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心得分享 - 英檢

By Frederica
at 2009-10-02T02:38
at 2009-10-02T02:38
Table of Contents
成績回報
R24 L27 S23 W24
Total 98
考場:
台北菁英站前分校的電腦室
舒適度: 優良,分隔板高滿有個人隱私的,可惜個人空間稍小。
設備: 優良,電腦看了不太刺眼,且鍵盤等用起來都很順手。
唯一缺點是女廁只有兩間跟冷氣太冷!!(穿了薄外套還雙手冰冷><)
總之還滿推薦的^^
背景:
英檢中高初複試及格
大考英文15級分
準備過一陣子GRE
補菁英的雙C--Chiao讀寫 Cindy聽說 3個月認證班
各項能力分布嘛...口說是弱點,單字背得滿紮實的。
準備心得:
其實,是沒什麼資格在這邊PO心得文。
自己知道,這次考試真的吃足了老本+抓對解題技術,
真正的神人兼拚命三郎來看,這篇恐怕只是獻醜了...
以下的分享,對本身有一定基礎,卻沒有很多時間準備的人會比較有幫助。
既然決定發文了,那就好好地發!
分四個部份來說好了,個別說明準備情形與應考狀況
=================================================================
˙閱讀reading/24
Chiao曾經在課堂上說,閱讀要往25分以上邁進的話,一組題平均錯三題
--看來沒有達到他的標準哪...
[準備]
閱讀的自我練習,強力推薦黃金29篇!
我做過Barrons, Kapland的模考,他們的文章邏輯跟出題方向,
都跟真實考試有不算小的差異--雖然說都具有一定的難度。
如果你準備的時間不多了,請務必把29篇讀通! 說不定題目就從那邊出現了...
那麼一長篇幾大段的文章,該怎麼開始呢?
首先,看主題句。通常在段落的開頭。同時,練習記重點。
然後看關鍵性的轉折語--however, moreover, while...
(總之,抓到文意的轉折點是很重要的)
最後,藉此得出什麼結論?
我會先用上述步驟看完梗概介紹全文的第一段,再開始看題目(通常第一題是文章目的或
整體內容類的題型)
做完關於第一段的題目,之後才看題目回去對應的段落找答案
--真正上場的緊張會讓你更難專注在閱讀上。
在練習的時候最好就要記時,訓練自己縮短處理資訊的時間,這在考試時相當有幫助。
除了做題,就是背景知識的拓展--生物、地質(地理)跟美國文化,是出題的熱門選項
(這次考試題目的確印證了這一點)
用讀的聽的看的都可以,各種你喜歡的媒介--以學術性為前提。
[應考]
這次題目以生物、人類學為主(加考的電報歷史跟鳥鳴聲不算),
其實難度是偏難的。
在應考的當下,時間跟環境都是一種壓力,
保持冷靜的頭腦,其實越難的題目越有跡可循
--這聽來矛盾,但的確是這樣,題目會用越詳細的描述去呈現那個概念
這時耐心就很重要了,一一檢視題目的脈絡,抓重點記在紙上,對答題很有幫助。
譬如...這次考的土壤就是了。
反而是看來容易的主題,越需要自行推導,這也相當費神、或者容易出錯。
那,當遇到模稜兩可的選項該怎麼辦?
第一,千萬不要在時間的壓力下急著選答案。
再來,對照原文看看相似的兩個選項是否經過適當的"paraphrase",前後因果是否正確,
以及是否具有錯誤的細節。
如果仍然無法判定,試著往前回溯,弄清本段主旨,這對答題是相當有幫助的
--可能關於這段的問題就有兩三題了。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答題時間的分配,不要在同一題停留過久。
題外話...
有某些地雷考場,曾出現閱讀個位數分的紀錄,原因不明,
中雷考生的共同特徵是讓計時器跑到零,自動送出...
==================================================================
˙聽力listening/27
嗯...這個部分是有答題竅門的。
以這次的題目來說,本身容易理解,但當題目一出現,常常讓人不知道從何選起
我覺得Cindy最有幫助的一點是"分類題目"跟"如何做筆記"
[練習]
在練聽力的時候,把題目的類型弄清楚,對於答題相當有幫助
--你可以預期該聽些什麼,分出重點,增加答題準確度
在聽的時候,做筆記是門學問。
一樣,第一句話九成是關鍵,剩下一成的例外出現在後面的轉折語。
把筆記空白欄分左右兩邊,條列式的由上往下寫(這樣比較清楚不雜亂)
切記,千萬不是聽到什麼就寫什麼喔!!
試著把你的筆記量精簡化--確保你記下的每個訊息是有用、合邏輯且整齊的
練習聽英語新聞(BBC, CNN)或學術節目(discovery)是很有效的,
但,務必在全神貫注之下聽!
如果是背景式的聽,成效其實很小。
[應考]
因為加考閱讀(T^T)的關係,很晚才開始進行聽力,還好沒有什麼干擾。
聽的部分其實不難,真的要練好前豎做筆記的功夫!
--因為答題一定需要藉由邏輯化的筆記的幫助來找答案
尤其遇到選項經過改寫、或是前因後果有誤、邏輯瑕疵等,
光憑模糊的記憶是不夠的,經由檢視筆記、對照選項,才能確保答題正確率。
菁英考場的耳機聲音滿清楚的,總之這個項目也終於過去了。
(其實比較期待加考到聽力的...)
=================================================================
˙口說speaking/23
最弱的一項,第一次練習講到一半是結結巴巴無法繼續的狀態,
也常陷入不知在說什麼的鬼打牆中。
[練習]
如何"在短時間內組織答案,並流暢地講出來"是這個部份的重點。
當然,首先要練習的是組織答案的功夫--
1. 5秒鐘以內把主題句講完。建議固定的模式,反覆練習到成為本能。
ex. In my opinion; Personally 這兩個是我最常用的
主題句宜清楚明瞭、簡潔扼要,一來讓評分員容易理解,二來減少剛開口說話的緊張。
2. 確認答題架構
獨立口說--第一題,談自身經驗,這我想很多前輩都分享過了,
就是找一個適合回答多樣題目的答案
譬如說:一個名叫John的人,他有什麼樣的性格,表現在xxx方面...
用故事去描述他更好
這種回答,就同時適用
1) describe a friend 2) characters of a good neighbor
3) a person who influenced you the most 之類的題目
結構大略是:
Thesis- reason 1 - explanation - reason 2 -explanation - conclusion
第二題,二選一的回答。
一樣,找一個通用的答案並練習到純熟。
跟第一題不一樣的架構就是,提出可以反擊另一方的意見。
Thesis- reason(s) - explanation - refute - explanation - conclusion
整合口說--仿照聽力按照邏輯的做筆記方式,每練完一段聽力就試著有條理的講出來
再來,如何講得流暢呢?
一開始先不要計時,訓練自己不中斷的口語表達。
再來,把這段話按照答題邏輯修正、重點化進行。
這個步驟完成後,就可以計時了!
記時是很重要的一環,當剩下約七秒鐘,一定要進入結論句。
[應考]
這是最緊張的一部分。有兩題沒有答好,答題邏輯欠佳、重點沒有凸顯。
獨立口說題目一出現,就可馬上打稿,所以事實上準備時間是>15sec的
整合一樣要沉住氣,筆記清楚明白,這樣準備時間就可以很寬裕了!
=======================================================================
˙寫作writing/24
看了成績單的詳解,是敗在整合寫作(fair, 2.5-3.0)。
組織能力可以更好,考試時漏了某些資訊,影響很大...
原先擔心的獨立寫作竟然得到good(3.5-4.0)
[練習]
Chiao一再苦口婆心勸大家練習paraphrase不是沒有道理
平常不絞盡腦汁,考試時坐在電腦螢幕前,只會腦筋一片空白...
考前一天把所有Chiao給的範文看過一遍,比較出不同整合寫作方向的應對方法
--整合寫作方面,聽力段的三個模式
1)加強 2)反對 3)意見反應
我把每一種的開頭與第一段轉折語、結論的引入方法記了下來。
獨立寫作185題,坦白說,我做得很少。
但是! 這些題目我都瀏覽過,重要的題目寫下應對的想法跟架構,避免上場慌亂。
考前一天,在搶分筆記本(XD)中記下漂亮的字跟片語,以備不時之需。
在寫作中,老話一句,文義邏輯跟概念闡釋是搶分關鍵。
ETS喜歡層次井然、條理分明的文章,看他們出的閱讀就可知道。
寫作如果遇到瓶頸,就從閱讀做起吧!
[應考]
在等待的同時,默寫先前記下的搶分字彙在紙上備用。
當作答開始時,這些資產常常因為緊張而被忽略。
一樣要注意時間,跟打字的正確度!
通常因為時間緊迫,是沒有什麼心力去檢查拼字或文法的。
考試時千萬不要因為壓力就把平常練習的功夫費了!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切隨興之所至,是很危險的...
建議把大綱、每段重點、舉例關鍵字先粗略打在螢幕上
如此可大幅降低離題的機率。
======================================================
以上,是落落長的心得分享^^
考試生不如死的當下,真的感嘆,何苦用160usd來折磨自己
--但這是通往康莊大道的必經之苦吧 XD
--
R24 L27 S23 W24
Total 98
考場:
台北菁英站前分校的電腦室
舒適度: 優良,分隔板高滿有個人隱私的,可惜個人空間稍小。
設備: 優良,電腦看了不太刺眼,且鍵盤等用起來都很順手。
唯一缺點是女廁只有兩間跟冷氣太冷!!(穿了薄外套還雙手冰冷><)
總之還滿推薦的^^
背景:
英檢中高初複試及格
大考英文15級分
準備過一陣子GRE
補菁英的雙C--Chiao讀寫 Cindy聽說 3個月認證班
各項能力分布嘛...口說是弱點,單字背得滿紮實的。
準備心得:
其實,是沒什麼資格在這邊PO心得文。
自己知道,這次考試真的吃足了老本+抓對解題技術,
真正的神人兼拚命三郎來看,這篇恐怕只是獻醜了...
以下的分享,對本身有一定基礎,卻沒有很多時間準備的人會比較有幫助。
既然決定發文了,那就好好地發!
分四個部份來說好了,個別說明準備情形與應考狀況
=================================================================
˙閱讀reading/24
Chiao曾經在課堂上說,閱讀要往25分以上邁進的話,一組題平均錯三題
--看來沒有達到他的標準哪...
[準備]
閱讀的自我練習,強力推薦黃金29篇!
我做過Barrons, Kapland的模考,他們的文章邏輯跟出題方向,
都跟真實考試有不算小的差異--雖然說都具有一定的難度。
如果你準備的時間不多了,請務必把29篇讀通! 說不定題目就從那邊出現了...
那麼一長篇幾大段的文章,該怎麼開始呢?
首先,看主題句。通常在段落的開頭。同時,練習記重點。
然後看關鍵性的轉折語--however, moreover, while...
(總之,抓到文意的轉折點是很重要的)
最後,藉此得出什麼結論?
我會先用上述步驟看完梗概介紹全文的第一段,再開始看題目(通常第一題是文章目的或
整體內容類的題型)
做完關於第一段的題目,之後才看題目回去對應的段落找答案
--真正上場的緊張會讓你更難專注在閱讀上。
在練習的時候最好就要記時,訓練自己縮短處理資訊的時間,這在考試時相當有幫助。
除了做題,就是背景知識的拓展--生物、地質(地理)跟美國文化,是出題的熱門選項
(這次考試題目的確印證了這一點)
用讀的聽的看的都可以,各種你喜歡的媒介--以學術性為前提。
[應考]
這次題目以生物、人類學為主(加考的電報歷史跟鳥鳴聲不算),
其實難度是偏難的。
在應考的當下,時間跟環境都是一種壓力,
保持冷靜的頭腦,其實越難的題目越有跡可循
--這聽來矛盾,但的確是這樣,題目會用越詳細的描述去呈現那個概念
這時耐心就很重要了,一一檢視題目的脈絡,抓重點記在紙上,對答題很有幫助。
譬如...這次考的土壤就是了。
反而是看來容易的主題,越需要自行推導,這也相當費神、或者容易出錯。
那,當遇到模稜兩可的選項該怎麼辦?
第一,千萬不要在時間的壓力下急著選答案。
再來,對照原文看看相似的兩個選項是否經過適當的"paraphrase",前後因果是否正確,
以及是否具有錯誤的細節。
如果仍然無法判定,試著往前回溯,弄清本段主旨,這對答題是相當有幫助的
--可能關於這段的問題就有兩三題了。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答題時間的分配,不要在同一題停留過久。
題外話...
有某些地雷考場,曾出現閱讀個位數分的紀錄,原因不明,
中雷考生的共同特徵是讓計時器跑到零,自動送出...
==================================================================
˙聽力listening/27
嗯...這個部分是有答題竅門的。
以這次的題目來說,本身容易理解,但當題目一出現,常常讓人不知道從何選起
我覺得Cindy最有幫助的一點是"分類題目"跟"如何做筆記"
[練習]
在練聽力的時候,把題目的類型弄清楚,對於答題相當有幫助
--你可以預期該聽些什麼,分出重點,增加答題準確度
在聽的時候,做筆記是門學問。
一樣,第一句話九成是關鍵,剩下一成的例外出現在後面的轉折語。
把筆記空白欄分左右兩邊,條列式的由上往下寫(這樣比較清楚不雜亂)
切記,千萬不是聽到什麼就寫什麼喔!!
試著把你的筆記量精簡化--確保你記下的每個訊息是有用、合邏輯且整齊的
練習聽英語新聞(BBC, CNN)或學術節目(discovery)是很有效的,
但,務必在全神貫注之下聽!
如果是背景式的聽,成效其實很小。
[應考]
因為加考閱讀(T^T)的關係,很晚才開始進行聽力,還好沒有什麼干擾。
聽的部分其實不難,真的要練好前豎做筆記的功夫!
--因為答題一定需要藉由邏輯化的筆記的幫助來找答案
尤其遇到選項經過改寫、或是前因後果有誤、邏輯瑕疵等,
光憑模糊的記憶是不夠的,經由檢視筆記、對照選項,才能確保答題正確率。
菁英考場的耳機聲音滿清楚的,總之這個項目也終於過去了。
(其實比較期待加考到聽力的...)
=================================================================
˙口說speaking/23
最弱的一項,第一次練習講到一半是結結巴巴無法繼續的狀態,
也常陷入不知在說什麼的鬼打牆中。
[練習]
如何"在短時間內組織答案,並流暢地講出來"是這個部份的重點。
當然,首先要練習的是組織答案的功夫--
1. 5秒鐘以內把主題句講完。建議固定的模式,反覆練習到成為本能。
ex. In my opinion; Personally 這兩個是我最常用的
主題句宜清楚明瞭、簡潔扼要,一來讓評分員容易理解,二來減少剛開口說話的緊張。
2. 確認答題架構
獨立口說--第一題,談自身經驗,這我想很多前輩都分享過了,
就是找一個適合回答多樣題目的答案
譬如說:一個名叫John的人,他有什麼樣的性格,表現在xxx方面...
用故事去描述他更好
這種回答,就同時適用
1) describe a friend 2) characters of a good neighbor
3) a person who influenced you the most 之類的題目
結構大略是:
Thesis- reason 1 - explanation - reason 2 -explanation - conclusion
第二題,二選一的回答。
一樣,找一個通用的答案並練習到純熟。
跟第一題不一樣的架構就是,提出可以反擊另一方的意見。
Thesis- reason(s) - explanation - refute - explanation - conclusion
整合口說--仿照聽力按照邏輯的做筆記方式,每練完一段聽力就試著有條理的講出來
再來,如何講得流暢呢?
一開始先不要計時,訓練自己不中斷的口語表達。
再來,把這段話按照答題邏輯修正、重點化進行。
這個步驟完成後,就可以計時了!
記時是很重要的一環,當剩下約七秒鐘,一定要進入結論句。
[應考]
這是最緊張的一部分。有兩題沒有答好,答題邏輯欠佳、重點沒有凸顯。
獨立口說題目一出現,就可馬上打稿,所以事實上準備時間是>15sec的
整合一樣要沉住氣,筆記清楚明白,這樣準備時間就可以很寬裕了!
=======================================================================
˙寫作writing/24
看了成績單的詳解,是敗在整合寫作(fair, 2.5-3.0)。
組織能力可以更好,考試時漏了某些資訊,影響很大...
原先擔心的獨立寫作竟然得到good(3.5-4.0)
[練習]
Chiao一再苦口婆心勸大家練習paraphrase不是沒有道理
平常不絞盡腦汁,考試時坐在電腦螢幕前,只會腦筋一片空白...
考前一天把所有Chiao給的範文看過一遍,比較出不同整合寫作方向的應對方法
--整合寫作方面,聽力段的三個模式
1)加強 2)反對 3)意見反應
我把每一種的開頭與第一段轉折語、結論的引入方法記了下來。
獨立寫作185題,坦白說,我做得很少。
但是! 這些題目我都瀏覽過,重要的題目寫下應對的想法跟架構,避免上場慌亂。
考前一天,在搶分筆記本(XD)中記下漂亮的字跟片語,以備不時之需。
在寫作中,老話一句,文義邏輯跟概念闡釋是搶分關鍵。
ETS喜歡層次井然、條理分明的文章,看他們出的閱讀就可知道。
寫作如果遇到瓶頸,就從閱讀做起吧!
[應考]
在等待的同時,默寫先前記下的搶分字彙在紙上備用。
當作答開始時,這些資產常常因為緊張而被忽略。
一樣要注意時間,跟打字的正確度!
通常因為時間緊迫,是沒有什麼心力去檢查拼字或文法的。
考試時千萬不要因為壓力就把平常練習的功夫費了!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切隨興之所至,是很危險的...
建議把大綱、每段重點、舉例關鍵字先粗略打在螢幕上
如此可大幅降低離題的機率。
======================================================
以上,是落落長的心得分享^^
考試生不如死的當下,真的感嘆,何苦用160usd來折磨自己
--但這是通往康莊大道的必經之苦吧 XD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09-10-05T11:02
at 2009-10-05T11:02

By Frederic
at 2009-10-07T14:54
at 2009-10-07T14:54

By Liam
at 2009-10-08T00:06
at 2009-10-08T00:06

By Selena
at 2009-10-08T07:58
at 2009-10-08T07:58

By Frederic
at 2009-10-08T10:12
at 2009-10-08T10:12

By Olga
at 2009-10-13T09:16
at 2009-10-13T09:16

By Thomas
at 2009-10-17T00:46
at 2009-10-17T00:46

By Oliver
at 2009-10-20T06:58
at 2009-10-20T06:58

By Jessica
at 2009-10-21T06:31
at 2009-10-21T06:31

By Wallis
at 2009-10-24T00:05
at 2009-10-24T00:05

By Kristin
at 2009-10-26T15:34
at 2009-10-26T15:34
Related Posts
如何得知確切加發日期

By Tom
at 2009-10-02T01:02
at 2009-10-02T01:02
請問申請複查如果完成ETS會如何通知?

By Erin
at 2009-10-02T01:01
at 2009-10-02T01:01
9/20之地雷考場統計

By Queena
at 2009-10-02T01:01
at 2009-10-02T01:01
920出分囉

By Mason
at 2009-10-01T23:53
at 2009-10-01T23:53
用英文思考的方式

By Quintina
at 2009-10-01T23:44
at 2009-10-01T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