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士林地球村心得 - 英檢
By Audriana
at 2008-11-10T22:04
at 2008-11-10T22:04
Table of Contents
TOEFL 成績
2007/07/14 中山大學 R:28 L:29 S:20 W:21 Total:98
2007/06/16 高雄LTTC R:29 L:26 S:20 W:21 Total:96
2008/10/18 士林地球村 R:29 L:28 S:23 W:24 Total:104
[心得]
這個104分來得很突然, 從沒想過和ET$的搏鬥會如此收尾,
因為這次考試的性質, 幾乎純屬陪考,
甚至連當天的北美機經都是考前幾分鐘同學告訴我才知道,
我能跟大家分享的, 大概就只有一貫的應答策略,
還有這一年內我口說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方法
[各項目準備與應答策略]
Reading:
1.先看題目再找答案
2.最後一題整合題的答案很明確, 不會像市面上其他模考書(Longman/Barron's...)
的答案有模擬兩可的狀況
Listening:
1.找個有文本的聽力檔案(推薦Scientific American的60秒Podcast), 不斷反覆聽,
聽到自己的耳朵可以辨認出絕大多數的單字, 或是聽到一定數量(ex:10)以上,才
看文本, 不會的區段要想想看自己是為什麼沒聽出來, 是專有名詞呢? 還是連音
呢? 還是因為精神不濟? 做完上述的自我檢討, 模仿speaker唸的方式自己唸幾
次, 下次再聽到, 會更得心應耳
Speaking:
1.一定要自己模擬考試情況錄音測試, 根據經驗, 每個人用耳麥錄音出來的效果都
不同, 你必須自己弄副耳麥來練習, 才知道怎樣的角度和距離收音會最好, 音質
會最清晰, 另外, 口說每個題型的秒數必須藉助適度的練習來掌握, 舉例來說,
第五題對話, 我會把問題描述.學生B提出的建議.個人見解拆成20s/20s/20s 回答
, 這樣才能確保能在恰好的時間做好回答, 這只是個範例, 時間上的調配練久了
會有自己的方式
2.找到自己口說的弱點, 透過多練習的方式改善口說能力上的缺點
找個英文是母語的人, 請他跟你聊聊天, 給你一些口說能力改進的方向, 朝著這
個方向加強自己的口說能力, 我自己是參加科見的會話班, 參加的原因, 其實是
我在編班測驗的口試被外籍老師告知很多自己口說的弱點, 我無意幫科見打廣告,
我也必須承認我在台北找不到合適的外籍友人幫忙, 所以只好這樣做, 不過一週
兩天, 每次三小時的的英文會話課, 也給了我不小的幫助, 我現在常常覺得腦袋
有個開關, 可以按照情況轉換成中文和英文輸出(但是英文還是會結巴 哈)
3.透過線上練習軟體, 讓自己的發音更清楚
我自己有不定期使用MyET, 比較推薦的課程是空中英語教室和最近推出的單字王,
這個軟體的好處是錄完音之後, 按下發音鍵可以知道哪個音沒唸好, 就我個人的
經驗, 這個軟體的評分結果雖然沒有百分百準確, 但是平常在家的時候, 也可以
很方便的練習英文
Writing:
writing我考前沒有太多準備, 就只是把七月GRE到十月還剩下的能力拿出來應考,
我不能就考試準備給大家太多建議, 但是就這次的分數看來, 理由一定要寫足三點
這次我作答時, 開頭和結尾兩段直接套模板, 沒有刻意去雕琢, 把時間留著寫中間
三段理由.
在寫中間三段時, 有一段的supporting material卡住, 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我決定直接跳寫下段, 然後再回來補齊卡住的地方, 應該算是自己幸運吧. 好險後
來還有時間補齊缺失的supporting material以及做文法檢查, 所以我有個很漂亮的
五段式架構, 我猜因此我的寫作分數比之前多了幾分 (我以前都寫不到三點理由)
最後有一點, 想和大家分享,
我常常看到有人在留學版問: 我的分數不到xxx, 該不該申請某某學校?
我的建議是: 如果分數沒有差太多, 只是幾分, 那就丟吧.申請完再來補考托福,
也許你很不幸的, 因為托福分數被刷掉, 也許你很幸運的, 學校願意收你.
但是至少你有做申請的動作, 而不是一直一直一直陷在考試分數不夠高, 要考到
XX分才投申請的泥沼裡
由衷感激這一路陪我走來的人, 也祝福大家能夠考到想要的好成績
--
2007/07/14 中山大學 R:28 L:29 S:20 W:21 Total:98
2007/06/16 高雄LTTC R:29 L:26 S:20 W:21 Total:96
2008/10/18 士林地球村 R:29 L:28 S:23 W:24 Total:104
[心得]
這個104分來得很突然, 從沒想過和ET$的搏鬥會如此收尾,
因為這次考試的性質, 幾乎純屬陪考,
甚至連當天的北美機經都是考前幾分鐘同學告訴我才知道,
我能跟大家分享的, 大概就只有一貫的應答策略,
還有這一年內我口說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方法
[各項目準備與應答策略]
Reading:
1.先看題目再找答案
2.最後一題整合題的答案很明確, 不會像市面上其他模考書(Longman/Barron's...)
的答案有模擬兩可的狀況
Listening:
1.找個有文本的聽力檔案(推薦Scientific American的60秒Podcast), 不斷反覆聽,
聽到自己的耳朵可以辨認出絕大多數的單字, 或是聽到一定數量(ex:10)以上,才
看文本, 不會的區段要想想看自己是為什麼沒聽出來, 是專有名詞呢? 還是連音
呢? 還是因為精神不濟? 做完上述的自我檢討, 模仿speaker唸的方式自己唸幾
次, 下次再聽到, 會更得心應耳
Speaking:
1.一定要自己模擬考試情況錄音測試, 根據經驗, 每個人用耳麥錄音出來的效果都
不同, 你必須自己弄副耳麥來練習, 才知道怎樣的角度和距離收音會最好, 音質
會最清晰, 另外, 口說每個題型的秒數必須藉助適度的練習來掌握, 舉例來說,
第五題對話, 我會把問題描述.學生B提出的建議.個人見解拆成20s/20s/20s 回答
, 這樣才能確保能在恰好的時間做好回答, 這只是個範例, 時間上的調配練久了
會有自己的方式
2.找到自己口說的弱點, 透過多練習的方式改善口說能力上的缺點
找個英文是母語的人, 請他跟你聊聊天, 給你一些口說能力改進的方向, 朝著這
個方向加強自己的口說能力, 我自己是參加科見的會話班, 參加的原因, 其實是
我在編班測驗的口試被外籍老師告知很多自己口說的弱點, 我無意幫科見打廣告,
我也必須承認我在台北找不到合適的外籍友人幫忙, 所以只好這樣做, 不過一週
兩天, 每次三小時的的英文會話課, 也給了我不小的幫助, 我現在常常覺得腦袋
有個開關, 可以按照情況轉換成中文和英文輸出(但是英文還是會結巴 哈)
3.透過線上練習軟體, 讓自己的發音更清楚
我自己有不定期使用MyET, 比較推薦的課程是空中英語教室和最近推出的單字王,
這個軟體的好處是錄完音之後, 按下發音鍵可以知道哪個音沒唸好, 就我個人的
經驗, 這個軟體的評分結果雖然沒有百分百準確, 但是平常在家的時候, 也可以
很方便的練習英文
Writing:
writing我考前沒有太多準備, 就只是把七月GRE到十月還剩下的能力拿出來應考,
我不能就考試準備給大家太多建議, 但是就這次的分數看來, 理由一定要寫足三點
這次我作答時, 開頭和結尾兩段直接套模板, 沒有刻意去雕琢, 把時間留著寫中間
三段理由.
在寫中間三段時, 有一段的supporting material卡住, 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我決定直接跳寫下段, 然後再回來補齊卡住的地方, 應該算是自己幸運吧. 好險後
來還有時間補齊缺失的supporting material以及做文法檢查, 所以我有個很漂亮的
五段式架構, 我猜因此我的寫作分數比之前多了幾分 (我以前都寫不到三點理由)
最後有一點, 想和大家分享,
我常常看到有人在留學版問: 我的分數不到xxx, 該不該申請某某學校?
我的建議是: 如果分數沒有差太多, 只是幾分, 那就丟吧.申請完再來補考托福,
也許你很不幸的, 因為托福分數被刷掉, 也許你很幸運的, 學校願意收你.
但是至少你有做申請的動作, 而不是一直一直一直陷在考試分數不夠高, 要考到
XX分才投申請的泥沼裡
由衷感激這一路陪我走來的人, 也祝福大家能夠考到想要的好成績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Barb Cronin
at 2008-11-15T15:39
at 2008-11-15T15:39
By Lily
at 2008-11-20T09:13
at 2008-11-20T09:13
By Ophelia
at 2008-11-21T02:32
at 2008-11-21T02:32
By Edward Lewis
at 2008-11-23T00:57
at 2008-11-23T00:57
By Suhail Hany
at 2008-11-27T18:47
at 2008-11-27T18:47
Related Posts
閱讀測驗的書
By Eartha
at 2008-11-10T21:23
at 2008-11-10T21:23
重新申請五次以上仍收不到成績單...
By Jacky
at 2008-11-10T20:53
at 2008-11-10T20:53
黃豐陽跟John的作文模板哪個好呢?
By Catherine
at 2008-11-10T20:47
at 2008-11-10T20:47
聽力 podcast
By Margaret
at 2008-11-10T20:38
at 2008-11-10T20:38
聽力個位數
By Yedda
at 2008-11-10T17:25
at 2008-11-10T17:25