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一戰105 - 英檢

By Annie
at 2011-10-20T02:10
at 2011-10-20T02:10
Table of Contents
9/24/2011 一戰 105 ﹝台南寰宇﹞: R 27 / L 29 / S 22 / W 27
一、背景動機:
土生土長台灣人,無留學經驗,但曾到UCLA和多倫多大學各2個月遊學
現在是某大學財金所學生 :>
為了申請學校的交換學生計畫,而開始準備托福考試,並沒有去任何補習班,依靠本版的
資源來自修,準備期間應該是斷斷續續的2個月,因為期中還出國去玩了2次。
二、準備
A、教材: 就只有TPO 1~23,我覺得這就夠了唷
B、練習方法:
一天一回,讀書聽寫一次做完,1~23整套做了2遍。在第一遍練習的時候,前5回沒有計時
,但是,從第六回開始都搭配計時器練習。
C、閱讀
閱讀的部分,我一口氣把一回的三篇做完,而且從第六回到第十五回計時20分鐘把一篇做
完,從十五回到20回計時每篇18分鐘完成;20篇之後以及第二遍的複習都限制每篇15分鐘
內要完成。
每回寫完之後,我會將生字依照分類整理,像是地理、歷史等等。我的字彙就只背這些整
理出來的單字。
我作答的時候,是先把整篇文章看完後再去看題目。因為這樣最後一題我較能完整答出來
。
我覺得這部份訓練閱讀的速度很重要,我這次考試,在其他考生還沒完全進考場,進來的
人還在試麥克風的時候就不小心開始倒數了。嚇了一大跳,心情也受到影響了。坐我右邊
的考生還跟坐我左邊的考生說: 你旁邊的開始考了耶!!。整個受到了影響,再加上這次考
試第一篇的第一段超長,完全靜不下心的情況下前7題都槓掉了,隨便猜,一直到心靜下來
後,把接下來的題目解決後,再回頭把第一段看仔細把答案改完。所以,速度有救到我。
D、聽力
聽力的部分,我是每次都會寫筆記,並且在有出題目的地方做記號。這記號我覺得一定要
做,因為做多了之後,就會知道在哪個地方容易有題目,可以發現出題的習慣。然後做第
二遍的時候,會拿第二次寫的筆記與第一次做比較,看與題目有關以及無關的部分寫出的
內容有沒有更完整。
整回寫完以後,會針對寫錯的,或者沒聽懂的部分或單字(這部分我會標在筆記上)再聽一
次音檔,在不懂才會去看文字檔。
聽力出現的單字,我也會依照閱讀的單字分類將之分類。
除了TPO之外,我平常會聽ICRT,還有60 SECOND SCIENCE
E、口說
口說的部份,我有參考新東方在線的講義,學習他模板中的連接用法。
第三題
In this set of materials, the reading passage is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assage,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students discuss
第四題
In this set of materials, the reading passage describes ………….. and the listening passage is a lecture by a professor on…………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assage…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professor discusses ……...
然後,這部分我從第一次練習的時候就開始計時,準備時間也計時,所以我有下載兩個倒
數計時器,一個計時準備時間另一個則是答題時間。
在準備講稿的時候,
第一和二題我只寫關鍵字,然後把關係圖畫上去,這樣簡單明瞭;
第三題在題目顯示的時候,一抄題目,二抄為什麼學校要實施這個改變的兩個原因,再來
就等學生的意見,這也是我講的順序。
第四題在文章顯示的時候,一抄題目,二抄定義,三教授舉的實驗,通常會有AB兩個對照
組,所以這時候能夠很順利的把AB兩組ㄉ實驗結果講出來就需要不斷的練習了,這題我在
考試的時候沒有講完。
第五題和第六題就是在聽力的時候,用跟聽力相同的做法,然後準備的20秒裡把不要說的
劃掉。
E、寫作
寫作的部分,我有自己整理出一組模板。
練習的時候一定計時。
獨立寫作,我是練習全部2010年-2011年4月的iBT北美作文題目
然後我將我所寫的每篇文章都放在同一份WORD檔裡面,當題目練習完的時候,我就每天拿
之前寫的文章把它看熟。
我通常都寫400上下個字,這次考試寫了500多個字。
整合寫作
這裡,我覺得做筆記的時候很重要,文章通常會提到三大原因去支持他的理論,然後我通
常在寫完這三點會留一點空白寫教授的意見。這樣會比較清楚唷!
三、考場
台南的寰宇,我覺得整體環境還不錯,不過因為它是先進去的人先考試,所以,我就被後
面進場的考生影響到了。他會發三張a4和一支鉛筆,中場休息的時候是強制離場的,那時
候可以要求換新的a4紙和筆唷~!
最後感謝版上提供的資源和心得,預祝各位都能考到理想中的成績!!!!!!!!!!!!!!!!!
--
一、背景動機:
土生土長台灣人,無留學經驗,但曾到UCLA和多倫多大學各2個月遊學
現在是某大學財金所學生 :>
為了申請學校的交換學生計畫,而開始準備托福考試,並沒有去任何補習班,依靠本版的
資源來自修,準備期間應該是斷斷續續的2個月,因為期中還出國去玩了2次。
二、準備
A、教材: 就只有TPO 1~23,我覺得這就夠了唷
B、練習方法:
一天一回,讀書聽寫一次做完,1~23整套做了2遍。在第一遍練習的時候,前5回沒有計時
,但是,從第六回開始都搭配計時器練習。
C、閱讀
閱讀的部分,我一口氣把一回的三篇做完,而且從第六回到第十五回計時20分鐘把一篇做
完,從十五回到20回計時每篇18分鐘完成;20篇之後以及第二遍的複習都限制每篇15分鐘
內要完成。
每回寫完之後,我會將生字依照分類整理,像是地理、歷史等等。我的字彙就只背這些整
理出來的單字。
我作答的時候,是先把整篇文章看完後再去看題目。因為這樣最後一題我較能完整答出來
。
我覺得這部份訓練閱讀的速度很重要,我這次考試,在其他考生還沒完全進考場,進來的
人還在試麥克風的時候就不小心開始倒數了。嚇了一大跳,心情也受到影響了。坐我右邊
的考生還跟坐我左邊的考生說: 你旁邊的開始考了耶!!。整個受到了影響,再加上這次考
試第一篇的第一段超長,完全靜不下心的情況下前7題都槓掉了,隨便猜,一直到心靜下來
後,把接下來的題目解決後,再回頭把第一段看仔細把答案改完。所以,速度有救到我。
D、聽力
聽力的部分,我是每次都會寫筆記,並且在有出題目的地方做記號。這記號我覺得一定要
做,因為做多了之後,就會知道在哪個地方容易有題目,可以發現出題的習慣。然後做第
二遍的時候,會拿第二次寫的筆記與第一次做比較,看與題目有關以及無關的部分寫出的
內容有沒有更完整。
整回寫完以後,會針對寫錯的,或者沒聽懂的部分或單字(這部分我會標在筆記上)再聽一
次音檔,在不懂才會去看文字檔。
聽力出現的單字,我也會依照閱讀的單字分類將之分類。
除了TPO之外,我平常會聽ICRT,還有60 SECOND SCIENCE
E、口說
口說的部份,我有參考新東方在線的講義,學習他模板中的連接用法。
第三題
In this set of materials, the reading passage is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assage,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students discuss
第四題
In this set of materials, the reading passage describes ………….. and the listening passage is a lecture by a professor on…………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assage…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professor discusses ……...
然後,這部分我從第一次練習的時候就開始計時,準備時間也計時,所以我有下載兩個倒
數計時器,一個計時準備時間另一個則是答題時間。
在準備講稿的時候,
第一和二題我只寫關鍵字,然後把關係圖畫上去,這樣簡單明瞭;
第三題在題目顯示的時候,一抄題目,二抄為什麼學校要實施這個改變的兩個原因,再來
就等學生的意見,這也是我講的順序。
第四題在文章顯示的時候,一抄題目,二抄定義,三教授舉的實驗,通常會有AB兩個對照
組,所以這時候能夠很順利的把AB兩組ㄉ實驗結果講出來就需要不斷的練習了,這題我在
考試的時候沒有講完。
第五題和第六題就是在聽力的時候,用跟聽力相同的做法,然後準備的20秒裡把不要說的
劃掉。
E、寫作
寫作的部分,我有自己整理出一組模板。
練習的時候一定計時。
獨立寫作,我是練習全部2010年-2011年4月的iBT北美作文題目
然後我將我所寫的每篇文章都放在同一份WORD檔裡面,當題目練習完的時候,我就每天拿
之前寫的文章把它看熟。
我通常都寫400上下個字,這次考試寫了500多個字。
整合寫作
這裡,我覺得做筆記的時候很重要,文章通常會提到三大原因去支持他的理論,然後我通
常在寫完這三點會留一點空白寫教授的意見。這樣會比較清楚唷!
三、考場
台南的寰宇,我覺得整體環境還不錯,不過因為它是先進去的人先考試,所以,我就被後
面進場的考生影響到了。他會發三張a4和一支鉛筆,中場休息的時候是強制離場的,那時
候可以要求換新的a4紙和筆唷~!
最後感謝版上提供的資源和心得,預祝各位都能考到理想中的成績!!!!!!!!!!!!!!!!!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1-10-20T05:42
at 2011-10-20T05:42

By Odelette
at 2011-10-20T20:39
at 2011-10-20T20:39

By Necoo
at 2011-10-24T10:36
at 2011-10-24T10:36

By Eden
at 2011-10-26T15:14
at 2011-10-26T15:14

By Emma
at 2011-10-29T23:11
at 2011-10-29T23:11

By Elizabeth
at 2011-10-30T18:00
at 2011-10-30T18:00

By Heather
at 2011-11-03T15:02
at 2011-11-03T15:02
Related Posts
托福網路化測驗(TOEFL iBT)閱讀將改變

By Yedda
at 2011-10-19T19:04
at 2011-10-19T19:04
請問有TPO口說的script嗎?

By Daniel
at 2011-10-19T17:00
at 2011-10-19T17:00
TPO21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By Tracy
at 2011-10-19T16:49
at 2011-10-19T16:49
考場推薦一下~~

By Daniel
at 2011-10-19T16:23
at 2011-10-19T16:23
TPO 16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ic

By Ursula
at 2011-10-19T16:23
at 2011-10-19T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