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貧民版托福心得 - 英檢

By George
at 2008-09-12T20:11
at 2008-09-12T20:11
Table of Contents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 August 17, 2008 29 29 18 24 100
在信義地球村考的,很幸運沒有被雷到。
其實對分數不是很滿意,不過因為美加有規定要寫心得才能領獎學金,所以就想說順便PO
在這裡,賺賺P幣,也算是回饋這個版給我的許多幫助。
先說說我的英文背景實力,大學學測英文12級分,指考七十分(夠貧民吧)。全民英檢在
大一的時候有考過中高級,初試有過,聽力八十五分(滿分一百二)。然後三月底有考過
GRE,另外就是七月的時候有在美加補習,補了六週就先去考了。這篇心得應該會著重在聽
力的部份,另外我也會稍微提一下美加的補習狀況,還有美加對應的模考成績。
準備時間就是從七月一日開始,除了在美加補習以外,平均一天大概念一兩個小時左右。
閱讀:
因為準備GRE的時候就有練閱讀,所以托福只有偶爾寫個幾回來抓一下托福的答題感覺。
OG大多是錯0~1題,答題時間大約是15~17mins。美加模考三次(817考試前只考過三次)
,都落在82~89之間。
在考ibt得時候,有幾個心得分享給各位,第一就是頭幾題都會寫的比較慢,不過我覺得這
是正常的,因為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文章到底在說什麼,所以前面假如說前兩題就花了你三
分鐘甚至五分鐘,都不用擔心,因為後面會越寫越快。第二就是一定要留個五分鐘給最後
兩題,因為那兩題絕對是得花一些時間想,尤其是最後一題,所以務必留個五分鐘給最後
兩題。來不及的話前面就先簡略作答,反正如果最後還有剩時間的話,還可以回來檢查。
我個人認為,前面十題簡略作答能夠答對的機率比最後兩題高多了。最後兩題一定要想很
清楚。第三就是,我在考ibt一次兩篇四十分鐘的時候,第一篇有點難,我寫了二十分鐘還
沒寫完,後來我就先簡略回答它後面幾題,先跳去寫下一篇,結果後來發現下一篇超簡單
,我大約十分鐘就寫完了,最後還有充裕時間回來重新檢查第一篇的後面幾題。
答題方面,我是採用邊答題邊看文章的方法,這點真的每個美加老師都教得不一樣。
我的閱讀是給黃冠文上,不過我只上過兩堂,因為他上的內容全部都是我已經會的,包括
單字和答題技巧,所以後來就都沒有去上,不過我有朋友還蠻推崇他的就是了。
聽力:
聽力是我放最大心力在準備的部份,之前看了很多版上的心得,大部分都是說要長期的培
養,很多人都是長期看美劇呀,或是聽廣播呀之類,看完都覺得很灰心。難道沒有一個可
以在一個半月內針對托福聽力大幅進步的方法嗎?
六月底,為了要考托福,所以我也開始看六人行,一開始也是看中文又看英文然後又關掉
看了一陣子我覺得實在效果不大,因為基本上六人行中聽不懂的單字,很多都是一些怪單
字,你在考托福的時候壓根兒就不會遇到,而且托福的聽力最難的還是在Lecture的部份,
六人行頂多幫助你熟悉Conversation的速度。所以後來,我就不把重心放在六人行上面,
一集看三遍實在太浪費時間,我就直接把字幕都關掉,放在PSP裡面,就坐捷運或等人
的時候看看而已。
我的聽力沒有很好,一開始寫Barrons第一回,答對率才六成多,大家都說OG的聽力很簡單
,但是一開始lecture那邊也是錯不少,根本找不到重點,自己抄得筆記完全看不懂。
美加的課程也是幫助有限,每次上課就是一份他們自己的題目,但是也不會給你聲音檔,
所以等於回家也沒有辦法複習,不過我覺得那些東西也沒什麼好複習的就是了。
後來我自己去買了知英聽力II,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拯救了我的聽力。我的念法是,先用
他光碟裡面附的考試介面來練習,我是一天練習一個Section,就是一個Conversation加
兩個Lecture。練習完之後,就搭配光碟的複習功能,對照著書來重聽一次,按一句它就會
講一句,然後遇到聽不懂的部份就把它寫在筆記本中。這種聽不懂的部份常常會是很簡單
的字,像是cell,我每次都沒有聽出來,我就把它記在筆記本中。
接著,我就把我已經寫過的那幾篇的mp3放到我的隨身聽裡面,每天走路或騎車的時候就聽
一聽,一定要把每個字都聽懂,就一直重複聽一直重複聽。聽到最後,隨便放一篇,你都
可以聽懂每一個字的話,就大功告成了。因為我覺得,托福聽力中單字的重複率很高,而
且單字都不難,問題只是聽不聽得懂,聽不懂的部份一半以上都是看得懂的單字。更何況
如江璞老師說得,托福不考基本常識,都是用很簡單的單字來和你解釋。所以不應該把重
點放在聽懂更多專業的單字,而應該要把重點放在那些簡單,但是卻常常聽不懂的單字。
我沒有試過別本,所以我不知道別本的效用如何,但是就知英這本而言,我覺得裡面的內
容蠻足夠的,而且江璞老師對托福真的超有研究,他的書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怎麼感
覺很像在打廣告...不過我真的蠻推崇江璞老師的)
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用去深究題目啦,江璞老師上課都不檢討題目的,因為基本上題目
都和真題差蠻多的,錯幾題真的不重要,多增加聽力的單字比較重要。
美加模考三次,前兩次都七十%出頭,考前兩天的那次有衝到94%,不過還是老話一句,答
對幾題真的不重要,一些簡單的單字有沒有聽懂比較重要。美加的江璞和陳奕喬我都蠻推
薦的,講得話都蠻中肯的,而且常常會發一些真題給我們練習,多寫幾次真題對考試真的
很有幫助。
筆記的話我覺得還是要記,尤其是考真題得時候,有些時候題目出得蠻細的,抄筆記也一
定要多練習,像一開始我都會抄一大堆沒有意義的東西,重要的反而都沒有抄到。比如說
在講一種具有什麼功能的動物,然後說它為甚麼有這個功能的時候,我都會只抄到他有什
麼功能,但是通常考題都是考它為甚麼有這種功能之類。所以記筆記不但要快,還要記得
準,這個也需要多練習。
另外真題還有幾個特點就是,第一、題目的選項都非常長。一定要冷靜選答案,而且要注
意時間。十分鐘真的很寶貴,平常在寫模考的時候都還會剩很多時間,但是真題得時候真
的很容易就做不完,一定要把握答題時間。第二、接近尾聲的地方一定會出題,所以聽到
最後一定不能鬆懈,往往最後都會出一個細節題,所以一定要堅持到最後。
口說:
其實我覺得分數會這麼低是策略錯誤,因為我覺得我在美加的口說課中練習得還不錯,而
且還常常被老師誇獎,不過我的時間掌控太差,而且真題真的又和模考有很大差別。
我朋友有借我一本LONGMAN來練習,但是說實在的,練Longman很辛苦,結構非常散,超級
難整合的,常常看了英文Script還是搞不清楚要怎樣講。
美加的口說課程大多是檢討模考的題目,而且有分進度,一個星期教一題的解法。不過因
為我只上了三週就去考,所以只上到第三題,四五六就只能憑自己的方法。
考完真題之後我就知道完了,因為我幾乎都沒有講完。考前都一直擔心會不知道要講什麼
,但是真題得結構很清楚,用字也很簡單,每一題都有超多東西要講的!我每一題都花了
很多時間在講reading passage的部份,導致都沒有講完,所以奉勸大家,一些模板要背
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有太多東西要講,要懂得省略一些模板,重點沒講到什麼都完了。
寫作:
寫作我本來蠻有把握的,沒想到才24...所以也沒什麼心情寫心得,不過我還蠻推薦袁允禎
老師的,我上過來欣GRE張凱宏和謝忠理的作文,我覺得袁老師教得最好最實用。會給很多
想法,很多句型,還有很多範文,就是給了你一些幫助,但是又不會太侷限你的寫法。照
著他的教法,自己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
平常我都有用美加的作文批改軟體在練習,每次寫都是5/6以上,但是考真題得時候獨立
寫作卻只有2.5~3.5/5,還蠻傻眼的。我覺得問題應該是出在我考真題得時候為了衝字數,
寫了很多沒有把握的句子和觀點,可能是因為這樣造成文章不一致和用字不精確。
整合寫作的部份,袁老師也是教得很好,基本上他有發一張講義,就把那張講義上得
字背一背,整合要滿分應該不是太困難。
大概就這樣,我覺得考托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英文底子不好的人來說。每一
個人準備托福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畢竟這個考試才出來沒幾年,大家都還不是那麼熟悉
,所以建議大家都要有一個自我判斷的能力,找尋自己最有幫助的方式來準備托福,而不
是一昧地遵循別人的方法。
祝福大家。
--
TELXML August 17, 2008 29 29 18 24 100
在信義地球村考的,很幸運沒有被雷到。
其實對分數不是很滿意,不過因為美加有規定要寫心得才能領獎學金,所以就想說順便PO
在這裡,賺賺P幣,也算是回饋這個版給我的許多幫助。
先說說我的英文背景實力,大學學測英文12級分,指考七十分(夠貧民吧)。全民英檢在
大一的時候有考過中高級,初試有過,聽力八十五分(滿分一百二)。然後三月底有考過
GRE,另外就是七月的時候有在美加補習,補了六週就先去考了。這篇心得應該會著重在聽
力的部份,另外我也會稍微提一下美加的補習狀況,還有美加對應的模考成績。
準備時間就是從七月一日開始,除了在美加補習以外,平均一天大概念一兩個小時左右。
閱讀:
因為準備GRE的時候就有練閱讀,所以托福只有偶爾寫個幾回來抓一下托福的答題感覺。
OG大多是錯0~1題,答題時間大約是15~17mins。美加模考三次(817考試前只考過三次)
,都落在82~89之間。
在考ibt得時候,有幾個心得分享給各位,第一就是頭幾題都會寫的比較慢,不過我覺得這
是正常的,因為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文章到底在說什麼,所以前面假如說前兩題就花了你三
分鐘甚至五分鐘,都不用擔心,因為後面會越寫越快。第二就是一定要留個五分鐘給最後
兩題,因為那兩題絕對是得花一些時間想,尤其是最後一題,所以務必留個五分鐘給最後
兩題。來不及的話前面就先簡略作答,反正如果最後還有剩時間的話,還可以回來檢查。
我個人認為,前面十題簡略作答能夠答對的機率比最後兩題高多了。最後兩題一定要想很
清楚。第三就是,我在考ibt一次兩篇四十分鐘的時候,第一篇有點難,我寫了二十分鐘還
沒寫完,後來我就先簡略回答它後面幾題,先跳去寫下一篇,結果後來發現下一篇超簡單
,我大約十分鐘就寫完了,最後還有充裕時間回來重新檢查第一篇的後面幾題。
答題方面,我是採用邊答題邊看文章的方法,這點真的每個美加老師都教得不一樣。
我的閱讀是給黃冠文上,不過我只上過兩堂,因為他上的內容全部都是我已經會的,包括
單字和答題技巧,所以後來就都沒有去上,不過我有朋友還蠻推崇他的就是了。
聽力:
聽力是我放最大心力在準備的部份,之前看了很多版上的心得,大部分都是說要長期的培
養,很多人都是長期看美劇呀,或是聽廣播呀之類,看完都覺得很灰心。難道沒有一個可
以在一個半月內針對托福聽力大幅進步的方法嗎?
六月底,為了要考托福,所以我也開始看六人行,一開始也是看中文又看英文然後又關掉
看了一陣子我覺得實在效果不大,因為基本上六人行中聽不懂的單字,很多都是一些怪單
字,你在考托福的時候壓根兒就不會遇到,而且托福的聽力最難的還是在Lecture的部份,
六人行頂多幫助你熟悉Conversation的速度。所以後來,我就不把重心放在六人行上面,
一集看三遍實在太浪費時間,我就直接把字幕都關掉,放在PSP裡面,就坐捷運或等人
的時候看看而已。
我的聽力沒有很好,一開始寫Barrons第一回,答對率才六成多,大家都說OG的聽力很簡單
,但是一開始lecture那邊也是錯不少,根本找不到重點,自己抄得筆記完全看不懂。
美加的課程也是幫助有限,每次上課就是一份他們自己的題目,但是也不會給你聲音檔,
所以等於回家也沒有辦法複習,不過我覺得那些東西也沒什麼好複習的就是了。
後來我自己去買了知英聽力II,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拯救了我的聽力。我的念法是,先用
他光碟裡面附的考試介面來練習,我是一天練習一個Section,就是一個Conversation加
兩個Lecture。練習完之後,就搭配光碟的複習功能,對照著書來重聽一次,按一句它就會
講一句,然後遇到聽不懂的部份就把它寫在筆記本中。這種聽不懂的部份常常會是很簡單
的字,像是cell,我每次都沒有聽出來,我就把它記在筆記本中。
接著,我就把我已經寫過的那幾篇的mp3放到我的隨身聽裡面,每天走路或騎車的時候就聽
一聽,一定要把每個字都聽懂,就一直重複聽一直重複聽。聽到最後,隨便放一篇,你都
可以聽懂每一個字的話,就大功告成了。因為我覺得,托福聽力中單字的重複率很高,而
且單字都不難,問題只是聽不聽得懂,聽不懂的部份一半以上都是看得懂的單字。更何況
如江璞老師說得,托福不考基本常識,都是用很簡單的單字來和你解釋。所以不應該把重
點放在聽懂更多專業的單字,而應該要把重點放在那些簡單,但是卻常常聽不懂的單字。
我沒有試過別本,所以我不知道別本的效用如何,但是就知英這本而言,我覺得裡面的內
容蠻足夠的,而且江璞老師對托福真的超有研究,他的書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怎麼感
覺很像在打廣告...不過我真的蠻推崇江璞老師的)
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用去深究題目啦,江璞老師上課都不檢討題目的,因為基本上題目
都和真題差蠻多的,錯幾題真的不重要,多增加聽力的單字比較重要。
美加模考三次,前兩次都七十%出頭,考前兩天的那次有衝到94%,不過還是老話一句,答
對幾題真的不重要,一些簡單的單字有沒有聽懂比較重要。美加的江璞和陳奕喬我都蠻推
薦的,講得話都蠻中肯的,而且常常會發一些真題給我們練習,多寫幾次真題對考試真的
很有幫助。
筆記的話我覺得還是要記,尤其是考真題得時候,有些時候題目出得蠻細的,抄筆記也一
定要多練習,像一開始我都會抄一大堆沒有意義的東西,重要的反而都沒有抄到。比如說
在講一種具有什麼功能的動物,然後說它為甚麼有這個功能的時候,我都會只抄到他有什
麼功能,但是通常考題都是考它為甚麼有這種功能之類。所以記筆記不但要快,還要記得
準,這個也需要多練習。
另外真題還有幾個特點就是,第一、題目的選項都非常長。一定要冷靜選答案,而且要注
意時間。十分鐘真的很寶貴,平常在寫模考的時候都還會剩很多時間,但是真題得時候真
的很容易就做不完,一定要把握答題時間。第二、接近尾聲的地方一定會出題,所以聽到
最後一定不能鬆懈,往往最後都會出一個細節題,所以一定要堅持到最後。
口說:
其實我覺得分數會這麼低是策略錯誤,因為我覺得我在美加的口說課中練習得還不錯,而
且還常常被老師誇獎,不過我的時間掌控太差,而且真題真的又和模考有很大差別。
我朋友有借我一本LONGMAN來練習,但是說實在的,練Longman很辛苦,結構非常散,超級
難整合的,常常看了英文Script還是搞不清楚要怎樣講。
美加的口說課程大多是檢討模考的題目,而且有分進度,一個星期教一題的解法。不過因
為我只上了三週就去考,所以只上到第三題,四五六就只能憑自己的方法。
考完真題之後我就知道完了,因為我幾乎都沒有講完。考前都一直擔心會不知道要講什麼
,但是真題得結構很清楚,用字也很簡單,每一題都有超多東西要講的!我每一題都花了
很多時間在講reading passage的部份,導致都沒有講完,所以奉勸大家,一些模板要背
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有太多東西要講,要懂得省略一些模板,重點沒講到什麼都完了。
寫作:
寫作我本來蠻有把握的,沒想到才24...所以也沒什麼心情寫心得,不過我還蠻推薦袁允禎
老師的,我上過來欣GRE張凱宏和謝忠理的作文,我覺得袁老師教得最好最實用。會給很多
想法,很多句型,還有很多範文,就是給了你一些幫助,但是又不會太侷限你的寫法。照
著他的教法,自己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
平常我都有用美加的作文批改軟體在練習,每次寫都是5/6以上,但是考真題得時候獨立
寫作卻只有2.5~3.5/5,還蠻傻眼的。我覺得問題應該是出在我考真題得時候為了衝字數,
寫了很多沒有把握的句子和觀點,可能是因為這樣造成文章不一致和用字不精確。
整合寫作的部份,袁老師也是教得很好,基本上他有發一張講義,就把那張講義上得
字背一背,整合要滿分應該不是太困難。
大概就這樣,我覺得考托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英文底子不好的人來說。每一
個人準備托福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畢竟這個考試才出來沒幾年,大家都還不是那麼熟悉
,所以建議大家都要有一個自我判斷的能力,找尋自己最有幫助的方式來準備托福,而不
是一昧地遵循別人的方法。
祝福大家。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08-09-14T03:17
at 2008-09-14T03:17

By Belly
at 2008-09-17T04:38
at 2008-09-17T04:38

By Belly
at 2008-09-19T19:23
at 2008-09-19T19:23

By Tracy
at 2008-09-20T15:07
at 2008-09-20T15:07

By Michael
at 2008-09-22T22:13
at 2008-09-22T22:13

By Blanche
at 2008-09-27T09:03
at 2008-09-27T09:03

By Irma
at 2008-09-29T12:11
at 2008-09-29T12:11

By Oliver
at 2008-10-02T01:34
at 2008-10-02T01:3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10-05T00:02
at 2008-10-05T00:02

By Lauren
at 2008-10-06T04:03
at 2008-10-06T04:03

By Thomas
at 2008-10-10T22:27
at 2008-10-10T22:27

By David
at 2008-10-11T15:15
at 2008-10-11T15:15

By Frederic
at 2008-10-13T21:44
at 2008-10-13T21:44

By Elma
at 2008-10-15T20:05
at 2008-10-15T20:05

By Lucy
at 2008-10-18T05:30
at 2008-10-18T05:30

By Iris
at 2008-10-18T16:51
at 2008-10-18T16:51

By Ursula
at 2008-10-19T11:31
at 2008-10-19T11:31

By Agnes
at 2008-10-22T17:24
at 2008-10-22T17:2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10-25T22:40
at 2008-10-25T22:40

By Erin
at 2008-10-26T20:30
at 2008-10-26T20:30

By Puput
at 2008-10-27T09:02
at 2008-10-27T09:02

By Lucy
at 2008-10-29T23:01
at 2008-10-29T23:01

By Rae
at 2008-11-01T09:05
at 2008-11-01T09:05

By Agnes
at 2008-11-01T11:02
at 2008-11-01T11:02

By Doris
at 2008-11-05T15:26
at 2008-11-05T15:26

By Daph Bay
at 2008-11-09T04:25
at 2008-11-09T04:25

By Madame
at 2008-11-12T16:17
at 2008-11-12T16:17

By Jack
at 2008-11-16T15:16
at 2008-11-16T15:16

By Iris
at 2008-11-19T18:49
at 2008-11-19T18:49
Related Posts
有關寄送成績的時間

By Hazel
at 2008-09-12T18:22
at 2008-09-12T18:22
有關9/6 iBT後續處理

By Elma
at 2008-09-12T17:29
at 2008-09-12T17:29
美加禮券的用法

By Dinah
at 2008-09-12T17:23
at 2008-09-12T17:23
有關9/6 iBT後續處理

By Thomas
at 2008-09-12T17:10
at 2008-09-12T17:10
有關9/6 iBT後續處理

By Bethany
at 2008-09-12T16:42
at 2008-09-12T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