水"(Bluewater)的購物中心禁止青少年穿連帽上衣戴棒球帽入內的做法。"藍水"認為,這兩項服裝屬於小流氓標誌,會令文明的購物公眾感到不安。
很多人認為這個禁令是可笑的,因為我們認識很多喜歡穿連帽上衣戴棒球帽的好孩子。但"藍水"的經驗是,一幫一群這種裝束的青少年使購物者感到恐懼,破壞了那裡的和諧氣氛。
加強對話
儘管政府希望以增強法規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許多人認為,小流氓現象已成文化,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單靠法規是不能解決的,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英國兒童學會政策主任凱希﹒埃文斯指出,尊重是相互的,不是靠立法能解決的。她還說,儘管目前對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可以採取發佈限制令等方法做出懲罰,但他們只是被告知不能去什麼地方,不能幹什麼,而沒有感覺到相互的尊重。
凱希﹒埃文斯說,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加強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間的對話。
社會問題專家亞歷山大﹒迪恩感慨地說,美國人類學家傑弗裡﹒格雷爾在50年前形容英格蘭是文明世界出現的最平和、禮貌、有序的社會,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恢復傳統
亞歷山大﹒迪恩說,目前一些英國城市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孩子不受管束地遊蕩街頭,毒品和槍支日益泛濫,少年懷孕率高居西歐榜首。
他為自己描繪的悲觀圖景做出解釋說,中產階級的退縮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他說,中產階級曾經是英國社會的良知,以勤勉自立和真誠可信的精神支撐了整個社會。但是,他們所信奉的價值觀現在往往被認為是過時、勢利和膚淺的,他們的那些注重儀表、保持克制和尊嚴的習慣也被當作嘲笑的對象。
當然,亞歷山大﹒迪恩的觀點和有關中產階級的論述可能有些偏頗,因為這些傳統的價值觀念顯然并不僅僅屬于中產階級。但是,傳統價值觀念的淡漠的確是一個令人關切的問題。
現在的許多青少年已經不再崇尚科學家和那些勤奮工作的人,而是把一夜成名腰纏萬貫的球星歌星當作崇拜偶像。盡管一些“天才球星”在場內外形同惡棍,一些“天才歌星”在歌詞中臟話連篇,孩子們還是覺得他們很“酷”。
毫無疑問,在加強制定和執行法律法規的同時,強調恢復傳統價值觀念肯定是解決目前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
如果你對本話題有什麼看法或者希望聯繫作者,請使用下表。
--------------------------------------------------------------------------------
網友評論:
這個問題在英國很常見吧. 在南安普頓也很嚴重, 經常有這些teenager攻擊外籍學生的事件, 甚至經常是在校園裡面! 其實英國社會不也宣傳著這樣一種文化麼? 從音樂, 到電影電視. 還有最近一直在推魯尼為偶像, 接替貝克漢姆.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產生這樣的結果, 是再正常不過的. 中國的教育是在於家庭, 學校和社會毫無責任. 現在的中小學校只是教一些沒用的知識, 追求升學率, 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基本上毫不關心, 完全依靠家庭的能力. 一些家長從下就灌輸給兒童一些不好的理念, 就會直接毀了一個青少年. 而西方很多國家正好相反,
家庭對於青少年成長無能為力, 社會通過立法剝奪了家庭教育的權力, 社會和學校完全對於青少年成長負責. 然而社會和學校只適合方向性的指導, 對於每個個體的具體的關照非常有限. 兩種做法都是極其極端的做法, 真正能夠融合這兩種方式的教育, 才能夠真正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有益.
lotto, Southampton
很多影片、音樂等宣揚暴力、霸氣的風氣,對青少年影響很深,他們的錯誤難以推卸,並及其嚴重!
姚先生, 中國,蘇州
我在英國求學已是四載,雖然沒有遇上他們要打我的程度,因為畢竟我身體很壯實,他們預料也打不過我,但是他們經常在靠近我的時候(這時他們往往騎在自行車上),對我大喊一聲,讓我嚇一跳。有時往我身上吐口水。這些行為真讓人可氣,往往影響人一整天的情緒。我採用的方法是馬上追上去(若我也騎在自行車上),對他也大喊,看誰的嗓門大。
我倒是不怎麼怕這些YOBS,但是我的妻子肯定吃不消他們,這害得我每次不得不去接送妻子上下班,如果她上晚上的班的話。總之,這班hooligans的確令人討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建議身材弱小者盡量遠離他們或結伴而行, 或者遇到騷擾時大聲呼叫,畢竟可從聲勢上壓倒他們,畢竟他們是小孩,還是有點害怕的。
oldq, Nottingham, UK.
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負責,不過有些家長自己教養就有問題,法律應該對家長的監護人責任問題有明確規定。
Chinese
上個月的時候,在維根,曼城西部的一個安靜漂亮的小鎮,一個Chinese takeaway
的中國店主被一幫yobs用棍棒毆打了15分鐘,他的女朋友就這樣看著這個店主被毆打致死而無力相助。事後英國媒體給予了相對廣泛的報道,但僅此而已,沒有任何後繼報道。英國媒體報道中國店主被打死的事件基本上是基於對yobs的擔心,而對於中國店主的死顯得漠不關心。這根同時期發生的英國年輕母親被搶劫犯刀刺致重傷的事件形成了鮮明對比。那起事件幾乎天天都有後繼報道,還有很多人捐款送花,警察局和政府的人也頻頻亮相,誓言旦旦的說要緝拿嫌犯歸案。在我所居住的Nottingham, yobs gangs
滿街都是,他們天天在街上遊蕩,不需要上學,也不需要工作,專門沒事找事兒。一天晚上就在我樓下,兩幫yobs群毆,把其中一伙人的車砸爛,房子玻璃也砸破了。我拿起電話報警,警察問"他們是不是還在繼續打?"我說兩分鐘以前已經停止了。結果過了40分鐘之後一輛警車才翩翩來遲,估計他們來了也沒什麼用了。Nottingham 大學特地給國際學生,尤其是住在Beeston的中國學生寫信,告誡他們最好出門結伴,不要早出晚歸,也不要走偏僻道路,因為很多中國學生被yobs騷擾,甚至搶劫。我認識的一個中國女生走(編輯注:此處出現一些亂碼)歲出頭的yobs
搶走了手提包,那幫小子們一邊跑一邊還回頭罵 bitch 。至於Bradford, 那就更可怕了,一個中國男學生被4個yobs (英籍巴基斯坦)攔路搶劫,搶完了還要毆打他取樂。另外一個女學生就在學校宿舍門口被搶了手機和包,當我陪她去警察局做口錄的候,那個警察說,你們千萬別在這個城市待著,這是個非常可怕的(horrible)地方。說的時候一臉無奈。他還很認真地告誡我們,當有人搶劫你的時候,一定不要反抗,否則有可能被他們嚴重傷害。已經有很多人被那些yobs用刀捅致重傷。我很慶幸我快要離開英國了。作為一個學生,我沒錢住到富人區,所以真的是已經fed
up with 那些討厭的yobs了。
Michael, UK
小孩子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大人不要成為讓他們繼續犯罪的幫兇,這種過度的自由所產生的罪惡,現在果然發生在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觀念可以約束的小孩身上。英國是否該讓法定的成熟年齡下降?
未署名
既然已經成為文化,那就不應該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是由於法律的鬆懈與教育的脫節。教育當然是根本了,英國的家長完全忽略對孩子的教育,不管自己年齡多大,不管生活能力如何,一味的生孩子。用一句粗俗的話就是,只管生不管養。當然英國家長的文化水平也導致了他們無法教育他們的下一代。英國的法律鬆懈也是一個原因,也許英國本想依靠自己國民的自覺來維持社會治安,導致了現在英國社會治安的混亂,在英國殺人罪也就是2-3年的監禁,像這種流氓行為也就幾個星期,幾個月。無關痛痒。不過現在英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希望能有所꜊齔翩C
Dori, UK
英國是發達國家,這體現在經濟上,也更體現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上,英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是走在世界各國前列的,對青少年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中國有一個詞,叫做"適度",任何事情都是有個度,過了度,就起了反作用,正所謂適得其反.英國的未成年人法律規定了家長,教師,社會不能體罰或者打罵青少年,保護了他們人身安全.但同時也讓他們失去了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課,那就是無論是誰,犯錯就會受到懲罰.
現在人們看到是是yobs,10年後,英國的問題將是tludas!這樣的問題,絕對不是文明進步的結果,而是文明偏痴的結果.看看英國,保護未成年人,結果導致未成年人對"人類尊嚴"發起挑戰.保護鳥類,結果成群的鴨子海鳥生活在你的週圍,僅鳥糞清理就是一項可怕的工作.如此如此,這樣因偏痴造成的問題還少麼?我認為,到了檢討我們已有法律法規的時候了,到了發達社會文明真正進步的時候了.
nine, uk,wales
以上的幾位似乎是中國人的家伙,你們缺乏中國人的謙卑.小流氓在中國也同樣存在(身為一個中國學生我對此十分清楚),以強硬的教育形式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但同樣不可以放任其發展下去,不然其後果是嚴重的.政府的教育機構應該作出行動了.我們是人類,不是猴子,我們有我們的道德規範,而且對所有人都適用,我不願在未來,也許是十幾年之後,看到有的人具有人的外表,卻長著猴子大腦的人,用猴子的方式去解決他所遇到的所有問題.
未署名, 中國
這種事在新西蘭也的確發生。(英文原文:this is turely happened in New Zealand.)
Kevin, New Zealand, Auckland
我是一個魚條店的東主,我在英國南部一個小鎮,這裡的治安很不錯,但是有YOBS的麻煩,儘管警察局就在幾步之遙,警察都經常來買東西。
jesse, 英國
這一切令人想起電影大師寇比力克的經典名作《A CLOCKWORK ORANGE》(發條橙),不能有效管束小流氓, 將來就成為無法無天的狂魔!!
KSK, MACAU
在英國的一些大中型城市,這種teenager成群結隊擾亂社會公眾秩序的情況比較嚴重,像nottingham,有的時候車裡放有香煙,那些小孩子就砸壞玻璃,取走裡面的香煙。還有的就跟在你的背後一直辱罵,有的時候真不知道該不該去教訓他們,打過他們之後反而感覺他們都是小孩子,對他們動手有點過火,但是不教訓他們的話受傷害的就是自己,長此以往的話,他們的行為依舊得不到有力的約束,畢竟會成為社會的一個大問題,而且直接影響了英國整個社會給人的印象還有社會的風氣,政府應該在社區組織一些個人或者機構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並且要起到監督作用。
ray, nottingham
鐵不打不成器。本人提倡適度的體罰,兼思想品德教育政策。以上的現象不過是文明的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帶來的負面反應而已。在家中管教孩子偶爾動下手腳就成了瘧童,在學校體罰更是個大罪.試問在這樣的框框裡怎能給孩子威懾的力量。久而久之,目中無人,沒約束,沒教養是必然的結果。英國的高等教育確實高於我們中國,但是基礎教育真的比我們差多了,尤其是在小學到中學,正是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樣的時期不施以壓力和品德教育,成形後還能如何。中國有古訓,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英國人真應該好好學學。
Ming, Northampton,uk
他們豈止罵人,打人,到處惹事.這些膽大包天,沒有管教的家伙還真正地犯罪!!我和我的HOUSEMATES晚上去對門的朋友家吃火鍋,回家就發現家裡被翻了個遍,丟了兩台筆記本電腦.所有存在電腦裡英國的照片和學習資料,作業和論文全沒了.而這樣的事情在我住的城市SOUTHAMPTON平均每個月都有.英國政府當時為吸引外國留學生還說自己國家有多安全呢,現在英國的媒體還報道我們中國什麼兒童家庭受虐,真是搞笑.他們應該學習咱中國管孩子的方法才對.
tanya, UK
2003年8月的一天,我回家吃午飯,剛剛從車裡出來,迎面來了四個小子,大概13,4歲,都騎著自行車,見我後大聲喊"xxxx
CHINESE!(x中國人)",一邊罵一邊哈哈大笑,騎車跑了。我被氣暈了,本能地追了上去,但是徒勞的,我那能追得上這幾個渾小子。我回到車上,調轉頭追上去,在不遠的一個街口追上了。當我一個急煞車,跳下來時,他們大吃一驚,顯然沒想到我會追上來。三個跑遠了,一個扔下自行車跑了。他們看準我跑不過他們,跟我保持30-40米的距離,一邊罵一邊哈哈大笑,跟我玩起貓和老鼠的遊戲,我不知該怎麼辦了(事實上我就是抓住他們也不知該怎麼辦)。過路人告訴我應該報告警察,撥打999,警察聽後說,幾個孩子在街上叫罵,不算緊急情況,他們管不了。我沒招了,突딊M看見地上的自行車,我有主意了。我把自行車放到我車上開走了,氣得沒回家吃飯,又去上班了。大概一小時後,妻子打來電話,問我犯什麼事兒了,有兩個警察到家裡找我。我回到家,這兩個警察說有幾個孩子報案,說我無端追趕他們,還搶劫了一輛自行車。我說明事情原委,他們馬上打電話回警察局,讓扣留這幾個小子,然後說很遺憾發生這種事,問我想怎樣解決,我說自行車還給他們,要批評教育,……(編輯注:此處出現一些亂碼。),並開車送這幾個小子回家,和家長面談,我在筆錄上簽了字,帶著警車招搖到學校取自行車。晚上說起這事,妻子說我多事,兒ꐊl說我就是追上了,也決不能動手,否則就是犯罪,另外我不一定能打過這四個小子,但他可以。兒子上高中,是足球運動員,兼練拳擊和健美,說他有一大幫英國朋友,曾幾次隻身把幾個小流氓打得求饒,有一次一個好事者報告了警察,在警察局問清原由後,也就算了。他說孩子可以打孩子,但大人絕對不能。我是第一次聽他說還有這些經歷,只好說都不能動手,只能報告警察。三天後,我接到警察的信和一個記錄表,有那幾個小子的犯罪記錄號。大約一個月後,我接到一個犯罪受害者幫助組織的信,談到很遺憾地得知我成為一個犯罪的受害者,如果精神上受到刺激傷害ꄊA他們可以免費提供諮詢幫助,讓人感到很好笑。故事還沒完,後來我又碰到其中一個小流氓,老遠給我做下流手勢,我沒答理,回家找出那張記錄表,給警察局打電話。大約一個月後,我接到同一個犯罪受害者幫助組織的信,內容完全相同,估計警察又家訪過一次。
西華, 英國
澳洲也是一樣.人們看到三五成群的小流氓就怕.好像政府沒有什麼辦法.在家裡父母不敢管.學校更沒什麼辦法.在墨爾本%30的人在家都敢到不安全.殺人搶劫的都是這幫人.法律對他們沒什麼作用.西方國家真應該學學新加坡.
老悉尼, 澳大利亞
我認為這是部分英國人太放縱自己的孩子的緣故。他們對後代的寬恕態度超越了應該有的限度,導致孩子門開始無法無天。 中部地區有個中餐館老板,老被小流氓騷擾,有天氣憤不過,出去追趕他們,結果被圍著毆打,並中了幾棍golf棍,肝臟暴烈,奄奄一息。老板手下一個大廚氣憤不過,提刀趕來,劈死了其中一個帶頭的。
這個事情其實應該公平的報道。然而,考文垂的地方報紙卻只訪問了被劈死的少年的父母。報紙就只取他父母的言論,把那小流氓描繪成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把這個可憐的中國人描繪成一個該死的殺人犯,對該地區華人影響巨大,但他們一點歉意都沒有! 試問英國人這樣對待這些事,把好人當壞人,壞人受保護。如何看出他們能在一代之內改善這種狀況?現在他們受到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報應而已。
billyboy, 英國
這些小流氓在英國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年齡在12-13歲左右。幾年以前就已經對留英亞洲人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威脅。我自己和朋友都有過幾次親身體會。他們以起哄,取笑為樂趣,毫無廉恥地跟你要煙,要錢。他們自以為大,目中無人,更不要說尊老愛幼的品德了。對我們這些亞洲人更不放在眼裡。現在這些小流氓文化終於泛濫到自己社會表層,成為英國政府和人民關注的問題,令人感到欣慰。英國政府應該積極地明智地利用整治這些小流氓文化機會,帶動整個國家重新樹立文明和品德風尚。否則,英國的未來令人擔憂。
lingL, UK
沒錯!我是一名外國學生,在曼城生活了兩年。那些戴棒球帽的家伙就是那個樣子,我住所附近的汽車站玻璃亭至少每個月就被小流氓打碎一次。(英文原文:True! I'm an overseas student and I've been living in Manchester for 2 years. These baseball-cap guys are exactly as described. The glass-made bus stop near where I live gets broken by Yobs at least once a month!)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09-04-19T21:09
at 2009-04-19T21:09

By Joseph
at 2009-04-24T14:46
at 2009-04-24T14:46

By Charlie
at 2009-04-26T18:55
at 2009-04-26T18:55

By Joseph
at 2009-04-27T16:47
at 2009-04-27T16:47

By Barb Cronin
at 2009-04-28T04:47
at 2009-04-28T04:47

By Eden
at 2009-04-30T20:24
at 2009-04-30T20:24

By Isabella
at 2009-05-04T20:29
at 2009-05-04T20:29

By Ophelia
at 2009-05-08T05:45
at 2009-05-08T05:45

By Iris
at 2009-05-11T01:06
at 2009-05-11T01:06

By Caroline
at 2009-05-11T11:12
at 2009-05-11T11:12

By Zanna
at 2009-05-15T02:06
at 2009-05-15T02:06

By Victoria
at 2009-05-19T23:49
at 2009-05-19T23:49

By Mason
at 2009-05-23T14:06
at 2009-05-23T14:06

By Dora
at 2009-05-25T04:32
at 2009-05-25T04:32

By Candice
at 2009-05-27T19:43
at 2009-05-27T19:43
Related Posts
去哪裡找租屋的資訊?

By Steve
at 2009-04-15T05:16
at 2009-04-15T05:16
相關網站

By Blanche
at 2009-04-15T01:26
at 2009-04-15T01:26
ielts書籍 聽說讀寫皆可 (台北)

By Zanna
at 2009-04-14T23:46
at 2009-04-14T23:46
購買筆電的選擇

By Jack
at 2009-04-14T22:51
at 2009-04-14T22:51
購買筆電的選擇

By Poppy
at 2009-04-14T19:03
at 2009-04-14T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