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Fall MSCS 申請總結 - 留學

By Erin
at 2019-07-08T22:37
at 2019-07-08T22:37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網誌版:https://bit.ly/2XAJeNZ
---
[申請結果]
共申請 21 Programs,全部都是 Computer Science 相關,最終結果為 3 Admissions &
18 Rejections,以下為學校清單。
Decision:
* Rice University, MCS
Admission (3):
* USC, MSCS (C37)
* Rice University, MCS
* UC Irvine, MCS
Rejection (18):
* UPenn, MSDS
* UW-Madison, MSCS
* UW-Madison, PMP in CS
* Northwestern, MSCS
* CMU, MSIT-MOB
* CMU, MSSE (SV)
* UIUC, MCS
* UMD, MSCS
* USC, MSCS (General)
* USC, MSCS (DS)
* UC San Diego, MSCSE
* Georgia Tech, MSCSE
* NYU Courant, MSCS
* UMich, MSCSE
* TAMU, MCS
* Columbia, MSCS
* UC Davis, MSCS
* Purdue, MSCS
[Education]
* M.S. in EE, NCTU (GPA: 4.03/4.3)
* B.S. in EE, NCTU (GPA: 4.25/4.3)
* CS related courses (截至申請前):Computer Programming in C/C++, Data Structu
res, Algorithms, Data Mining, Computer Organization
[Experience]
* Research Assistant (CS) at NCTU
* RF System Design Engineer at MediaTek Inc.
[TOEFL]
* R 28 + L 27 + S 23 + W 25 = 103
準備 TOEFL 時,還在公司上班,無法花太多時間準備 TOEFL,我利用一個月的下班時間
,練習了約莫 15 篇考滿分的 TPO 後就去應試,所幸能跨過一般名校所要求的總分 100
分門檻。雖然口說部分我覺得還有不少進步空間,但畢竟還有太多的資料需要準備,TOEF
L 只不過是第一步,當下決定就使用這個成績來申請學校。
[GRE]
* 一戰:V150 + Q163 = 313, AWA 3.0
* 二戰:V148 + Q166 = 314, AWA 3.0
* 三戰:V153 + Q168 = 321, AWA 3.0
快速地結束 TOEFL 後,我馬上轉戰 GRE,然而 GRE 真的比 TOEFL 需要更多的時間跟精
力來準備,還是上班族的我嘗試了兩次都遠低於總分 320 分的門檻,甚至連 Q 都不到 1
67 這個名校工程科系的門檻。於是決定在 2018 年一月辭職後,報名了 Mason GRE,上
完課立即應試,恰好跨過門檻。其實如果趁著記憶猶新再考一次的話,我相信我能得到更
高分,但手邊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待完成,例如修習 CS 相關課程及準備申請文件等等
。
[SoP]
所有的申請文件中,SoP 花費我最多心力與時間,直到 Submit 申請資料的前一刻我都還
在針對每個 Program 微調 SoP。許多人說 Master Program只看 GPA,TOEFL,GRE,但我
認為所有需要提交的資料都是很關鍵的,都應該要認真對待。於我而言,我的 SoP 是一
篇從 EE 轉戰 CS 的心路歷程,我將重點放在自己是如何從 EE 相關的工作中深深地被 C
S 吸引,以及在下定決心後,我為了轉職 CS 付出哪些努力。我覺得,與其說 SoP 是一
個申請學校的關鍵文件,不如說 SoP 是我的轉職自白書,它的功能不僅是要說服 Admiss
ion Commitee,更是要堅立我追求新領域的決心。
[CV]
由於我是 EE 轉職 CS 的申請者,在申請當下,CV 上所羅列的項目基本上都是 EE 相關
,這無疑是我最大的弱點。課程方面,我修過的 CS 相關課程只有大學期間所修習的 Com
puter Programming (C/C++),Data Structures,及 Computer Organization。所幸我及
早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先是利用下班時間在交通大學電資學分班修了最核心的 Algorithm
s 課程,並在離職後修 Data Mining。緊接著,進入交大資工系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並
嘗試發表論文。如此一來我就多了不少東西可以呈現在 CV 上,我相信這也是我能夠順利
被幾間學校錄取的重點原因之一。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 工作時的部門主管
* 研究助理指導教授
* 交大授課教授
* 碩班指導教授
由於我申請的 Program 數量很多,我請四位推薦者幫忙,希望減少每位推薦者的負擔。
真心感謝四位推薦者都一口答應我,並說不論要申請幾個 Program 都會幫忙。另外,因
為申請的 Program 均為 CS 相關,有資工系的教授能夠幫忙推薦可說是一劑大補丸。而
我之所以能夠得到資工系教授的推薦信,也是因為在意識到自己 CS 相關經驗不足以後,
拼命修資工系的課程以及找教授做研究而帶來的額外好處。
[總結]
從我的申請結果來看,我認為轉專業申請 CS 真的很非常不容易,研究型的 CS Program
我一個都沒有被錄取。我所上的學校中,Rice 及 UC Irvine 均為就業導向的 MCS Progr
am,對轉專業及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可能會稍微友善些,而 USC 的 MS in Scientists a
nd Engineers (CS37) 出了名的喜歡收高 GPA 的學生,這恰好是我的優勢,而相關背景
不足我認為他們可以接受。
若是按照 2018 US News 的 CS Program 排名,錄取我的學校排名集中在中段左右,我自
己感到挺訝異的,更深深覺得美國學校的錄取邏輯並不像台灣學校,他們不是用一個絕對
的分數來評斷申請者的能力,而是綜觀的評量所有的申請資料,然後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
學校的學生,也許我在研究型的大學中,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申請者吧,畢竟我的 CS 相關
背景的確過於不足,這也是我在就學前的這段時間中,潛心學習相關知識的動力來源。
--
---
[申請結果]
共申請 21 Programs,全部都是 Computer Science 相關,最終結果為 3 Admissions &
18 Rejections,以下為學校清單。
Decision:
* Rice University, MCS
Admission (3):
* USC, MSCS (C37)
* Rice University, MCS
* UC Irvine, MCS
Rejection (18):
* UPenn, MSDS
* UW-Madison, MSCS
* UW-Madison, PMP in CS
* Northwestern, MSCS
* CMU, MSIT-MOB
* CMU, MSSE (SV)
* UIUC, MCS
* UMD, MSCS
* USC, MSCS (General)
* USC, MSCS (DS)
* UC San Diego, MSCSE
* Georgia Tech, MSCSE
* NYU Courant, MSCS
* UMich, MSCSE
* TAMU, MCS
* Columbia, MSCS
* UC Davis, MSCS
* Purdue, MSCS
[Education]
* M.S. in EE, NCTU (GPA: 4.03/4.3)
* B.S. in EE, NCTU (GPA: 4.25/4.3)
* CS related courses (截至申請前):Computer Programming in C/C++, Data Structu
res, Algorithms, Data Mining, Computer Organization
[Experience]
* Research Assistant (CS) at NCTU
* RF System Design Engineer at MediaTek Inc.
[TOEFL]
* R 28 + L 27 + S 23 + W 25 = 103
準備 TOEFL 時,還在公司上班,無法花太多時間準備 TOEFL,我利用一個月的下班時間
,練習了約莫 15 篇考滿分的 TPO 後就去應試,所幸能跨過一般名校所要求的總分 100
分門檻。雖然口說部分我覺得還有不少進步空間,但畢竟還有太多的資料需要準備,TOEF
L 只不過是第一步,當下決定就使用這個成績來申請學校。
[GRE]
* 一戰:V150 + Q163 = 313, AWA 3.0
* 二戰:V148 + Q166 = 314, AWA 3.0
* 三戰:V153 + Q168 = 321, AWA 3.0
快速地結束 TOEFL 後,我馬上轉戰 GRE,然而 GRE 真的比 TOEFL 需要更多的時間跟精
力來準備,還是上班族的我嘗試了兩次都遠低於總分 320 分的門檻,甚至連 Q 都不到 1
67 這個名校工程科系的門檻。於是決定在 2018 年一月辭職後,報名了 Mason GRE,上
完課立即應試,恰好跨過門檻。其實如果趁著記憶猶新再考一次的話,我相信我能得到更
高分,但手邊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待完成,例如修習 CS 相關課程及準備申請文件等等
。
[SoP]
所有的申請文件中,SoP 花費我最多心力與時間,直到 Submit 申請資料的前一刻我都還
在針對每個 Program 微調 SoP。許多人說 Master Program只看 GPA,TOEFL,GRE,但我
認為所有需要提交的資料都是很關鍵的,都應該要認真對待。於我而言,我的 SoP 是一
篇從 EE 轉戰 CS 的心路歷程,我將重點放在自己是如何從 EE 相關的工作中深深地被 C
S 吸引,以及在下定決心後,我為了轉職 CS 付出哪些努力。我覺得,與其說 SoP 是一
個申請學校的關鍵文件,不如說 SoP 是我的轉職自白書,它的功能不僅是要說服 Admiss
ion Commitee,更是要堅立我追求新領域的決心。
[CV]
由於我是 EE 轉職 CS 的申請者,在申請當下,CV 上所羅列的項目基本上都是 EE 相關
,這無疑是我最大的弱點。課程方面,我修過的 CS 相關課程只有大學期間所修習的 Com
puter Programming (C/C++),Data Structures,及 Computer Organization。所幸我及
早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先是利用下班時間在交通大學電資學分班修了最核心的 Algorithm
s 課程,並在離職後修 Data Mining。緊接著,進入交大資工系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並
嘗試發表論文。如此一來我就多了不少東西可以呈現在 CV 上,我相信這也是我能夠順利
被幾間學校錄取的重點原因之一。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 工作時的部門主管
* 研究助理指導教授
* 交大授課教授
* 碩班指導教授
由於我申請的 Program 數量很多,我請四位推薦者幫忙,希望減少每位推薦者的負擔。
真心感謝四位推薦者都一口答應我,並說不論要申請幾個 Program 都會幫忙。另外,因
為申請的 Program 均為 CS 相關,有資工系的教授能夠幫忙推薦可說是一劑大補丸。而
我之所以能夠得到資工系教授的推薦信,也是因為在意識到自己 CS 相關經驗不足以後,
拼命修資工系的課程以及找教授做研究而帶來的額外好處。
[總結]
從我的申請結果來看,我認為轉專業申請 CS 真的很非常不容易,研究型的 CS Program
我一個都沒有被錄取。我所上的學校中,Rice 及 UC Irvine 均為就業導向的 MCS Progr
am,對轉專業及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可能會稍微友善些,而 USC 的 MS in Scientists a
nd Engineers (CS37) 出了名的喜歡收高 GPA 的學生,這恰好是我的優勢,而相關背景
不足我認為他們可以接受。
若是按照 2018 US News 的 CS Program 排名,錄取我的學校排名集中在中段左右,我自
己感到挺訝異的,更深深覺得美國學校的錄取邏輯並不像台灣學校,他們不是用一個絕對
的分數來評斷申請者的能力,而是綜觀的評量所有的申請資料,然後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
學校的學生,也許我在研究型的大學中,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申請者吧,畢竟我的 CS 相關
背景的確過於不足,這也是我在就學前的這段時間中,潛心學習相關知識的動力來源。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Hamiltion
at 2019-07-11T23:33
at 2019-07-11T23:33

By Ingrid
at 2019-07-15T06:11
at 2019-07-15T06:11

By Wallis
at 2019-07-16T22:19
at 2019-07-16T22:19

By Elma
at 2019-07-17T08:56
at 2019-07-17T08:56

By John
at 2019-07-19T02:16
at 2019-07-19T02:16

By Selena
at 2019-07-20T20:13
at 2019-07-20T20:13

By Emma
at 2019-07-21T19:57
at 2019-07-21T19:57

By Thomas
at 2019-07-26T02:55
at 2019-07-26T02:55

By Olga
at 2019-07-27T15:27
at 2019-07-27T15:27

By Joseph
at 2019-07-29T05:01
at 2019-07-29T05:01

By Jessica
at 2019-07-30T22:04
at 2019-07-30T22:04

By Bennie
at 2019-07-31T02:02
at 2019-07-31T02:02

By Gary
at 2019-08-02T08:21
at 2019-08-02T08:21

By Margaret
at 2019-08-05T22:09
at 2019-08-05T22:09

By Frederica
at 2019-08-09T18:02
at 2019-08-09T18:02

By Andy
at 2019-08-13T12:03
at 2019-08-13T12:03

By Caroline
at 2019-08-14T23:52
at 2019-08-14T23:52

By Ula
at 2019-08-17T08:08
at 2019-08-17T08:08

By Irma
at 2019-08-19T06:24
at 2019-08-19T06:24

By Dorothy
at 2019-08-24T05:32
at 2019-08-24T05:32
Related Posts
7/30 TEiUK分享會 我為什麼離開/留在倫敦

By Charlie
at 2019-07-08T17:43
at 2019-07-08T17:43
留學貸退稅

By Oliver
at 2019-07-08T16:45
at 2019-07-08T16:45
對於社區大學念兩年後轉一般大學

By Damian
at 2019-07-08T03:17
at 2019-07-08T03:17
Zoology PhD, Oxford 牛津(全獎)

By Freda
at 2019-07-08T01:55
at 2019-07-08T01:55
去美國念化學碩士

By Agnes
at 2019-07-07T21:30
at 2019-07-07T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